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以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0061发布日期:2023-07-07 23:4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以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以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为了实现蜂窝芯或多孔发泡层在光伏组件封装领域的良好应用,本申请人在先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0400853a、cn210110803u以及cn110491961b的技术方案,良好地解决了设有蜂窝芯层或多孔发泡芯层的光伏组件在层压复合时发生鼓泡、脱胶以及变形蠕动等问题。

2、随着本申请人在本产品领域的深度应用及新的探索尝试后,形成了新的创新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以及光伏组件,无需放置铺设专用的载板,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复合效率,而且节约了复合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含有骨架芯层的复合板材在光伏组件封装领域中的应用技术水平。

2、由于现有的柔性封装光伏组件在进行层压时容易发生形变而导致层压不平整,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都是在层压设备的底部预先放置专用的载板,然后从上到下分别叠放:背面柔性封装部、电池串层和正面柔性封装部,正面柔性封装部和载板叠合接触,在叠放时,还在电池串层的背面特别贴合定位胶带,避免电池串层在柔性封装材料中发生偏移。

3、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所述光伏组件至少包括正面柔性封装部、电池串层、背面柔性封装部,所述正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或所述背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复合有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复合有面层的骨架芯层,其中,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将复合板材放置在底层,用于同时作为光伏组件在复合时的载板。

5、优选地,所述骨架芯层呈蜂窝形状或多孔发泡形状或镂空架体状。

6、优选地,所述镂空架体采用圆柱型或三角型或六角型结构。

7、优选地,所述复合板材的厚度范围为5-30mm,优选为5-25mm;和/或所述复合板材的单位面积重量不高于8kg/m2。

8、优选地,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复合温度不低于50℃,和/或复合压力不低于0.5kpa。

9、优选地,所述背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复合有所述复合板材,其中,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所述光伏组件在复合设备中从上到下的叠层顺序为:正面柔性封装部、电池串层、背面柔性封装部和复合板材,将所述复合板材同时作为光伏组件在复合时的载板。

10、优选地,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所述电池串层的背面不单独贴合定位胶带;或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开始之前,将电池串层的正面朝下,在所述电池串层的背面贴合定位胶带后,然后将所述电池串层进行翻转,使其正面朝上。

11、优选地,所述复合板材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正面柔性封装部的边缘向外周延伸,其中,该延伸长度不低于1mm,优选为2-10mm。

12、优选地,所述正面柔性封装部和所述背面柔性封装部分别包括胶膜层,所述复合板材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胶膜层的边缘向外周延伸,其中,该延伸长度不低于2mm,优选为4-20mm。

13、优选地,一种光伏组件,采用如上所述的复合工艺制备得到。

14、本申请人惊喜地发现将含有骨架芯层的复合板材应用作为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时,由于复合板材具有良好的柔性封装防护以及刚性表现,在光伏组件的复合过程中,将复合板材放置在底层,将复合板材同时作为光伏组件在复合时的载板,无需放置铺设专用的载板,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复合效率,而且节约了复合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含有骨架芯层的复合板材在光伏组件封装领域中的应用技术水平,有力推进了含有骨架芯层的复合板材在光伏组件封装领域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15、为了实现对骨架芯层作为光伏组件封装结构的良好应用效果,本申请人经过大量开发方案试用验证后,发现当第一热塑膜层(优选采用聚丙烯膜层)和第二热塑膜层(优选采用pet膜层)作为骨架芯层的热塑复合面层结构时,不仅可以实现对骨架芯层表面的高效封装效果,确保复合板材同时具备优异的轻质和刚性封装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光伏组件产品的抗冰雹性能,而且结构成本低,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制备。

16、作为并列优选技术方案,当纤维增强热塑膜层和热塑膜层作为骨架芯层的热塑复合面层结构,且纤维增强热塑膜层位于骨架芯层与热塑膜层之间时,可以使得复合板材实现非常优异的安装强度,可以实现对骨架芯层表面的高效封装效果,确保复合板材同时具备优异的轻质和刚性封装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光伏组件产品的抗冰雹性能,而且结构成本低,同样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制备。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所述光伏组件至少包括正面柔性封装部、电池串层、背面柔性封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或所述背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复合有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复合有面层的骨架芯层,其中,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将复合板材放置在底层,用于同时作为光伏组件在复合时的载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芯层呈蜂窝形状或多孔发泡形状或镂空架体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架体采用圆柱型或三角型或六角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的厚度范围为5-30mm,优选为5-25mm;和/或所述复合板材的单位面积重量不高于8k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复合温度不低于50℃,和/或复合压力不低于0.5k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复合有所述复合板材,其中,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所述光伏组件在复合设备中从上到下的叠层顺序为:正面柔性封装部、电池串层、背面柔性封装部和复合板材,将所述复合板材同时作为光伏组件在复合时的载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所述电池串层的背面不单独贴合定位胶带;或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开始之前,将电池串层的正面朝下,在所述电池串层的背面贴合定位胶带后,然后将所述电池串层进行翻转,使其正面朝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正面柔性封装部的边缘向外周延伸,其中,该延伸长度不低于1mm,优选为2-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柔性封装部和所述背面柔性封装部分别包括胶膜层,所述复合板材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胶膜层的边缘向外周延伸,其中,该延伸长度不低于2mm,优选为4-20mm。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复合工艺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以及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至少包括正面柔性封装部、电池串层、背面柔性封装部,正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或背面柔性封装部的外表面复合有复合板材,复合板材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复合有面层的骨架芯层,其中,在光伏组件的复合工艺中,将复合板材放置在底层,用于同时作为光伏组件在复合时的载板;本发明无需放置铺设专用的载板,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复合效率,而且节约了复合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含有骨架芯层的复合板材在光伏组件封装领域中的应用技术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施正荣,汤嘉鸿,王伟力,施亦宁,谢涛涛,郝利,卢临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迈(镇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