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1898发布日期:2023-05-17 15:2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绞线机,具体为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


背景技术:

1、绞线机是用于电线加工的机器,通过将多根电线绞在一起,电线之间相互螺旋缠绕,或多根电线螺旋绞在中心处的电线上,从而使多根电线紧密贴合在一起,增强线缆的抗弯、抗压强度等,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

2、目前的的绞线机一般通过一个转动盘转动,使阵列贯穿在转盘上的电线边转动边绞在中心的电线上,并向管状通道内输送,但由于管状通道内部对绞线施加的压力不够,常会出现绞之间存在一段较大的空隙,从而影响绞线之间紧密程度,进而产生残次品。

3、我们通过在转盘和管状通道内设置一个铰接绞线倾斜角度的导向盘,从而调整绞线进入管状通道内时的张紧程度,并在管状通道内设置增压部件,从绞线的外侧施加压力,使绞线之间紧密贴合,进而提出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具备保障绞线之间紧密贴合,防止出现缝隙等优点,解决了绞线之间易出现缝隙,贴合不紧密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保障绞线之间紧密贴合,防止出现缝隙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右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张紧部件,所述张紧部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部件,所述保护壳的左右两侧中心处均贯穿固定有集线管,所述集线管的底壁固定安装有管型固定架,所述管型固定架的内部沿着其轴线设置有压紧部件,所述管型固定架的内壁阵列设置有导向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和导向部件活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张紧部件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气缸右侧输出端的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环一,所述固定环一的内部同心设置有固定环二,所述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之间阵列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和滑槽外侧端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6、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进线孔,所述转盘的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形齿轮,所述转盘左侧中心处贯穿固定有进线管,所述进线管的表面阵列设置有凸缘,所述固定环二套设在进线管和凸缘外侧滑动,所述转盘的下侧设置有半环导轨,所述半环导轨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半环导轨的侧面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环形齿轮相互啮合。

7、优选的,所述进线管和凸缘的装配体与固定环二的内壁相适配,所述进线孔与滑槽一一对应。

8、优选的,所述压紧部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管型固定架前后侧内壁上的两转轴,所述转轴的左右两半均开设有双向螺纹槽,所述双向螺纹槽由两条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槽组成,且两端连通,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环,所述螺纹套环螺纹连接在双向螺纹槽处,所述移动环的圆周面上贯穿阵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位于移动环内侧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连杆另一端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柱。

9、优选的,所述移动环、集线管和进线管的轴线重合,每个所述连杆的端部通过两个滑柱分别与两个导向部件活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有设置在连杆端部两侧的夹板,所述夹板的表面开设有短线槽和长线槽,左侧的所述夹板开设的短线槽位于长线槽下方,右侧的所述夹板开设的短线槽位于长线槽上方,所述夹板的表面且位于短线槽的两端处均开设有倾斜槽,所述倾斜槽与长线槽连通,每个所述夹板右侧开设的倾斜槽与长线槽连通处的侧壁铰接有导向板,且铰接点位于倾斜槽靠近夹板中心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板的自由端和长线槽另一侧内壁均设置有磁铁,且磁极相异,所述导向板呈倾斜状,左侧的所述导向板自由端抵接在倾斜槽另一侧内壁上,右侧的所述导向板自由端抵接在长线槽另一侧内壁上,所述滑柱滑动连接在短线槽、长线槽和倾斜槽的内部。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在绞线过程中,或绞线之前,通过调整气缸输出端的伸长距离,从而调整固定环二在进线管的表面滑动,调整固定环一、固定环二和支撑板装配体与转盘之间的间距,并配合弹簧的弹性,使滑块压紧在四周电线的外侧,使滑槽和进线孔之间的倾斜电线倾斜角度可调整,通过减小固定环一、固定环二和支撑板装配体与转盘之间的间距,增大滑槽和进线孔之间的四周电线的倾斜角度,进而增大四周电线进入集线管时的张紧程度,使四周电线绷紧绞在中心电线的外侧,保障绞线之间的贴合程度,防止绞线之间出现缝隙。

