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结构与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6881发布日期:2023-04-19 03:4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电池壳体结构与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结构与电池。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锂电池中的方壳锂电池包括壳体和密封件,顶盖片上设置有注液孔,以通过注液孔向锂电池的电芯内注入电解液。现有的密封件密封注液孔的方式是直接焊接,也即将密封件激光焊接至壳体上注液孔处以密封注液孔。

2、一方面,激光焊接对壳体的厚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厚度较厚,若是壳体的厚度较薄,则壳体容易焊穿导致电池漏液;另一方面,壳体的厚度也会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壳体的厚度较厚,则电池的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会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

3、所以,现有电池中壳体的厚度要求较高,无法兼顾密封件的密封工艺要求和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电池壳体结构与电池,该电池壳体结构可以解决密封件密封注液通孔时对于壳体的影响,降低壳体的厚度要求,并使得电池壳体结构的厚度可以很好地兼顾密封件的密封工艺要求和电池的能量密度。

2、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注液组件,注液组件包括连接件、密封件和密封绝缘结构,其中,连接件穿设于壳体及壳体内部的电芯极柱,用于将壳体和电芯极柱固定在一起;连接件上设置有注液通孔,用于向电芯内部输送电解液;密封件设置于连接件上,用于密封注液通孔;密封绝缘结构设置于连接件与壳体之间、以及连接件与和电芯极柱之间,用于将连接件与壳体和电芯极柱电绝缘,并对电芯内部进行密封。

3、进一步地,壳体和电芯极柱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件包括连接柱体,连接柱体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于连接柱体的外周壁凸出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位于壳体包围的空间外,第二凸缘位于壳体包围的空间内,壳体和电芯极柱固定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连接柱体中设置有注液通孔。

4、进一步地,密封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第三绝缘件和密封圈,其中,第一绝缘件设置于连接柱体与壳体之间、连接柱与和电芯极柱之间、以及壳体与电芯极柱之间,用于将连接柱体、壳体和电芯极柱三者电绝缘;第二绝缘件设置于壳体与第一凸缘之间,用于将二者电绝缘;第三绝缘件设置于电芯极柱与第二凸缘之间,用于将二者电绝缘;密封圈设置于电芯极柱与第二凸缘之间,用于将二者之间间隙进行密封。

5、进一步地,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其中,第一绝缘部呈环状,且环绕设置于连接柱体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孔之间、以及连接柱体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第二绝缘部设置于壳体与电芯极柱之间,用于将二者电绝缘。

6、进一步地,第三绝缘件包括均呈环状的第三绝缘部和第四绝缘部,第三绝缘部设置于电芯极柱与第二凸缘之间,且环绕密封圈设置;第四绝缘部环绕第二凸缘的外周面设置。

7、进一步地,第二绝缘件包括均呈环状的第五绝缘部和第六绝缘部,第五绝缘部设置于壳体与第一凸缘之间,且环绕连接柱体设置;第六绝缘部环绕第一凸缘的外周面设置。

8、进一步地,连接件的注液通孔的进液端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的内径大于注液通孔的孔径;密封件设置于密封凹槽中,并与连接件密封连接,用于封堵注液通孔。

9、进一步地,密封件包括密封钉或密封球,密封钉或密封球的外径大于注液通孔的孔径。

10、进一步地,密封钉为密封胶钉。

11、作为另一个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壳体结构,以及设置于电池壳体结构内部的电芯。

12、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壳体结构,电池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注液组件。注液组件包括连接件、密封件和密封绝缘结构。连接件穿设于壳体及壳体内部的电芯极柱,用于将壳体和电芯极柱固定在一起。连接件上设置有注液通孔,用于向电芯内部输送电解液。密封件设置于连接件上,用于密封注液通孔。密封绝缘结构设置于连接件与壳体之间、以及连接件与电芯极柱之间,用于将连接件与壳体和电芯极柱电绝缘,并对电芯内部进行密封。通过密封件密封注液通孔以对注液通孔进行密封处理,本发明将注液通孔设置于连接件上而非壳体上,出于密封工艺要求的考虑,仅对连接件的厚度存在一定要求,连接件穿过壳体、密封绝缘结构和电芯内部极柱,可满足连接件具有一定厚度的要求,且能够降低对壳体的厚度要求,使得电池壳体结构的厚度可以很好地兼顾密封件的密封工艺要求和电池的能量密度。

14、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其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电池壳体结构,使得电池壳体结构的厚度可以很好地兼顾密封件的密封工艺要求和电池的能量密度。

15、通过阅读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连接件、密封件和密封绝缘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壳体及所述壳体内部的电芯极柱,用于将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极柱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注液通孔,用于向电芯内部输送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极柱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第三绝缘件和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连接柱体与所述电芯极柱之间、以及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极柱之间,用于将所述连接柱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极柱三者电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呈环状,且环绕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柱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件包括均呈环状的第三绝缘部和第四绝缘部,所述第三绝缘部设置于所述电芯极柱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且环绕所述密封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均呈环状的第五绝缘部和第六绝缘部,所述第五绝缘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凸缘之间,且环绕所述连接柱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注液通孔的进液端面上还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注液通孔的孔径;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中,并与所述连接件密封连接,用于封堵所述注液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钉或密封球,所述密封钉或密封球的外径大于所述注液通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钉为密封胶钉。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体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结构内部的电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和电池。电池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注液组件,注液组件包括连接件、密封件和密封绝缘结构,其中,连接件穿设于壳体及壳体内部的电芯极柱,用于将壳体和电芯极柱固定在一起;连接件上设置有注液通孔,用于向电芯内部输送电解液;密封件设置于连接件上,用于密封注液通孔;密封绝缘结构对电芯内部进行密封。通过密封件密封注液通孔以对注液通孔进行密封处理,本发明将注液通孔设置于连接件上而非壳体上,出于密封工艺要求的考虑,仅对连接件的厚度存在一定要求,连接件穿过壳体、密封绝缘结构和电芯内部极柱,可满足连接件具有一定厚度的要求,且能够降低对壳体的厚度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伟,李明会,薛彤,郭元,李水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