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体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0528发布日期:2023-06-29 12:3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体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体接触器。


背景技术:

1、存在主正和主负两个接触器的电池系统在车辆发生碰撞或坠落时,接触器动触点方向如果都是朝同一个方向,可能会因为碰撞或坠落时加速度过大,让动触点向静触点方向移动,导致两个接触器同时闭合,闭合后会导致接触器粘连,继而整个高压回路短路,这对于电池系统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加速电池系统的起火爆炸,因此市场端目前有些电池系统会使用卧式接触器,尤其是放电回路的,两个接触器动触点方向为垂直布置方向或相反方向。

2、对于垂直安装的接触器,有的电池厂家会把其中一个接触器朝下安装,另外一个接触器朝上安装,但以上都需要额外的结构配合设计,会增加零部件的额外设计成本,没有从接触器端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体接触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发生碰撞时接触器的动触点同时吸合的问题,主要涉及接触器结构的改进,将两个接触体并排设置于壳体内部,且方向相反,形成双体接触器。

2、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体接触器,包括:

3、两个接触体,每个所述接触体包括腔体组件、动触组件、铁芯组件、线圈组件、导热固定组件和静触组件,所述动触组件设于所述腔体组件中,所述动触组件一端端部从所述腔体组件伸出、并与所述铁芯组件连接,所述线圈组件中存在有柱形收容空间以将所述铁芯组件收容于其内,且所述铁芯组件可以沿所述收容空间轴向移运,所述导热固定组件套设于所述线圈组件外部;

4、接触器外壳,所述接触器外壳包括外壳组件和两个盖体组件,两个所述盖体组件分别盖设于所述外壳组件的两端端部,两个所述接触体分别反向装设于所述接触体外壳内部,每个所述接触体的所述静触组件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盖体组件上、且与对应的所述动触组件存在一定距离。

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触组件包括接触部分和柱体,所述柱体从所述接触部分向外延伸而成。

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组件远离所述静触组件的一端设有可容纳所述柱体穿过的通孔,所述接触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腔体组件的所述通孔,所述柱体与所述铁芯组件粘接。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组件上设有供电接线口,所述供电接线口与所述线圈组件电性连接。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供电接线口接电时,所述线圈组件中产生磁场,所述磁场对所述铁芯组件施加将其向所述静触组件方向推动的力,所述铁芯组件沿所述线圈组件中的所述收容空间移动、并推动所述动触组件朝所述静触组件移动,最终所述动触组件的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静触部分接触。

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固定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内部侧壁粘接,所述腔体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内部侧壁粘接,所述接触器通过所述导热固定组件和所述腔体组件与内部侧壁的粘接固定于所述外壳组件中,所述导热固定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固定连接。

10、本发明提供一种刀片电池装置,所述盖体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焊接。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外壳还包括钢套,所述钢套安装于所述外壳组件上,通过所述钢套将所述接触器外壳固定于外部结构上。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体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且方向相反的接触体,两个所述接触体都设置于所述接触器外壳内部。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接触体之间设有阻断组件,所述阻断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接触体与所述阻断组件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14、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体接触器,其能够解决接触器在碰撞时动触点同时吸合的问题,将两个接触器并排且反向放置于壳体内部,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5、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双体接触器,通过电磁感应驱动铁芯组件带动动触组件移动并与静触组件吸合,同时铁芯组件设于线圈中也有抵消碰撞带来的冲击力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组件(12)包括接触部分(121)和柱体(122),所述柱体(122)从所述接触部分(121)向外延伸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组件(11)远离所述静触组件(16)的一端设有可容纳所述柱体(122)穿过的通孔(111),所述接触部分(121)的尺寸大于所述腔体组件(11)的所述通孔,所述柱体(122)与所述铁芯组件(13)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22)上设有供电接线组件(221),所述供电接线组件(221)与所述线圈组件(1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电接线组件(221)接电时,所述线圈组件(14)中产生磁场,所述磁场对所述铁芯组件(13)施加将其向所述静触组件(16)方向推动的力,所述铁芯组件(13)沿所述线圈组件(14)中的所述收容空间(141)移动、并推动所述动触组件(12)朝所述静触组件(16)移动,最终所述动触组件(12)的所述接触部分(121)与所述静触部分(16)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固定组件(15)与所述外壳组件(21)相应的侧壁内表面连接,所述腔体组件(11)与所述外壳组件(21)相应的侧壁内表面连接,所述接触器(10)通过所述导热固定组件(15)和所述腔体组件(11)与内部侧壁的粘接固定于所述外壳组件(21)中,所述导热固定组件(15)与所述线圈组件(1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22)与所述外壳组件(21)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外壳(20)还包括钢套(23),所述钢套(23)安装于所述外壳组件(21)上,通过所述钢套(23)将所述接触器外壳(20)固定于外部结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10)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且方向相反的接触体,两个所述接触体(10)都设置于所述接触器外壳(20)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体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触体(10)之间设有阻断组件(17),所述阻断组件(17)与所述外壳组件(21)的所述侧壁连接,两个所述接触体(10)与所述阻断组件(17)之间都存在一定距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体接触器,包括两个接触体和接触器外壳。接触体包括腔体组件、动触组件、铁芯组件、线圈组件、导热固定组件和静触组件,动触组件设于腔体组件中,动触组件一端端部从腔体组件伸出、并与铁芯组件连接,线圈组件中存在有柱形收容空间以将铁芯组件收容于其内,且铁芯组件可以沿收容空间轴向移运,导热固定组件套设于线圈组件外部。接触器外壳包括外壳组件和两个盖体组件,两个盖体组件分别盖设于外壳组件的两端端部,两个接触体分别反向装设于接触体外壳内部,每个接触体的静触组件安装于对应的盖体组件上、且与对应的动触组件存在一定距离。本发明可以解决接触器在发生碰撞时两个接触体同时吸合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锡运,章驰威,郭永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