14、2、该电线加工用绞线机,通过右侧的滑柱沿着短线槽、长线槽、倾斜槽逆时针滑动,左侧的滑柱在左侧的短线槽、长线槽和倾斜槽内做顺时针滑动,使得左右两组弧形板交替聚拢在一起,挤压在绞线表面,并向右侧滑动,从而使绞线表面一直受到挤压力并受到弧形板向右移动时的摩擦力,使突出的绞线压倒绞线之间,绞线之间贴合更紧密,进步达到防止绞线之间出现缝隙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右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张紧部件(4),所述张紧部件(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部件(5),所述保护壳(2)的左右两侧中心处均贯穿固定有集线管(6),所述集线管(6)的底壁固定安装有管型固定架(7),所述管型固定架(7)的内部沿着其轴线设置有压紧部件(8),所述管型固定架(7)的内壁阵列设置有导向部件(9),所述压紧部件(8)和导向部件(9)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部件(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气缸(3)右侧输出端的导向环(41),所述导向环(4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环一(42),所述固定环一(42)的内部同心设置有固定环二(43),所述固定环一(42)和固定环二(43)之间阵列设置有支撑板(44),所述支撑板(44)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滑槽(45),所述滑槽(4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6),所述滑块(46)的表面和滑槽(45)外侧端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5)包括有转盘(51),所述转盘(51)的表面圆周阵列开设有进线孔(52),所述转盘(51)的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形齿轮(53),所述转盘(51)左侧中心处贯穿固定有进线管(54),所述进线管(54)的表面阵列设置有凸缘(55),所述固定环二(43)套设在进线管(54)和凸缘(55)外侧滑动,所述转盘(51)的下侧设置有半环导轨(56),所述半环导轨(56)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半环导轨(56)的侧面转动连接有齿轮(57),所述齿轮(57)与环形齿轮(53)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管(54)和凸缘(55)的装配体与固定环二(43)的内壁相适配,所述进线孔(52)与滑槽(45)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8)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管型固定架(7)前后侧内壁上的两转轴(81),所述转轴(81)的左右两半均开设有双向螺纹槽(82),所述双向螺纹槽(82)由两条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槽组成,且两端连通,两个所述转轴(81)之间设置有左右分布的两个移动环(83),所述移动环(83)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环(84),所述螺纹套环(84)螺纹连接在双向螺纹槽(82)处,所述移动环(83)的圆周面上贯穿阵列开设有安装槽(85),所述安装槽(85)内滑动连接有连杆(86),所述连杆(86)位于移动环(83)内侧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87),所述连杆(86)另一端的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柱(8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83)、集线管(6)和进线管(54)的轴线重合,每个所述连杆(86)的端部通过两个滑柱(88)分别与两个导向部件(9)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9)包括有设置在连杆(86)端部两侧的夹板(91),所述夹板(91)的表面开设有短线槽(92)和长线槽(93),左侧的所述夹板(91)开设的短线槽(92)位于长线槽(93)下方,右侧的所述夹板(91)开设的短线槽(92)位于长线槽(93)上方,所述夹板(91)的表面且位于短线槽(92)的两端处均开设有倾斜槽(94),所述倾斜槽(94)与长线槽(93)连通,每个所述夹板(91)右侧开设的倾斜槽(94)与长线槽(93)连通处的侧壁铰接有导向板(95),且铰接点位于倾斜槽(94)靠近夹板(91)中心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板(95)的自由端和长线槽(93)另一侧内壁均设置有磁铁,且磁极相异,所述导向板(95)呈倾斜状,左侧的所述导向板(95)自由端抵接在倾斜槽(94)另一侧内壁上,右侧的所述导向板(95)自由端抵接在长线槽(93)另一侧内壁上,所述滑柱(88)滑动连接在短线槽(92)、长线槽(93)和倾斜槽(94)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绞线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右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张紧部件,所述张紧部件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动部件,所述管型固定架的内部沿着其轴线设置有压紧部件,所述管型固定架的内壁阵列设置有导向部件。在绞线过程中,或绞线之前,通过调整气缸输出端的伸长距离,通过减小固定环一、固定环二和支撑板装配体与转盘之间的间距,增大滑槽和进线孔之间的四周电线的倾斜角度,进而增大四周电线进入集线管时的张紧程度,使四周电线绷紧绞在中心电线的外侧,保障绞线之间的贴合程度,防止绞线之间出现缝隙。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峰,胡梦培,钟根泉,钱柏堂,姚荣荣,姚永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清县浙北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