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及光伏组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36101发布日期:2023-07-28 10:0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及光伏组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太阳电池,具体为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新能源器件,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高效太阳能电池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开拓太阳能实际应用的关键。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具有钝化效果好、无pid衰减、工艺温度低、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对称、可以双面发电等诸多优点,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主流电池之一。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449236a”的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模式,方法是:将若干个太阳电池,分成若干串;同一串太阳电池上,相邻两个太阳电池的正负极朝向相反;相邻两片太阳电池在同侧通过至少一根导线互联,导线直接和太阳电池表面tco层实现欧姆接触,该所述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模式将原有导线上下连接的方式变成了太阳电池间同侧互联的模式,减少了每相邻两太阳电池之间的间距,降低了导线的连接长度,减少了导线上的电阻损耗,进一步提高了转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太阳电池之间存在间隙,在使用导线将相邻的两个太阳电池进行互联时,位于太阳电池之间空隙处的导线则处于悬空状态,使得导线容易出现应力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影响导线连接的电传输稳定性;2、在不同位置,电池片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分布不同,从而导致导线的温度也不同,如果温度差异过大,可能会导致导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从而引起导线的应力不均匀和变形,进而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及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将彼此相邻的电池片的正、负电极方向设置为相反,通过导电带将一电池片的正极与一相邻电池片同面的负极相连,该相邻电池片另一面的正极则与下一个相邻电池片同面的负极相连,形成电池串;

5、步骤二:在框架板中设置多个支撑条,将步骤一中拼接后的电池串固定在框架板的内部;

6、步骤三:在相邻的电池片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散热条,将散热条紧贴在导电带的表面;

7、步骤四:连接杆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中活动设置有l型螺纹杆,调节该l型螺纹杆的位置,使得l型螺纹杆端部的支撑块紧贴导电带远离散热条的一侧表面,位置调节后旋转上螺母和下螺母,直至上螺母和下螺母贴设在连接杆的表面;

8、步骤五:支撑块位于相邻的电池片之间,且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有滤网箱,在滤网箱中放置驱鸟剂。

9、优选的,所述导电带和电池片之间设置有导电胶,所述导电胶包括银粉、碳粉或导线塑料与热塑性聚合物的混合,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包括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10、优选的,所述导电带由金属、导电聚合物或者导电碳黑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其中金属包括铝或铜,且所述导电带的厚度为.mm-.mm。

11、优选的,所述导电带中填充有导热纤维和导热粒子。

12、优选的,所述导热纤维是碳纤维和石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的,所述导热粒子是氧化铝粒子和氧化铜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14、优选的,所述散热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

15、一种光伏组件,采用所述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制造。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在相邻的电池片之间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散热条,将散热条紧贴在导电带的表面,由此,散热条的设置既可以压实导电带,确保导电带紧密贴合在电池片的表面,不会发生断点接触,又可以对导电带上的热量进行传导,电池片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分布不同,从而导致导电带的温度也不同,散热条可以及时将热量进行引导和散发,避免了导电带不同程度的热膨胀;

18、2、本发明在连接杆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中活动设置有l型螺纹杆,调节该l型螺纹杆的位置,使得l型螺纹杆端部的支撑块紧贴导电带远离散热条的一侧表面,由此,支撑块能够对位于电池片空隙间处于悬空状态的导电带进行支撑,避免导电带向下弯曲,进而避免导电带出现应力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太阳电池的性能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19、3、本发明的支撑块位于相邻的电池片之间,且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有滤网箱,在滤网箱中放置有驱鸟剂,由此,驱鸟剂进行多点放置,可以避免鸟类在光伏板上休息或者鸟粪堆积而产生热斑效应。

20、本发明提供了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及光伏组件,能够节省导电带的用量,避免导电带出现应力不均匀和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导电带更加贴合电池片的表面,进而确保太阳电池的稳定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和电池片之间设置有导电胶,所述导电胶包括银粉、碳粉或导线塑料与热塑性聚合物的混合,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包括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由金属、导电聚合物或者导电碳黑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其中金属包括铝或铜,且所述导电带的厚度为0.15mm-0.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中填充有导热纤维和导热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纤维是碳纤维和石墨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粒子是氧化铝粒子和氧化铜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

8.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制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及光伏组件,包括以下步骤:将彼此相邻的电池片的正、负电极方向设置为相反,通过导电带将一电池片的正极与一相邻电池片同面的负极相连,该相邻电池片另一面的正极则与下一个相邻电池片同面的负极相连,形成电池串;将散热条紧贴在导电带的表面;使得L型螺纹杆端部的支撑块紧贴导电带远离散热条的一侧表面;支撑块位于相邻的电池片之间,且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有滤网箱,在滤网箱中放置驱鸟剂。本发明提供了异质结太阳电池间的互联方法及光伏组件,能够节省导电带的用量,避免导电带出现应力不均匀和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导电带更加贴合电池片的表面,进而确保太阳电池的稳定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亮,李建勇,李琦,李晶,刘东阳,蒋成伟,郎泽萌,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广核新能源六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