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4862发布日期:2023-10-22 11:0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汽车电池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目前,电池包的电池箱体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结构部件,一般采用铸造、钣金、铝型材等技术来完成加工,但这三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缺点:铸造加工的箱体重量大;钣金加工的箱体装配复杂;铝型材加工的箱体抗冲击能力较弱,且成本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池箱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池包的电池箱体设计方法,增强箱体抗冲击和挤压能力,保证了电池包的整体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

3、框架,其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敞开;

4、底护板,盖设于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框架连接;

5、中间箱体,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容置腔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底护板的一侧,所述中间箱体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中间箱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底护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

6、支撑梁,其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与所述中间箱体连接。

7、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端板及至少两个侧边梁,所述至少两个端板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两个侧边梁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端板之间,以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相交;

8、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中间箱体及所述底护板连接;所述侧边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中间箱体及所述底护板连接。

9、优选地,所述支撑梁包括本体和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于所述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折弯部自所述本体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

10、且所述支撑梁通过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中间箱体相连。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梁包括:

12、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横梁;以及

13、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于所述纵梁沿宽度方向的一侧;

14、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二折弯部的投影与所述横梁的投影重叠,且所述纵梁通过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横梁焊接相连;

15、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相交。

16、优选地,所述侧边梁包括:主体板、第一搭接板及第二搭接板;

17、所述第一搭接板及所述第二搭接板间隔连接于所述主体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搭接板与所述底护板搭接,所述第二搭接板与所述中间箱体搭接。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板及所述第二搭接板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9、优选地,所述中间箱体包括:

20、箱底板;

21、第一凸缘,连接于所述箱底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边沿,且朝向背离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突出,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侧边梁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底护板的一侧;以及

22、第二凸缘,连接于所述箱底板沿第三方向上的两侧边,且朝向背离所述底护板的一侧突出;所述箱底板、所述第一凸缘以及所述第二凸缘之间限定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端板位于所述第二凸缘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凸缘连接;

23、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相交。

24、优选地,所述中间箱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沿均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底护板翻折的翻边部,各所述翻边部与各所述侧边梁一一对应围合形成缓冲腔。

25、优选地,所述中间箱体沿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两侧边沿设有第一法兰边,所述第一法兰边沿所述第三方向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延伸;

26、所述端板包括:端面板、第二法兰边及第三法兰边,所述端面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法兰边及所述第三法兰边,且所述第二法兰边及所述第三法兰边分别位于所述端面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中间箱体的一侧;

27、所述第二法兰边与所述第一法兰边搭接,所述第三法兰边与所述底护板搭接。

28、优选地,所述底护板、所述中间箱体、所述端板、所述侧边梁、所述支撑梁均为一体板材件。

2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上述的电池箱体,所述多个单体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30、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31、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体及电池包,其框架及底护板分别为中间箱体的四周边沿及底部提供受力支撑,能够提高电池箱体的整体强度,增强电池箱体抗冲击和挤压能力,保证了其整体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电池箱体的使用寿命,且保证其轻量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包括至少两个端板(31)及至少两个侧边梁(32),所述至少两个端板(31)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两个侧边梁(32)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且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端板(31)之间,以限定出所述容置腔(30),所述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包括本体和第一折弯部(43),所述第一折弯部(43)连接于所述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折弯部(43)自所述本体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梁(32)包括:主体板(321)、第一搭接板(322)及第二搭接板(3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板(322)及所述第二搭接板(323)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板(321)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体(2)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体(2)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沿均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朝所述底护板翻折的翻边部(25),各所述翻边部(25)与各所述侧边梁(32)一一对应围合形成缓冲腔(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箱体(2)沿所述第三方向(z)上的两侧边沿设有第一法兰边(26),所述第一法兰边(26)沿所述第三方向(z)朝向背离所述容置腔(30)的一侧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护板(1)、所述中间箱体(2)、所述端板(31)、所述侧边梁(32)、所述支撑梁(4)均为一体板材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护板(1)的厚度为l mm,所述中间箱体(2)的厚度为j mm,满足:0.2≤j/l≤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护板(1)的厚度为l mm,所述中间箱体(2)的厚度为j mm,满足:0.7≤j/l≤1.7。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1)的厚度为m mm,所述底护板(1)的板材厚度为l mm,满足:1≤m/l≤8;和/或,所述侧边梁(32)的板材厚度为i,所述底护板(1)的板材厚度为l mm,满足:0.5≤i/l≤3。

14.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所述多个单体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1)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动力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电池箱体包括:框架、底护板、中间箱体以及支撑梁;框架设有一容置腔,容置腔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敞开;底护板盖设于容置腔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且与框架连接;中间箱体设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容置腔沿第一方向背离底护板的一侧,中间箱体与框架连接,中间箱体沿第一方向背离底护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支撑梁设于容置槽内且与中间箱体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电池箱体的整体强度,增强电池箱体抗冲击和挤压能力,保证了其整体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电池箱体的使用寿命,且保证其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王天付,杜梦飞,程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