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1254发布日期:2023-04-21 01:4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动力强、成本低和节能环保等优异特性,但新能源汽车因充电效率较低而发展受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长问题,设计开发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在电缆结构中增加液冷管,但由于液冷管外径小,与线芯接触面积小,冷却效果不佳,且该电缆为综合成缆结构,其中控制线芯和信号线芯因受力不均易发生断芯情况,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优化各个线芯的布局,使各线芯受力均匀,降低控制线芯和信号线芯断芯率,增大冷却管与各线芯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电缆载流量,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的生产工艺。

3、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包括总线芯缆芯,总线芯缆芯外绕包有总缆芯包带,总缆芯包带外挤包有外护套,总线芯缆芯包括居中设置的控制缆芯,控制缆芯包括若干个绞合成缆的控制线芯和接地线芯,且控制缆芯的外围交错设置有两个动力线芯和两个信号线芯组,每个动力线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冷却管和一个回流管,控制缆芯分别与两个动力线芯、两个冷却管和两个回流管相切,每个信号线芯组与两侧的回流管和冷却管相切。

5、特别地,控制缆芯由十个控制线芯围绕一个接地线芯正规绞合而成,且十个控制线芯外整体绕包有控制缆芯包带。

6、特别地,控制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控制线芯导体,控制线芯导体外包裹有辐照聚烯烃材料的控制线芯绝缘。

7、特别地,接地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接地线芯导体,接地线芯导体外包裹有tpe材料的接地线芯绝缘。

8、特别地,动力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动力线芯导体,动力线芯导体外包裹有tpe材料的动力线芯绝缘。

9、特别地,信号线芯组包括两个对绞的信号线芯,信号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信号线芯导体,信号线芯导体外设置有聚烯烃材料的信号线芯绝缘,两个信号线芯对绞后绕包信号线芯包带,信号线芯包带外设置有金属编织层。

10、特别地,冷却管和回流管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且冷却管、回流管与动力线芯的外径相同。

11、特别地,外护套采用tpu材料。

12、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一种基于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的生产工艺,其包括步骤:

14、s100:分别制备动力线芯、信号线芯、接地线芯及控制线芯的导体;

15、s200:分别制备动力线芯、信号线芯、接地线芯及控制线芯的绝缘;

16、s300:制作信号线芯组和控制缆芯;

17、s400:制作冷却管和回流管;

18、s500:动力线芯、信号线芯组、冷却管、回流管和控制缆芯绞合成总线芯缆芯,并在总线芯缆芯外绕包总缆芯包带;

19、s600:在总缆芯包带外挤出外护套。

20、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及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21、(1)所有控制线芯以接地线芯为中心,均匀排列在接地线芯外圈以1+n结构进行绞合成控制缆芯,在总成缆结构中位于电缆中心位置,使得控制线芯受力均匀,解决了控制线芯易断芯问题,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

22、(2)动力线芯、冷却管与回流管外径相同,在总线芯缆芯中以控制缆芯为中心,信号线芯组、动力线芯、冷却管和回流管呈对称分布,整体缆芯受力均匀,结构稳定,解决了电缆频繁弯曲扭转使用后出现的线芯位移电缆变形问题;

23、(3)冷却管、回流管与动力线芯间隔排列,同时与控制线芯和信号线芯组接触,大幅度提升线芯冷却效果,提高了充电效率,有效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芯缆芯,所述总线芯缆芯外绕包有总缆芯包带,所述总缆芯包带外挤包有外护套,所述总线芯缆芯包括居中设置的控制缆芯,所述控制缆芯包括若干个绞合成缆的控制线芯和接地线芯,且控制缆芯的外围交错设置有两个动力线芯和两个信号线芯组,每个动力线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冷却管和一个回流管,所述控制缆芯分别与两个动力线芯、两个冷却管和两个回流管相切,每个信号线芯组与两侧的回流管和冷却管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缆芯由十个所述控制线芯围绕一个所述接地线芯正规绞合而成,且十个控制线芯外整体绕包有控制缆芯包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控制线芯导体,所述控制线芯导体外包裹有辐照聚烯烃材料的控制线芯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接地线芯导体,所述接地线芯导体外包裹有tpe材料的接地线芯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动力线芯导体,所述动力线芯导体外包裹有tpe材料的动力线芯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芯组包括两个对绞的信号线芯,所述信号线芯包括若干个绞合的信号线芯导体,所述信号线芯导体外设置有聚烯烃材料的信号线芯绝缘,两个信号线芯对绞后绕包信号线芯包带,所述信号线芯包带外设置有金属编织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和回流管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且冷却管、回流管与动力线芯的外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采用tpu材料。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液冷大功率电缆及生产工艺。其中液冷大功率电缆包括总线芯缆芯,总线芯缆芯外绕包有总缆芯包带,总缆芯包带外挤包有外护套,总线芯缆芯包括居中设置的控制缆芯,控制缆芯包括若干个绞合成缆的控制线芯和接地线芯,且控制缆芯的外围交错设置有两个动力线芯和两个信号线芯组,每个动力线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冷却管和一个回流管,控制缆芯分别与两个动力线芯、两个冷却管和两个回流管相切,每个信号线芯组与两侧的回流管和冷却管相切。上述液冷大功率电缆及生产工艺将各线芯结构优化设计,降低线芯断芯率,增大冷却管与各线芯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电缆载流量,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张宇鸥,陈静,陈兴武,孙延蒙,周斌,王桢桢,许杏花,查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