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板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3396发布日期:2023-04-29 23:2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冷却板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冷却板,尤其涉及冷却板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面对全球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因具有高能量效率和低排放而得到推广应用。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动力电池应具有高功率、大容量、长寿命和可靠的安全性,从而满足电动汽车的运行需求,如高效的加速性、足够的续航里程、长的工作寿命及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然而,电池对温度相当敏感,过高/低温度或非均衡的温度将导致其性能衰减、加速老化,甚至热失控。因此,在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中通常会设置冷却板,通过液冷或气冷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

2、现有的冷却板中的口琴管结构通常呈直口形状,由于电池在使用中会发热膨胀,然而现有的直口形状的冷却板不能变形,冷却板阻碍电池膨胀,导致电池内部反向受压而导致内部短路,从而出现热失控问题,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冷却板,通过自身形变来吸收膨胀,减少电池自身受到的膨胀压力。

2、本发明还提出了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冷却板。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却板,包括:冷却板体,其内部设置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大面;

4、若干呈弧形且可变形的冷却件,设置于所述冷却腔体内,且若干所述冷却件沿所述冷却板体间隔设置,其中每个所述冷却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抵接于两个所述大面,当两个所述大面受到外部压力时,所述冷却件受力压缩,以使两个所述大面能够获得变形的空间。

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件对称设置且围合形成呈椭圆形的冷却管,且所述冷却管中的椭圆长轴沿所述冷却板体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管之间形成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道缝隙。

7、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板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端和所述出液端两者与所述冷却腔体连通;

8、所述冷却板体的相向两内壁沿自身宽度方向交错间隔布置有若干连接隔板,若干所述连接隔板沿所述冷却板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使汇入所述冷却腔体内的冷却介质沿s形路径流通。

9、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隔板之间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冷却管。

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冷却板。

11、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包括:

12、箱体;以及

13、若干电池组,若干所述电池组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14、其中,若干所述冷却板体间隔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相邻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冷却板体之间设置一组所述电池组,且所述冷却板体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的大面处。

1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冷却板体之间,且所述导热硅胶垫还设置于所述箱体与冷却板体之间。

16、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包括一对端板,若干所述电池组和若干所述冷却板体设置于一对所述端板之间;

17、其中一个所述端板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和若干第二通孔,其中一个所述冷却板体上的进液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外,同一个所述冷却板体上的出液端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外。

18、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设置于所述端板上的所述冷却板体和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

19、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冷却板及电池包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0、在实际应用中,冷却板被设计成可吸收膨胀的弧形结构,具体为冷却件呈弧形且能沿冷却板体厚度方向被压缩形变,当电池发热膨胀时,冷却板可发生相应地变形,以吸收电池的膨胀,防止电池内部反向受压而导致内部短路而出现热失控问题。

2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件(2)对称设置且围合形成呈椭圆形的冷却管(21),且所述冷却管(21)中的椭圆长轴沿所述冷却板体(1)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管(21)之间形成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流道缝隙(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端(12)和出液端(13),所述进液端(12)和所述出液端(13)两者与所述冷却腔体(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隔板(14)之间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冷却管(21)。

6.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硅胶垫(5),所述导热硅胶垫(5)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41)和所述冷却板体(1)之间,且所述导热硅胶垫(5)还设置于所述箱体(3)与冷却板体(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端板(6),若干所述电池组(4)和若干所述冷却板体(1)设置于一对所述端板(6)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端板(6)上的所述冷却板体(1)和所述箱体(3)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冷却板,包括:冷却板体,其内部设置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腔体,冷却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大面;若干呈弧形且可变形的冷却件,设置于冷却腔体内,且若干冷却件沿冷却板体间隔设置,其中每个冷却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抵接于两个大面,当两个大面受到外部压力时,冷却件受力压缩,以使两个大面能够获得变形的空间。本发明还提出了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冷却板。在实际应用中,冷却板被设计成可吸收膨胀的弧形结构,具体为冷却件呈弧形且能沿冷却板体厚度方向被压缩形变,当电池发热膨胀时,冷却板可发生相应地变形,以吸收电池的膨胀,防止电池内部反向受压而导致内部短路而出现热失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喜,李左营,卢卿,张本府,刘振雨,党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