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2865发布日期:2023-05-06 19:4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串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属于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新能源的崛起,人们越来越注重电能的存储以及传输,储能系统通过在电池包上安装连接器,以实现若干个电池包之间的串联或并联,以对电能进行存储或释放。

2、现有的储能系统中,连接器通常只能与一条线缆进行连接,若想要实现多个电池包的串联,则要在电池包上设置多个连接口,相邻两个电池包在连线时,工作人员容易错接,导致电池包无法使用;与此同时,增加了连接器的使用数量,使得储能系统的成本较高;此外,在电池包上设置多个连接器,也会使得储能系统的布线杂乱。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串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只能与一条线缆连接、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容易接错线以及储能系统成本较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联连接器,用于与至少两根输电线配合,实现至少两个设备的串联,所述串联连接器包括:

3、主体,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

4、第一连接组件,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连接部,所述输电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电性连接;

5、第二连接组件,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输电线能够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电性连接;

6、所述设备包括用于传输正极电流的第一导电件和用于传输负极电流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以使得所述设备与所述串联连接器电性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隔板,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设于同一直线,并通过所述隔板进行分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连通。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还设有锁线槽和位于所述锁线槽内的弹性部,所述锁线槽远离所述隔板设置,所述输电线部分收容在所述锁线槽内,并与所述弹性部抵接,以实现对多余输电线的收纳。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电件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电件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容腔内设有第一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扣接部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收容腔内设有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扣接部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通的第一观察孔,以观察所述输电线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内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通的第二观察孔,以观察所述输电线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内的位置。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还设有对插式公头,所述输电线上套设有相对应的对插式母头,以使得所述输电线与所述主体插接固定,所述输电线包括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所述第一输电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紧密连接,所述第二输电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紧密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还设有锁紧式外接端,所述串联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锁紧式外接端相匹配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套设于所述输电线的外侧,以将所述输电线固定于所述主体。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串联连接器还设有锁紧件,所述输电线包括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通的第一锁紧孔,以便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与所述第一输电线抵接,将所述第一输电线限制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通的第二锁紧孔,以便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锁紧孔与所述第二输电线抵接,将所述第二输电线限制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内。

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若干个电池包和若干个前述的串联连接器,所述串联连接器安装在对应的电池包上,以将若干个电池包进行串联。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串联连接器通过在主体内设置分别与输电线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使得串联连接器能够与两条输电线连接,提高了串联连接器的实用性,减少了储能系统中串联连接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储能系统的成本,同时简化了储能系统内的布线方式;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与设备的正极和负极进行连接,通过输电线与相邻设备的正负极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设备的串联。



技术特征:

1.一种串联连接器,用于与至少两根输电线配合,实现至少两个设备的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隔板,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设于同一直线,并通过所述隔板进行分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有锁线槽和位于所述锁线槽内的弹性部,所述锁线槽远离所述隔板设置,所述输电线部分收容在所述锁线槽内,并与所述弹性部抵接,以实现对多余输电线的收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电件收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电件收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设有第一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扣接部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收容腔内设有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扣接部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限位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通的第一观察孔,以观察所述输电线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内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通的第二观察孔,以观察所述输电线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内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有对插式公头,所述输电线上套设有相对应的对插式母头,以使得所述输电线与所述主体插接固定,所述输电线包括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所述第一输电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紧密连接,所述第二输电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紧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有锁紧式外接端,所述串联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锁紧式外接端相匹配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套设于所述输电线的外侧,以将所述输电线固定于所述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串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连接器还设有锁紧件,所述输电线包括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通的第一锁紧孔,以便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与所述第一输电线抵接,将所述第一输电线限制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通的第二锁紧孔,以便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锁紧孔与所述第二输电线抵接,将所述第二输电线限制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内。

10.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电池包和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串联连接器,所述串联连接器安装在对应的电池包上,以将若干个电池包进行串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联连接器及储能系统。串联连接器包括主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主体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与第一收容腔连通的第一穿孔和与第二收容腔连通的第二穿孔;第一连接组件收容在第一收容腔内,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连接部,输电线穿过第一穿孔并与第一连接端电性连接;第二连接组件收容在第二收容腔内,并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连接部,输电线穿过第二穿孔并与第二连接端电性连接;设备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与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第二导电件与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本发明的串联连接器能够与两条输电线连接,减少了储能系统中串联连接器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储能系统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华,陆凯民,王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