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5849发布日期:2023-06-28 07:2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感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


背景技术:

1、电感组件是电子产品中常用的一种电子元件,它是通过内部绕线组对交流电产生阻碍,从而对整个电路产生滤波稳压的效果,但在内部绕线组滤波过程中,绕线组会相应的产生热量,长时间的高频率使用会使热量累积,从而导致绕线组内铁芯磁性消退,影响滤波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绕线组因高温熔断,从而造成电感组件的损坏。

2、如cn202211679780.8提出的一种可调节式的电感器组件及其屏蔽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一环形分隔板,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分隔板分隔有调整腔和电感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装配有多个供电电刷部,多个所述供电电刷部分别记为第一电刷组和第二电刷组,所述电感腔的内部装配有圆环磁芯,还包括:绝缘环,所述绝缘环转动连接于调整腔的内部。该发明能够使得装置分别在第一通路状态、第二通路状态以及第三通路状态中进行变换,对装置的电感量进行调节,使得装置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电感量,同时,通过导热分隔元件和导热柱的配合,便于对吸收并传递绕组导线释放的热量,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性能,但未解决上述问题。

3、而本发明能通过设有的散热装置对电感组件内进行散热,从而减少电感组件内的热量累积,从而避免电感组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该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能通过设有的散热装置对电感组件内进行散热,从而减少电感组件内的热量累积,从而避免电感组件的损坏。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该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包括基板、针脚、外壳、第一绕线组和铁芯,针脚设于基板两侧,外壳设于基板上方,外壳与基板之间灌有用于导热的密封胶,铁芯设于基板与外壳之间,第一绕线组安装于铁芯上,第一绕线组两端与两侧的针脚连接,该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还包括:设于基板侧面的散热装置,可以对电感组件内部进行导热散热;设于基板上方且位于外壳内部的调节装置,可以调节电感组件内绕线组线圈的阻值,从而改变电感组件的滤波效率和发热效率;设于外壳上的屏蔽装置,可以隔离屏蔽外壳内外的电磁干扰。

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导热板和散热板,第一导热板设于基板内,散热板固定于第一导热板边缘,散热板上开有散热槽。

4、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方中部开有连通第一导热板的用于安装铁芯的孔,使铁芯与第一导热板接触。

5、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方边缘开有均布式的连通第一导热板的连接槽,可使第一导热板与密封胶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下方开有露出第一导热板的孔,第一导热板四角露出基板,用于连接散热板。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真空管、第一接线端、浮板、第二接线端、第一绕线组、第二绕线组和铁芯,真空管设于基板与外壳之间,真空管位于第一绕线组两侧,第一接线端设于真空管下端,第二接线端设于真空管上端,浮板通过灌装于真空管内的汞液浮动于真空管内,浮板上方设有用于导电的触点,触点通过下方设有的连接线与第一接线端导电连接,第二绕线组设于第一绕线组上方。

8、进一步的,所述两侧的第一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绕线组中部两端连接两侧的第一接线端,第二绕线组一端连接一侧的第二接线端,第二绕线组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的第二接线端。

9、进一步的,所述屏蔽装置包括外壳、第二导热板、储液槽和流道,外壳为契合基板的多棱柱形,第二导热板设于外壳的内部,外壳四侧内侧开有露出第二导热板的孔,铁芯上端与第二导热板内侧接触连接,储液槽设于外壳侧面,流道设于外壳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流道下端与储液槽连通,储液槽内设有汞液,流道与第二导热板连通,使流道内的汞液可以与第二导热板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热板为棱柱壳形,第二导热板四角露出外壳,第二导热板露出的四角开有多个通孔。

12、有益效果:1、基板上方中部开有连通第一导热板的用于安装铁芯的孔,使铁芯与第一导热板接触,基板上方边缘开有均布式的连通第一导热板的连接槽,可使第一导热板与密封胶接触,基板下方开有露出第一导热板的孔,第一导热板四角露出基板,散热板固定于第一导热板四角处,散热板上开有散热槽,可以通过第一导热板将铁芯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板,从而加快电感组件内部热量的散出,减少热量的积累。

