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件、底托框架、动力电池箱总成及换电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2724发布日期:2023-05-17 20:0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减震件、底托框架、动力电池箱总成及换电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件、底托框架、动力电池箱总成及换电车辆。


背景技术:

1、换电重卡为新能源车辆中的重要组成,特别是换电集卡在煤炭短倒、矿石短倒、港口短倒、钢厂短倒、砂石短倒、专线运输、区域短倒、港口内倒、场内运输等应用场景下使用具有明显优势。换电重卡利用可更换的电池箱结构,实现车辆持续工作能力强,污染物零排放的效果,降低用车成本。

2、换电重卡的换电过程为:换电机器人抓取重卡的底托上的电池箱,并带动电池箱脱离车辆主体进入换电站;换电机器人再抓取充满电的电池箱装配至重卡的底托,以使新的电池箱为车辆供电。其中,底托上安装有多个橡胶垫,橡胶垫支撑电池箱的框架,以构成缓冲及支撑结构。

3、然而,电池箱的重量在两吨以上,换电机器人每一次吊装电池箱均会冲击底托上的橡胶垫,橡胶垫在电池箱的巨大冲击力作用下极易砸烂,易出现破损、撕裂甚至断裂等现象,特别是螺栓锁定橡胶垫的位置极易断裂,导致企业需要频繁更换橡胶垫的技术问题。橡胶垫的更换不仅材料及维护成本提高,还极大影响换电重卡的持续使用时长,提高整体运营成本等相关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橡胶垫易破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件、底托框架、动力电池箱总成及换电车辆。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板状的金属基底层、成型于所述金属基底层的弹性层及成型于所述弹性层的耐磨层,所述金属基底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弹性层的面积,所述金属基底层设置贯穿的两个及以上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层及耐磨层规避所述安装孔。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包括自所述耐磨层的表面向所述弹性层一侧凹陷形成至少一条形变槽,所述形变槽将所述耐磨层分隔形成至少两个耐磨区域。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设置交错分布的两条及以上的形变槽。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槽的槽底配置为弧形曲面,所述弹性层和耐磨层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形变槽的深度,所述形变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耐磨层的厚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相对于所述金属基底层的边中心线偏心设置,其中,所述边中心线为金属基底层相对两条长侧边的中心线。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耐磨层厚度,所述弹性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金属基底层厚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呈长条状;或,所述减震件至少部分弯折,所述弹性层及耐磨层随所述金属基底层弯曲布设。

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底托框架,用于承载电池箱框架,所述底托框架包括框架主体、间隔凸设于所述框架主体的至少两块加强板及如上所述的减震件,所述金属基底层通过紧固件锁固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减震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加强板凸出所述框架主体部分的高度,所述加强板的顶部承压面位于所述减震件的弹性形变范围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件超出所述加强板的高度范围处于2mm~10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均分布至少一个所述减震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位于立柱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立柱为所述电池箱框架垂直于所述框架主体平面的柱状结构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的转角处设置有所述减震件。

14、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箱总成,包括电池箱框架和如上所述的底托框架,所述电池箱框架架设于所述加强板并抵接于所述减震件。

15、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电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箱总成,所述底托框架固定于所述车辆主体。

16、为解决橡胶垫易破损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减震件形成多层结构,实现每个阶层的功能独立,又能有机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结合强度高。金属基底层的安装面积大,减震件采用金属基底层进行安装固定,避免紧固件与弹性层直接挤压接触,且金属基底层的结构强度高,紧固件锁定牢固,避免出现紧固件挤压弹性层,导致弹性层形变不平整等问题。耐磨层设置于弹性层的顶部,其耐磨性能好且不易破损,提高减震件的抗冲击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弹性层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吸能效果,是构成减震件弹性形变的主要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板状的金属基底层、成型于所述金属基底层的弹性层及成型于所述弹性层的耐磨层,所述金属基底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弹性层的面积,所述金属基底层设置贯穿的两个及以上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层及耐磨层规避所述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自所述耐磨层的表面向所述弹性层一侧凹陷形成至少一条形变槽,所述形变槽将所述耐磨层分隔形成至少两个耐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设置交错分布的两条及以上的形变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槽的槽底配置为弧形曲面,所述弹性层和耐磨层的厚度之和大于所述形变槽的深度,所述形变槽的深度大于所述耐磨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相对于所述金属基底层的边中心线偏心设置,其中,所述边中心线为金属基底层相对两条长侧边的中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耐磨层厚度,所述弹性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金属基底层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呈长条状;或,所述减震件至少部分弯折,所述弹性层及耐磨层随所述金属基底层弯曲布设。

8.一种底托框架,用于承载电池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框架包括框架主体、间隔凸设于所述框架主体的至少两块加强板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震件,所述金属基底层通过紧固件锁固于所述框架主体,所述减震件的高度大于所述加强板凸出所述框架主体部分的高度,所述加强板的顶部承压面位于所述减震件的弹性形变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超出所述加强板的高度范围处于2mm~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两侧均分布至少一个所述减震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位于立柱的延伸方向,其中,所述立柱为所述电池箱框架垂直于所述框架主体平面的柱状结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的转角处设置有所述减震件。

13.一种动力电池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框架和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底托框架,所述电池箱框架架设于所述加强板并抵接于所述减震件。

14.一种换电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电池箱总成,所述底托框架固定于所述车辆主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减震件、底托框架、动力电池箱总成及换电车辆。减震件包括板状的金属基底层、成型于所述金属基底层的弹性层及成型于所述弹性层的耐磨层,所述金属基底层的面积大于所述弹性层的面积,所述金属基底层设置贯穿的两个及以上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层及耐磨层规避所述安装孔。减震件形成多层结构,实现每个阶层的功能独立,又能有机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结合强度高。金属基底层的安装面积大,减震件采用金属基底层进行安装固定,避免紧固件与弹性层直接挤压接触,且金属基底层的结构强度高,紧固件锁定牢固,避免出现紧固件挤压弹性层,导致弹性层形变不平整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鲜亚伟,朱勇,张东江,张舜,崔勇敢,李松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玖行智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