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拆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2157发布日期:2023-06-15 16:0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拆解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回收利用,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拆解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池的再利用对社会、环境以及电池的开发都有重要的意义,能够降低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使用成本;减少了由于废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处理问题,促进电池材料的再利用,避免因为电池弃用而引发的电池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的问题;使用退役电池可以更好的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锂电池朝向无害化发展,并能减少锂电池的生产节省生产锂电池消耗的资源。动力电池回收与利用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将电池的外层铝塑膜剥离开,并将电池极耳从卷芯上去除,最后还需将剩下的卷芯进行分离;现有的电池拆解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对待拆卸的电池进行上料,给电池拆解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安装于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运动的第一输送机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上料机构,所述电池上料机构内的电池经过第一输送带运送至电池切割台上;

4、所述电池上料机构包括连接于工作平台上的电池上料壳体,所述电池上料壳体上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的底部设有密封板安装槽,所述密封板安装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密封板安装槽中设置有通道密封板,所述通道密封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沿所述导向滑槽运动的导向滑块,所述通道密封板连接第一动力气缸,所述第一动力气缸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所述上料通道的上方设置有两根滑动导轨,电池存储于两根滑动导轨上并沿所述滑动导轨运动,滑动导轨上分别连接电池运动导板,滑动导轨上位于上料通道的正上方开设有卸料通槽,所述卸料通槽中设置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在电池的压力下向下运动,并且在导向限位机构的作用下,两根升降导轨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直至升降导轨与电池完全脱离。

5、优选地,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导向限位杆,所述升降导轨的底部连接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连接于弹簧固定板上,所述弹簧固定板连接电池上料壳体,所述升降导轨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定位固定板,所述定位固定板上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中穿设有导向限位杆,所述导向限位杆的上端连接于电池运动导板,所述滑动导轨通过导轨支架支撑于工作平台上。

6、优选地,所述电池上料壳体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隔板导向槽,所述隔板导向槽中设置有分层隔板,所述分层隔板的一端连接第二动力气缸,所述第二动力气缸连接于气缸固定板上,所述分层隔板将上料通道密封后,分层隔板的一端设置于隔板安装槽内,所述隔板安装槽开设于上料通道的内壁上。

7、优选地,还包括电池运动校正组件,所述电池运动校正组件包括调整螺杆和位于第一输送带两侧的固定校正板,所述固定校正板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校正板,所述调整螺杆穿过开设于所述固定校正板上的定位螺孔后转动连接于移动校正板上,两个固定校正板之间通过校正板顶板连接。

8、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上位于安装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电池切割台安装槽,所述电池切割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电池切割台,被切割的电池极耳从电池切割台的一端进入第一收集容器内,电池切割台发生旋转后,被切割的电池进入电池回收滑道内,所述电池回收滑道的下端设置于第二输送带上,所述第二输送带在第二输送机的控制下实现输送运动。

9、优选地,所述电池切割台的一端两侧分别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电池切割台安装槽的内壁上,电池切割台的另一端底部连接第三动力气缸的动力伸缩杆,所述第三动力气缸通过气缸支架板连接于工作平台上。

10、优选地,所述电池切割台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压板在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并对电池切割台上的电池进行定位压紧。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收集容器的上方设置有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通道固定板,所述通道固定板上连接移动滑块,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连接有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移动滑块设置于燕尾槽中并沿所述燕尾槽运动。

12、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四动力气缸,所述第四动力气缸上的动力伸缩杆连接于定位压板上,第四动力气缸固定于固定顶板上,所述固定顶板通过竖直板连接于校正板顶板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将回收的电池预先放置于电池上料壳体上的上料通道中,第一输送机控制第一输送带运动,首先位于上料通道底层的电池会离开上料通道并被运输至电池切割台,依次由下往上将上料通道中的电池逐层进行输送;在将电池装入上料通道前,可以将电池存储堆放于两个电池运动导板之间的两根滑动导轨上,当电池沿滑动导轨运动直至到达滑动导轨上的卸料通槽处并进入升降导轨,升降导轨在电池的压力下向下运动,同时复位弹簧在升降导轨的压力下收缩,升降导轨上堆放的电池随着升降导轨一起向下运动,由于升降导轨的底部连接有定位固定板,定位固定板上的限位通孔沿着导向限位杆向下运动,导向限位杆倾斜设置并且两根升降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间距逐渐增大直至升降导轨与电池完全脱离,两根升降导轨上的电池落入上料通道中,并由上料通道到达第一输送带上进行给料;电池上料壳体的隔板导向槽中设置有分层隔板,分层隔板在第二动力气缸的控制下将上料通道密封或打开,从而可以分批次将上料通道内的电池进行处理。

15、2、电池在由第一输送带运向电池切割台时,为了保证电池不发生偏移,可以通过调节螺栓来调整第一输送带两侧的移动校正板,利用移动校正板对输送过程中的电池进行方向校正以实现电池准确的进入电池切割台上完成切割;完成切割后,电池极耳会由电池切割台与电池切割台安装槽之间回收进入第一收集容器内,之后再通过第三动力气缸控制电池切割台转动并将剩下部分电池由电池回收滑道回收至第二输送带上运至指定地点,不需人工进行分离,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包括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安装于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运动的第一输送机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上料机构,所述电池上料机构内的电池经过第一输送带运送至电池切割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导向限位杆,所述升降导轨的底部连接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连接于弹簧固定板上,所述弹簧固定板连接电池上料壳体,所述升降导轨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定位固定板,所述定位固定板上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中穿设有导向限位杆,所述导向限位杆的上端连接于电池运动导板,所述滑动导轨通过导轨支架支撑于工作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料壳体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隔板导向槽,所述隔板导向槽中设置有分层隔板,所述分层隔板的一端连接第二动力气缸,所述第二动力气缸连接于气缸固定板上,所述分层隔板将上料通道密封后,分层隔板的一端设置于隔板安装槽内,所述隔板安装槽开设于上料通道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运动校正组件,所述电池运动校正组件包括调整螺杆和位于第一输送带两侧的固定校正板,所述固定校正板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校正板,所述调整螺杆穿过开设于所述固定校正板上的定位螺孔后转动连接于移动校正板上,两个固定校正板之间通过校正板顶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位于安装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电池切割台安装槽,所述电池切割台安装槽内转动安装有电池切割台,被切割的电池极耳从电池切割台的一端进入第一收集容器内,电池切割台发生旋转后,被切割的电池进入电池回收滑道内,所述电池回收滑道的下端设置于第二输送带上,所述第二输送带在第二输送机的控制下实现输送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切割台的一端两侧分别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电池切割台安装槽的内壁上,电池切割台的另一端底部连接第三动力气缸的动力伸缩杆,所述第三动力气缸通过气缸支架板连接于工作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切割台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压板在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并对电池切割台上的电池进行定位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容器的上方设置有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通道固定板,所述通道固定板上连接移动滑块,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连接有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移动滑块设置于燕尾槽中并沿所述燕尾槽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四动力气缸,所述第四动力气缸上的动力伸缩杆连接于定位压板上,第四动力气缸固定于固定顶板上,所述固定顶板通过竖直板连接于校正板顶板上。


技术总结
一种电池拆解设备,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安装于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运动的第一输送机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电池上料机构,所述电池上料机构内的电池经过第一输送带运送至电池切割台上;所述电池上料机构包括连接于工作平台上的电池上料壳体,所述电池上料壳体上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的底部设有密封板安装槽,所述密封板安装槽的两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密封板安装槽中设置有通道密封板。本发明可以完成电池拆解并且方便实现待拆解电池的上料。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