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0252发布日期:2023-09-09 13:5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过去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支持通话功能,电子设备只是人们用来收发简讯以及语音沟通的工具,无线上网功能由于数据传输利用语音信道来传送,速度极为缓慢。

2、现今,随着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到来,天线的数量和频段越来越多,数据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电子设备朝着大屏,多摄像头的方向发展,留给天线的空间越来越少。尤其是对于低频天线而言,由于需要的物理尺寸相对较大,难点随之而来,对天线的设计带来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一种天线结构。天线结构中通过馈电点的设置,调节天线结构所产生的横向模式和纵向模式。利用这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头手模型下的天线辐射性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辐射体,馈电单元,开关和匹配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辐射体沿所述电子设备的相邻两边设置;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有馈电点,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中心区域,所述馈电单元在所述馈电点处馈电;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有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接地点位于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辐射体在所述第一接地点处接地;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有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接地点位于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所述开关一端在所述第二接地点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匹配网络电连接。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辐射体沿电子设备的两边设置,在自由空间中,可以通过馈电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的辐射体产生谐振。在头手情况下,可以通过馈电点与第一端之间的辐射体产生辐射,可以减少头手对天线结构辐射性能的影响。同时,开关可以用于切换天线结构工作在不同频段时对应的不同匹配网络中的匹配。具体地,开关通过切换匹配网络中不同的匹配,从而更改第一辐射体上的电流模式,可以改变天线结构的工作频率。同时,也可以用来平衡自由空间中天线结构的辐射性能和头手模型下的降幅。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的谐振的谐振点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馈电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的辐射体可以工作在四分之一波长模式。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馈电单元馈电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的谐振对应的频段覆盖698mhz至960mhz。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馈电单元馈电时,天线结构可以产生第一谐振,对应的天线结构的工作频段可以覆盖698mhz至960mhz,可以包括长期演进系统中的b5(824mhz–849mhz),b8(890mhz–915mhz)和b28(704mhz–747mhz)。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谐振的谐振点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小于所述谐振的谐振点对应的波长的二分之一。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馈电点与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之间的辐射体可以用于增加天线结构的辐射口径,增加辐射效率。同时,当天线结构设置于头手模型时,手握住天线结构,堵住底缝,改变了天线结构的辐射特性。覆盖低频段的第一谐振可以由馈电点与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之间的辐射体产生,可以减少头手对天线结构辐射性能的影响,提升天线结构整体的辐射性能。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辐射体形成的天线结构可以是柔性电路板或模式装饰天线,可以沿电子设备的任意相邻的两条边设置,可以设置于两边的交界处。或者,天线结构可以是金属边框天线,第一辐射体可以是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的一部分。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馈电点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中相邻两边的交界区域。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天线结构工作在纵向模式时,其最大辐射方向平行于电子设备的底边。当用户使用手机时,手握模型下,其最大的辐射会被手吸收,其辐射性能损失较大。天线结构工作在横向模式时,其最大辐射方向垂直于电子设备的底边。当用户使用手机时,手握模型下,其最大的辐射并不会被手吸收,其辐射性能损失较少,可以有效地提升头手模型下的天线辐射性能。可选地,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辐射体的位置或馈电点的位置,调整天线结构所产生横向模式的比例,可以利用横向模式优化头手模型下的天线辐射性能,提升自由空间的性能。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的侧边和底边,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侧边,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底边。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辐射体可以沿电子设备相邻的两条边设置,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内部靠近底边的电路板进行天线结构中的馈电单元,开关和匹配网络的设置。

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馈电点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重心。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的电长度和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点之间的电长度相同。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第一接地点处通过电子器件接地从而调节馈电点与第一接地点之间的电长度,可以通过调节匹配网络中的匹配调节述馈电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的电长度。

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一侧,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之间形成缝隙。

1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天线结构包括第二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可以设置于第一辐射体的任意一侧。第二辐射体可以通过与第一辐射体之间形成缝隙耦合馈电从而产生谐振,可以拓展天线结构的工作带宽,并提升自由空间的性能。

2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辐射体设置有第三接地点,所述第三接地点设置于所述第二辐射体靠近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第三接地点处接地。

2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辐射体在第三接地点接地,第二辐射体的长度可以缩短至第二谐振的谐振点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可以有效的减少第二辐射体的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的谐振的谐振点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长度大于所述谐振的谐振点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小于所述谐振的谐振点对应的波长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由第一缝隙形成,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由第二缝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设置于所述金属边框中相邻两边连接处的倒角或圆弧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的侧边和底边,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侧边,所述第一缝隙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侧缝,所述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底边,所述第二缝隙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底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重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接地点之间的电长度和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点之间的电长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网络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开关用于切换地将所述第一电容或所述第二电容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地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体为所述电子设备的金属边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辐射体,馈电单元,开关和匹配网络;其中,第一辐射体沿电子设备的相邻两边设置;第一辐射体设置有馈电点,馈电点位于第一辐射体的中心区域,馈电单元在馈电点处馈电;第一辐射体设置有第一接地点,第一接地点位于馈电点与第一辐射体的第一端之间,第一辐射体在第一接地点处接地;第一辐射体设置有第二接地点,第二接地点位于馈电点与第一辐射体的第二端;开关一端在第二接地点与第一辐射体电连接,另一端与匹配网络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馈电点的设置,可以调节天线结构所产生的横向模式和纵向模式。利用这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头手模型下的天线辐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梁铁柱,冯超,周大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