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4700发布日期:2023-07-19 16:5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具备自发光的特性,相比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和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micro-led显示器的色彩调试更容易、更准确,具有更长的发光寿命、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解析度,并且更轻薄、更省电,在显示技术领域极具发展潜力。

2、随着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和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显示)技术的发展,对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ppi,pixels per inch,像素每英寸)和显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像素密度和显示效果。

2、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3、阵列基板;

4、显示功能层,位于阵列基板的一侧,且与阵列基板电连接;显示功能层包括发光器件和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位于发光器件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

5、另一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该制备方法包括:

6、制备阵列基板;

7、制备显示功能层;

8、将显示功能层与阵列基板进行晶圆级键合;显示功能层包括发光器件和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位于发光器件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

9、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显示功能层,通过设置显示功能层包括发光器件以及位于发光器件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使显示功能层与阵列基板电连接,可以通过晶圆级键合的方式实现显示功能层中的发光器件与阵列基板中的像素电路电连接,从而可以避免巨量转移,提高键合效率,还有利于在相同的面板尺寸下制作更高密度的发光器件,提高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和显示效果,同时得益于第一导电层的设置,可以辅助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10、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对应所述发光器件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电层中设置有纳米孔,所述纳米孔内填充有量子点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通过沟槽间隔;所述沟槽暴露所述发光器件的侧壁和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发光层指向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方向,所述沟槽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一个台阶,所述台阶的台阶面位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n型半导体层平行且最靠近所述发光层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n型半导体层平行且最远离所述发光层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功能层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至少覆盖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和所述发光层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内还填充有保护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钝化层的反射率均大于或等于80%,和/或,所述保护胶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和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层中均设置有所述纳米孔,且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纳米孔内填充有不同颜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层中未设置所述纳米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包括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相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和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纳米孔包括第一纳米孔和第二纳米孔,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第一颜色量子点材料和第二颜色量子点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量子点材料所在纳米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绿色量子点材料所在纳米孔的孔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中包括嫁元素和氮元素。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n型掺杂氮化镓。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子像素;沿第二方向,发光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发光器件相邻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功能层所在平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发光颜色不同的子像素对应的所述发光器件循环交替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不连续;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功能层所在平面,且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对应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将所述显示功能层与所述阵列基板进行晶圆级键合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显示功能层,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化学刻蚀方法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中形成所述纳米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和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一分部、多个第二电极二分部和多个第二电极三分部,所述第二电极一分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接触,所述第二电极二分部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接触,所述第二电极三分部与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层电接触,各所述第二电极一分部电连接,各所述第二电极二分部电连接,各所述第二电极三分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一分部、所述第二电极二分部和所述第二电极三分部中的任意两者相互绝缘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四电压均为正电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位于阵列基板的一侧,且与阵列基板电连接;显示功能层包括发光器件和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位于发光器件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像素密度和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操,陈营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