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5687发布日期:2023-05-17 04:1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sata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sata连接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主要用于pcb板与电器元件的对接,通常sata连接器主要包括塑胶主体以及端子两个部分。

2、现有技术中的sata连接器的可插拔次数较低,使用寿命较短,现有sata连接器通常包括端子和塑胶壳体两部分,端子通过二次或多次折弯成型,然后将其整体插设于塑胶壳体内,并位于sata连接器端口处的端子一段呈倒v形设置,在sata插头插入sata连接器的端口内时,sata插头上的金属触头与sata连接器端口处的倒v形段紧抵实现电连接,但这种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通过倒v形段的端子的材质的弹性性能实现;

3、在反复多次进行插拔过程中,容易使端子产生塑性变形,导致端子的v型段和sata插头的触头之间接触不良,造成数据输送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sata连接器的插拔次数,本申请提供一种精密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

4、一种精密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若干两端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端子,所述通孔的一开口处设为端口,所述端子包括v形部,所述v形部凸起朝向端口的中心设置,所述v形部的两侧延伸出共线的引申部,两所述引申部相背设置,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端口进口侧设置有固定凸块,朝向外界的所述引申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凸块上,另一所述引申部的侧面紧抵于所述通孔的侧壁,该所述引申部对接有紧抵部,所述紧抵部垂直于所述引申部设置,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为所述紧抵部提供预应力的第一弹性补偿结构。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部在未与sata插头的触头接触前,通过固定凸块及通孔对两引申部进行限位并两端固定,使得v形部保持形状稳定,同时第一弹性补偿结构紧抵紧抵部间接为v形部提供预应力,当v形部与sata插头的触头紧抵时,v形部产生细微形变,此时第一弹性补偿结构为v形部提供支撑,并接纳v形部产生的形变长度;sata插头与端口分离时,第一弹性补偿结构释放或复位,为v形部提供复位应力,从而再次使得形变后的v形部形变至初始状态,从而始终保持v形部与sata插头的触头在紧抵时的状态,以提高插拔次数。

6、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补偿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孔侧壁的第一柔性弹性层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弹性层上的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紧抵于所述紧抵部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柔性弹性层为v形部的复位提供应力,设置的第一垫板作为刚性承接板,避免紧抵部与第一柔性弹性层产生不规则形变。

8、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两壳体固定形成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弹性补偿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端子包括下端子和上端子,所述v形部、所述引申部和所述紧抵部皆设置于所述上端子上,所述上端子和所述下端子紧抵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将端子分为上端子和下端子,使得连接器能够进行分别安装,例如先将带有下端子的下壳体与pcb板进行焊接,将带有上端子的上壳体进行器件的安装,后再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装配,以增加连接器的使用便捷性。

10、可选的,所述紧抵部远离所述引申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紧抵部设置,所述连接部紧抵于所述下端子,所述上壳体上还设置有为所述连接部提供紧抵预应力的第二弹性补偿结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部与下端子进行紧抵,并通过第二弹性补偿结构对连接部进行预紧力紧抵,实现可靠安装。

12、可选的,所述第二弹性补偿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孔侧壁的第二柔性弹性层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柔性弹性层上的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紧抵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下端子的一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柔性弹性层为连接部的提供紧抵应力,设置的第一垫板作为刚性承接板,避免连接部与第一柔性弹性层产生不规则形变。

14、可选的,各所述端口相连通设置,所述端口内设置有若干开孔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上,各所述v形部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开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固定板以进一步限制上端子的引申部,使得v形部凸出至固定板的通孔外侧,形成整齐的端子排,同时对端子起到保护作用。

16、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触头,所述触头紧抵于所述下端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头设计使得紧抵部与下端子紧抵(连接)面积更小,从而提高两者之间在第二弹性补偿结构的作用下的紧抵稳定性。

18、第二方面

19、一种精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0、s1:通过注塑工艺形成上壳体、下壳体和固定板;

21、s2:制备上端子和下端子,并将上端子进行多次折叠;

22、s3:于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各通孔上分别安装第一柔性弹性结构和第二柔性弹性结构;

23、s4:将下端子固定于下壳体上,并进行局部焊接固定,将上端子固定于上壳体上,并固定连接于固定凸块上,再进行局部焊接固定;

