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和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8712发布日期:2023-05-05 22:2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和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尤其指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和继电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继电器当中,动触点通常是设在分流片的活动端并且需要和位于分流片的固定端一端的动触点接线端子相连,其中常见的连接方式是将动触点接线端子直接铆接固定在分流片上,以分流片和铆钉作为动触点和动触点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连接中介。然而,这种连接方式中存在一些问题:1、动触点接线端子与分流片铆接使得动触点接线端子与分流片之间通过铆钉连接,而铆钉和动触点接线端子、分流片之间只有铆接面接触(即铆钉的侧部与动触点接线端子、分流片的铆接孔内壁),动触点接线端子与分流片之间则只有位于铆钉周围一圈的端面接触(其他未被铆钉铆接的区域并未完全接触),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过载能力不高,导致分流片与动触点接线端子以及铆钉容易因电流过载而发热。2、动触点接线端子与分流片之间采用的铆接方式容易造成铆钉和动触点接线端子、分流片的结合不紧密,存有间隙,这样便会导致铆钉和动触点接线端子、分流片之间在导流过程中容易产生电弧,致使动触点接线端子与分流片以及铆钉发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以改善分流片与接线端子电流过载能力较弱和容易发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分流片和接线端子,所述分流片以其自身的一部分进行折叠而形成接线端子,所述分流片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其相邻部分的宽度,以使其超出分流片。

3、优选地,所述分流片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折叠多次且各折叠部分相互紧贴在一起。

4、优选地,所述分流片包括位置可变的分流片活动端和位置固定的分流片固定端,所述接线端子位于分流片固定端,所述分流片活动端和分流片固定端之间设有能够促使位置变换后的分流片活动端回弹复位的弹性连接部。

5、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由分流片折弯形成。

6、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呈v型或u型或弧形。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其包括上述的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8、优选地,上述继电器还包括动触点、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静触点、轭铁以及安装在轭铁上并能够在轭铁上摆动的衔铁,所述分流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轭铁和衔铁上并且所述分流片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位于轭铁上,所述动触点安装在分流片靠近衔铁的一端并和静触点相对而设,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留有空隙。

9、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抵住分流片的限位挡件,所述限位挡件位于分流片设置动触点的另一侧。

10、优选地,所述分流片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铆接固定在轭铁上。

11、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2、首先,在现有技术中,分流片和接线端子铆接,分流片和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仅为铆钉周围一圈以及铆钉和分流片、接线端子铆接所接触到的地方,接触面积较小,过载能力较低,而本方案中利用分流片的一部分作为接线端子,相当于直接减少了它们之间的电连接中介(铆钉)这一部分,让分流片和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直接变为整个分流片,其接触面积远远超过现有技术中铆钉周围一圈以及铆钉和分流片、接线端子铆接的接触面积,使得电流过载能力被大大提高,有效减少了因电流过载而引发的发热问题。

13、其次,在现有技术中,虽然铆接方式能够让接线端子与分流片连接牢固,但是它们之间连接并不均匀,且不够紧密,存在间隙,导致接线端子与分流片在导流过程中容易产生电弧引起发热,而本方案中通过将接线端子和分流片一体化,使得接线端子和分流片的连接变得十分紧密,不再存有间隙,避免了导流过程中产生电弧而发热的问题。

14、然后,在现有技术中,分流片与接线端子之间存在铆钉这个电连接中介,使得工作时动作电流与返回电流的路径距离较长,容易引起发热,而本方案中分流片与接线端子直接连接,减少了铆钉这个电连接中介,使得工作时动作电流与返回电流的路径距离被缩短,从而减少发热,进而提升继电器的产品性能。

15、另外,分流片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其在制作过程中只需裁剪分流片即可,操作上更为便捷,同时也省去了单独铆接接线端子和分流片的加工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分流片(1)和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1)以其自身的一部分进行折叠而形成接线端子,所述分流片(1)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其相邻部分的宽度,以使其超出分流片(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1)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折叠多次且各折叠部分相互紧贴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1)包括位置可变的分流片活动端(1a)和位置固定的分流片固定端(1b),所述接线端子位于分流片固定端(1b),所述分流片活动端(1a)和分流片固定端(1b)之间设有能够促使位置变换后的分流片活动端(1a)回弹复位的弹性连接部(1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1c)由分流片(1)折弯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1c)呈v型或u型或弧形。

6.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触点(2)、基座(3)和安装在基座(3)上的静触点(4)、轭铁(5)以及安装在轭铁(5)上并能够在轭铁(5)上摆动的衔铁(6),所述分流片(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轭铁(5)和衔铁(6)上并且所述分流片(1)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位于轭铁(5)上,所述动触点(2)安装在分流片(1)靠近衔铁(6)的一端并和静触点(4)相对而设,所述动触点(2)和静触点(4)之间留有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上设有用于抵住分流片(1)的限位挡件(7),所述限位挡件(7)位于分流片(1)设置动触点(2)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1)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铆接固定在轭铁(5)上。


技术总结
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和继电器,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前述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分流片和接线端子,分流片以其自身的一部分进行折叠而形成接线端子,分流片上作为接线端子的部分的宽度大于其相邻部分的宽度,以使其超出分流片。上述继电器分流片与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可以改善分流片与接线端子电流过载能力较弱和容易发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饶云飞,苗建峰,彭贵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三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