13、真空管位于第一绕线组两侧,第一接线端设于真空管下端,第二接线端设于真空管上端,浮板通过灌装于真空管内的汞液浮动于真空管内,浮板上方设有用于导电的触点,触点通过下方设有的连接线与第一接线端导电连接,第二绕线组设于第一绕线组上方,两侧的第一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绕线组中部两端连接两侧的第一接线端,第二绕线组一端连接一侧的第二接线端,第二绕线组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的第二接线端,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使汞液带动浮板移动,从而使第二绕线组与第一绕线组并联,从而降低总阻值,从而减少发热效应,减少热量的累积。

14、外壳为契合基板的多棱柱形,第二导热板设于外壳的内部,外壳四侧内侧开有露出第二导热板的孔,第二导热板为棱柱壳形,第二导热板四角露出外壳,第二导热板露出的四角开有多个通孔,铁芯上端与第二导热板内侧接触连接,储液槽设于外壳侧面,流道设于外壳表面,流道下端与储液槽连通,储液槽内设有汞液,流道与第二导热板连通,使流道内的汞液可以与第二导热板接触,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使汞液进入流道并与第二导热板接触,从而使汞液形成金属网加强隔磁屏蔽的效果,并辅助第二导热板散热,减少外壳内热量的累积。

15、本发明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该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包括基板(1)、针脚(6)、外壳(7)、第一绕线组(17)和铁芯(19),其特征在于,针脚(6)设于基板(1)两侧,外壳(7)设于基板(1)上方,外壳(7)与基板(1)之间灌有用于导热的密封胶,铁芯(19)设于基板(1)与外壳(7)之间,第一绕线组(17)安装于铁芯(19)上,第一绕线组(17)两端与两侧的针脚(6)连接,该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还包括:设于基板(1)侧面的散热装置,可以对电感组件内部进行导热散热;设于基板(1)上方且位于外壳(7)内部的调节装置,可以调节电感组件内绕线组线圈的阻值,从而改变电感组件的滤波效率和发热效率;设于外壳(7)上的屏蔽装置,可以隔离屏蔽外壳(7)内外的电磁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基板(1)、第一导热板(2)和散热板(3),第一导热板(2)设于基板(1)内,散热板(3)固定于第一导热板(2)边缘,散热板(3)上开有散热槽(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方中部开有连通第一导热板(2)的用于安装铁芯(19)的孔,使铁芯(19)与第一导热板(2)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方边缘开有均布式的连通第一导热板(2)的连接槽(5),可使第一导热板(2)与密封胶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下方开有露出第一导热板(2)的孔,第一导热板(2)四角露出基板(1),用于连接散热板(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真空管(11)、第一接线端(12)、浮板(13)、第二接线端(15)、第一绕线组(17)、第二绕线组(18)和铁芯(19),真空管(11)设于基板(1)与外壳(7)之间,真空管(11)位于第一绕线组(17)两侧,第一接线端(12)设于真空管(11)下端,第二接线端(15)设于真空管(11)上端,浮板(13)通过灌装于真空管(11)内的汞液浮动于真空管(11)内,浮板(13)上方设有用于导电的触点(14),触点(14)通过下方设有的连接线(16)与第一接线端(12)导电连接,第二绕线组(18)设于第一绕线组(17)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第一接线端(12)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绕线组(17)中部两端连接两侧的第一接线端(12),第二绕线组(18)一端连接一侧的第二接线端(15),第二绕线组(18)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的第二接线端(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包括外壳(7)、第二导热板(8)、储液槽(9)和流道(10),外壳(7)为契合基板(1)的多棱柱形,第二导热板(8)设于外壳(7)的内部,外壳(7)四侧内侧开有露出第二导热板(8)的孔,铁芯(19)上端与第二导热板(8)内侧接触连接,储液槽(9)设于外壳(7)侧面,流道(10)设于外壳(7)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0)下端与储液槽(9)连通,储液槽(9)内设有汞液,流道(10)与第二导热板(8)连通,使流道(10)内的汞液可以与第二导热板(8)接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板(8)为棱柱壳形,第二导热板(8)四角露出外壳(7),第二导热板(8)露出的四角开有多个通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电感器的电感组件,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导热板和散热板,可以对电感组件内部进行导热散热;调节装置包括真空管、第一接线端、浮板、第二接线端、第一绕线组、第二绕线组和铁芯,可以调节电感组件内绕线组线圈的阻值,从而改变电感组件的滤波效率和发热效率;屏蔽装置包括外壳、第二导热板、储液槽和流道,可以隔离屏蔽外壳内外的电磁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李玉婷,陈兰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光达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