引线块和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4874发布日期:2024-01-16 11: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引线块和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涉及引线块和旋转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有引线块的旋转连接器装置。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8/0475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电缆的多个导体分别与引线块的多个汇流条连接。多个导体分别与多个汇流条对应。在汇流条与电缆的导体的连接部分因外力的作用等而断线的情况下,不与断线的导体对应的汇流条可能会与断线的导体接触,从而产生不期望的通电。

3、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的课题在于提高引线块和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安全性。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根据第1特征,引线块具有引线块主体和多个汇流条。引线块主体包含电绝缘材料。多个汇流条局部地设置于引线块主体内,并包含导电材料。多个汇流条包含多个连接销和多个导体连接部。多个连接销从引线块主体露出,并能够与外部电缆的连接器电连接。多个导体连接部以与电缆的多个导体分别电连接的方式从引线块主体露出。多个导体连接部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配置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导体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导体连接部包含露出面和连接突起。露出面朝向与长度方向和配置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连接突起以与电缆的导体连接的方式在垂直方向上从露出面突出。连接突起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露出面配置于第1区域。引线块主体包含线缆对置面,该线缆对置面设置为在连接突起与电缆的导体连接的状态下面对电缆。线缆对置面在垂直方向上与露出面错开,并相对于露出面配置于第1区域。

6、在第1特征的引线块中,连接突起以与电缆的导体连接的方式在垂直方向上从露出面突出,并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露出面配置于第1区域。线缆对置面设置为在连接突起与电缆的导体连接的状态下面对电缆。此外,线缆对置面在垂直方向上与露出面错开,并相对于露出面配置于第1区域。在连接突起与电缆的导体连接的状态下,容易确保电缆的导体与露出面的距离。因此,在汇流条与电缆的导体的连接部分因外力的作用等而断线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不与断线的导体对应的汇流条与断线的导体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引线块的安全性。

7、根据第2特征,在第1特征的引线块中,连接突起具有从露出面沿垂直方向定义的第1长度。线缆对置面在垂直方向上与露出面错开第1距离。第1长度为第1距离以上。

8、在第2特征的引线块中,能够可靠地减少不与断线的导体对应的汇流条与断线的导体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引线块的安全性。

9、根据第3特征,在第2特征的引线块中,线缆对置面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定义的第2长度。线缆对置面在长度方向上与连接突起隔开第2距离的间隔而配置。第2距离为第2长度以下。

10、在第3特征的引线块中,能够使第2距离较短,因此能够可靠地减少不与断线的导体对应的汇流条与断线的导体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引线块的安全性。

11、根据第4特征,在第1特征至第3特征中的任意1个特征的引线块中,多个连接销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连接突起配置于第1长度区域。线缆对置面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连接突起配置于第2长度区域。第2长度区域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连接突起被定义在第1长度区域的相反侧。

12、在第4特征的引线块中,在连接突起与电缆连接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线缆对置面可靠地减少电缆的导体与露出面接触的情况。

13、根据第5特征,在第1特征至第4特征中的任意1个特征的引线块中,多个导体连接部中的至少1个导体连接部包含:背面,其设置于露出面的背侧;以及凹部,其设置于背面,并在长度方向上配置于与连接突起对应的位置。

14、在第5特征的引线块中,能够通过冲压加工等加工工序形成连接突起和凹部。

15、根据第6特征,在第1特征至第5特征中的任意1个特征的引线块中,引线块主体包含从线缆对置面沿垂直方向突出的线缆支承突起。

16、在第6特征的引线块中,使用线缆支承突起来实现电缆相对于引线块主体的位置的稳定化。由此,能够可靠地减少不与断线的导体对应的汇流条与断线的导体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引线块的安全性。

17、根据第7特征,在第6特征的引线块中,线缆支承突起在配置方向上与连接突起错开。

18、在第7特征的引线块中,容易以避开电缆的导体的方式配置线缆支承突起。

19、根据第8特征,在第1特征至第7特征中的任意1个特征的引线块中,多个汇流条包含多个中间部,该多个中间部设置于多个连接销与多个导体连接部之间,并分别与多个汇流条对应。多个中间部至少局部地设置于引线块主体内。

20、在第8特征的引线块中,多个中间部至少局部地设置于引线块主体内,因此能够使多个连接销和多个导体连接部从引线块主体露出,并且以彼此隔开间隔的状态保持多个汇流条。

21、根据第9特征,在第1特征至第8特征中的任意1个特征的引线块中,多个汇流条分别包含第1长度端和第2长度端。多个连接销分别包含第1长度端。多个导体连接部分别包含第2长度端。第2长度端至少局部地设置于引线块主体内。

22、在第9特征的引线块中,能够通过引线块主体来减少与连接突起连接的电缆或其他线缆与第2长度端接触的情况。

23、根据第10特征,在第9特征的引线块中,第2长度端包含朝向长度方向的端面。第2长度端的端面整体地被引线块主体覆盖。

24、在第10特征的引线块中,能够通过引线块主体来可靠地减少与连接突起连接的电缆或其他线缆与第2长度端接触的情况。

25、根据第11特征,旋转连接器装置具有定子、转子、第1特征至第10特征中的任意1个特征的引线块、以及电缆。转子以能够相对于定子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电缆与引线块的连接突起电连接。

26、在第11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由于具有第1至第10特征中的任意1个特征的引线块,因此在汇流条与电缆的导体的连接部分因外力的作用等而断线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不与断线的导体对应的汇流条与断线的导体接触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安全性。

27、发明效果

28、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技术,能够提高引线块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引线块,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线块,其中,

11.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其具有:


技术总结
引线块(70)具有引线块主体(71)和多个汇流条(72)。多个汇流条(72)包含多个连接销(73)和多个导体连接部(74)。多个导体连接部(74)中的至少1个导体连接部(74)包含露出面(76)和连接突起(77)。连接突起(77)以与电缆(60)的导体(61)连接的方式在垂直方向(D3)上从露出面(76)突出。连接突起(77)在垂直方向(D3)上相对于露出面(76)配置于第1区域(R11)。引线块主体(71)包含线缆对置面(78),该线缆对置面(78)设置为在连接突起(77)与电缆(60)的导体(61)连接的状态下面对电缆(60)。线缆对置面(78)在垂直方向(D3)上与露出面(76)错开,并相对于露出面(76)配置于第1区域(R11)。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雄哉,南部真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