24、s5: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合并,形成z形通孔,并固定连接;

25、s6:将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上壳体上,并使v形部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制备的上壳体、下壳体、上端子、下端子和固定板共同组成了sata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27、可选的,所述s2中,上端子的折叠包括以下步骤:

28、s21:上端子先折叠形成连接部、紧抵部和引申部;

29、s22:再将引申部穿过上壳体的通孔部分,并使引申部紧抵于通孔的全部侧壁,直至穿至上壳体的端口处,并紧抵于固定凸块上,并进行焊接,固定凸块同上壳体一体成型;

30、s23:后推动上端子的紧抵部紧抵至上端子的通孔侧壁上,并于端口处形成v形部。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端子于上壳体上折叠形成v形部,利用上壳体的结构,使得在安装过程中更加适配上壳体的内部结构,使得上端子和上壳体之间的装配更加紧凑稳定,且上壳体为端子的安装起到定位作用,无需使用其他的定位结构进行安装。

32、可选的,所述s5中,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并后,对每一个通孔内的端子进行通电检测。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电检测对连接器的质量进行检测。

34、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5、1、通过为上段子提供沿其轴向的预紧力,以提高应对形变时的抵抗能力及复位能力,通过外力作用提高上端子的使用寿命;

36、2、通过将上端子依靠上壳体与固定凸块的结构进行定位折叠,利用壳体结构作为定位部件的加工方式,节省定位组件的使用,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若干两端相通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设置有端子(2),所述通孔(7)的一开口处设为端口(8),所述端子(2)包括v形部(211),所述v形部(211)凸起朝向端口(8)的中心设置,所述v形部(211)的两侧延伸出共线的引申部(212),两所述引申部(212)相背设置,所述壳体(1)位于所述端口(8)进口侧设置有固定凸块(3),朝向外界的所述引申部(212)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凸块(3)上,另一所述引申部(212)的侧面紧抵于所述通孔(7)的侧壁,该所述引申部(212)对接有紧抵部(213),所述紧抵部(213)垂直于所述引申部(212)设置,所述通孔(7)的侧壁上设置有为所述紧抵部(213)提供预应力的第一弹性补偿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补偿结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孔(7)侧壁的第一柔性弹性层(4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弹性层(41)上的第一垫板(42),所述第一垫板(42)紧抵于所述紧抵部(2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体(12)和上壳体(11),两壳体(1)固定形成所述通孔(7),所述第一弹性补偿结构(4)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2)上,所述端子(2)包括下端子(22)和上端子(21),所述v形部(211)、所述引申部(212)和所述紧抵部(213)皆设置于所述上端子(21)上,所述上端子(21)和所述下端子(22)紧抵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抵部(213)远离所述引申部(2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部(214),所述连接部(214)垂直于所述紧抵部(213)设置,所述连接部(214)紧抵于所述下端子(22),所述上壳体(11)上还设置有为所述连接部(214)提供紧抵预应力的第二弹性补偿结构(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补偿结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通孔(7)侧壁的第二柔性弹性层(5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柔性弹性层(51)上的第二垫板(52),所述第二垫板(52)紧抵于所述连接部(214)背离所述下端子(2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端口(8)相连通设置,所述端口(8)内设置有若干开孔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11)上,各所述v形部(211)分别穿过所述固定板(6)上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4)上设置有触头(23),所述触头(23)紧抵于所述下端子(22)。

8.一种精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其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上端子(21)的折叠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精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合并后,对每一个通孔(7)内的端子(2)进行通电检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SATA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若干两端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端子,所述通孔的一开口处设为端口,所述端子包括V形部,所述V形部凸起朝向端口的中心设置,所述V形部的两侧延伸出共线的引申部,两所述引申部相背设置,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端口进口侧设置有固定凸块,朝向外界的所述引申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凸块上,另一所述引申部的侧面紧抵于所述通孔的侧壁,该所述引申部对接有紧抵部,所述紧抵部垂直于所述引申部设置,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为所述紧抵部提供预应力的第一弹性补偿结构,本申请具有提高SATA连接器的插拔次数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辉,于永祥,侯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