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6096发布日期:2023-05-06 22:0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属于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电源连接器用以传输电流,电源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接触部与对接配件相接触,以进行电路或信号传输。其中,对接配件可以为电路板,也可以为对接端子。

2、相关技术中,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为扁平状结构,这就需要对接配件有弹性,才能实现快速安装与更换,应用条件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能够实现导电端子与电路板的快速安装与更换。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导电端子,包括:

4、第一固定部;

5、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

6、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同一金属板片对折并压紧而成;以及

7、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之间具有中间平面,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沿所述中间平面对称布置。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沿第一弯曲面延伸,所述第二弹片沿第二弯曲面延伸,所述第一弯曲面与所述第二弯曲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凸出方向相反。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片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第一平直部,

10、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第三板部、第四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的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均自所述第一平直部向所述中间平面倾斜延伸,所述第三板部和所述第四板部均自所述第二平直部向所述中间平面倾斜延伸。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凸出方向相反。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弹片相连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与所述第二弹片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贴靠在一起。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弹性臂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三宽度,所述第二弹性臂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四宽度,所述第三宽度与所述第四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第四宽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若干弹片部,若干所述弹片部周向排布,所述第三方向同时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接部包括管状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若干所述弹片部设于所述管状部分。

16、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7、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18、绝缘本体;

19、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

20、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对接孔,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对接孔的内壁卡持。

2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对接孔的孔壁相抵持。

2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对接插槽,所述对接部延伸入所述对接插槽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外套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使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2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件包括环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外表面的密封圈和与所述密封圈相连的若干延伸部,若干所述延伸部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电路板相抵持。

24、本发明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具有弹性,能够实现导电端子与电路板的快速安装与更换,同时有利于实现导电端子与电路板形成稳定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22)包括第一弹片(221),所述第二弹性臂(24)包括第二弹片(241),所述第一弹片(221)沿第一弯曲面延伸,所述第二弹片(241)沿第二弯曲面延伸,所述第一弯曲面与所述第二弯曲面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凸出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221)包括第一板部(2211)、第二板部(22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2211)和所述第二板部(2212)的第一平直部(2213),所述第二弹片(241)包括第三板部(2411)、第四板部(24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三板部(2411)和所述第四板部(2412)的第二平直部(2413),所述第一板部(2211)和所述第二板部(2212)均自所述第一平直部(2213)向所述中间平面(m)倾斜延伸,所述第三板部(2411)和所述第四板部(2412)均自所述第二平直部(2413)向所述中间平面(m)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22)包括第一凸部(220),所述第二弹性臂(24)包括第二凸部(220`),所述第一凸部(220)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凸出所述第一弹片(221),所述第二凸部(220`)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凸出所述第二弹片(241),所述第一凸部(220)与所述第二凸部(220`)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凸出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22)包括与所述第一弹片(22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22),所述第二弹性臂(24)包括与所述第二弹片(24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42),所述第一连接部(2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42)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贴靠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1)沿第二方向(a2-a2)具有第一宽度(w1),所述第二固定部(23)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具有第二宽度(w2),所述第一弹性臂(22)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具有第三宽度(w3),所述第二弹性臂(24)沿所述第二方向(a2-a2)具有第四宽度(w4),所述第三宽度(w3)与所述第四宽度(w4)相等,所述第一宽度(w1)大于所述第三宽度(w3),所述第二宽度(w2)大于第四宽度(w4),所述第二方向(a2-a2)与所述第一方向(a1-a1)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3)连接的对接部(25),所述对接部(25)包括沿第三方向(a3)延伸的若干弹片部(250),若干所述弹片部(250)周向排布,所述第三方向(a3)同时与所述第二方向(a2-a2)和所述第一方向(a1-a1)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5)包括管状部分(251)和连接部分(252),所述连接部分(25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3)相连,若干所述弹片部(250)设于所述管状部分(251)。

9.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220)和所述第二凸部(220`)与所述对接孔(31)的孔壁相抵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对接插槽(101),所述对接部(25)延伸入所述对接插槽(101)中,所述第一固定部(2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3)外套接有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能够使所述第一固定部(2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3)与所述绝缘本体(1)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包括环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部(2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3)外表面的密封圈(41)和与所述密封圈(41)相连的若干延伸部(42),若干所述延伸部(42)沿与所述第三方向(a3)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42)与所述电路板(3)相抵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弹性臂及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同一金属板片对折并压紧而成;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之间具有中间平面,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沿所述中间平面对称布置,如此,能够实现导电端子与电路板快速安装与更换。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研发人员:甘海强,何桂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