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8615发布日期:2023-08-31 21:5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


背景技术:

1、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2、现有的电力传输过程中需要布线,通过线缆将电力接通到电器元件上,大于10平方线芯的电缆与电器元件接通时需要铜鼻子来连接,铜鼻子(如图10所示)又称线鼻子、铜接线鼻子、铜管鼻、接线端子等,各地方和各行业叫法不一。是用于电线电缆连接到电器设备上的连接件,铜鼻子一端为固定螺丝边(开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铜鼻子另一端为插入剥皮后的电线铜芯束的筒体边,将剥皮后的电线铜芯束插入铜鼻子内后,通过挤压铜鼻子外壁的方式将电缆铜芯束固定在铜鼻子内。

3、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剥皮后的电线铜芯束由于没有了绝缘皮的束缚,电线铜芯束末端呈散开状态(如图11所示),然而铜鼻子插入电线铜芯的插孔只是稍大于电线铜芯束未散开时的直径,这样将剥皮后的电线铜芯束末端插入铜鼻子内时很困难,线束很难全部插入铜鼻子内,工人只能用手聚拢散开的线束,使其末端聚拢,再通过多次的反复尝试才能把线束的每一根端部同时插入铜鼻子内,因为工人用手聚拢后的线束端部形状很难与铜鼻子插入口形状相匹配,所以需要反复的去尝试,此过程太过繁琐麻烦,因此急需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侧端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一侧分别对称固定有l形连接杆,两个l形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外壁上螺接有锁紧螺栓,其中一个l形连接杆侧壁上固定有u形把手,两个安装板相反一面上分别对称固定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外壁上螺接有锁紧螺栓,所述导向筒内滑动套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有握把,所述滑杆另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安装板贴合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侧壁上固定有梯形块,所述滑块侧端设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的倾斜面与梯形块的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梯形块朝向安装板一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竖杆,两个竖杆朝向安装板一端均穿透安装板并分别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杆与安装板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竖板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竖杆上,两个竖板之间设有辊筒,所述辊筒的中心轴两端分别穿透两个竖板并与其接触处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两个竖板侧壁上固定有同一个u形连接板,且两个竖板侧壁上分别贯穿设有弧形导向杆,所述弧形导向杆的圆心线与辊筒的中心轴轴心线一致,所述弧形导向杆与竖板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向杆一端固定有挡圈,所述弧形导向杆上固定套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竖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在弧形导向杆上,两个弧形导向杆之间设有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的中心轴两端分别穿透两个弧形导向杆并与其接触处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辊筒与之间辊筒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皮带外圈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截面为半圆形,两个辊筒一侧处分别设有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内弧面相对设置,且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的内弧面直径均与环形凹槽的半圆形截面直径一致,所述第一u形杆与第二u形杆交叉设置,第一u形杆的两的竖杆上开设有供第二u形杆的两个竖杆交叉穿过的插槽,所述第一u形杆和第二u形杆相反一端分别固定有方形杆,两个方形杆相反一端分别穿透两个u形连接板并分别固定有第一握把,所述方形杆上固定套有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与u形连接板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方形杆上,所述方形杆与u形连接板接触处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杆、第二u形杆的两个竖杆端部均呈弧形。

5、优选的,所述筒体的轴心线与环形凹槽的半圆形截面圆心线一致。

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紧凑,方便操作,通过第一u形杆、第二u形杆以及两个皮带的设置,能够将散开的电缆铜线束重新聚拢到一起,并且能够将聚拢的铜线束端部插入铜鼻子内,有效的解决了电缆铜线束插入铜鼻子内困难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铜鼻子安装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包括两个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板(1)侧端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杆(2)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1)一侧分别对称固定有l形连接杆(3),两个l形连接杆(3)之间固定连接有筒体(5),所述筒体(5)外壁上螺接有锁紧螺栓(6),其中一个l形连接杆(3)侧壁上固定有u形把手(4),两个安装板(1)相反一面上分别对称固定有导向筒(7),所述导向筒(7)外壁上螺接有锁紧螺栓(8),所述导向筒(7)内滑动套有滑杆(9),所述滑杆(9)一端固定有握把(10),所述滑杆(9)另一端固定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与安装板(1)贴合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侧壁上固定有梯形块(12),所述滑块(11)侧端设有第一梯形块(13),所述第一梯形块(13)的倾斜面与梯形块(12)的倾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梯形块(13)朝向安装板(1)一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竖杆(14),两个竖杆(14)朝向安装板(1)一端均穿透安装板(1)并分别固定有竖板(16),所述竖杆(14)与安装板(1)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竖板(16)与安装板(1)之间固定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套在竖杆(14)上,两个竖板(16)之间设有辊筒(17),所述辊筒(17)的中心轴两端分别穿透两个竖板(16)并与其接触处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两个竖板(16)侧壁上固定有同一个u形连接板(24),且两个竖板(16)侧壁上分别贯穿设有弧形导向杆(18),所述弧形导向杆(18)的圆心线与辊筒(17)的中心轴轴心线一致,所述弧形导向杆(18)与竖板(16)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向杆(18)一端固定有挡圈(19),所述弧形导向杆(18)上固定套有限位圈(20),所述限位圈(20)与竖板(16)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弹簧(21)套在弧形导向杆(18)上,两个弧形导向杆(18)之间设有第一辊筒(22),所述第一辊筒(22)的中心轴两端分别穿透两个弧形导向杆(18)并与其接触处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辊筒(22)与之间辊筒(17)之间通过皮带(23)传动连接,所述皮带(23)外圈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31),所述环形凹槽(31)截面为半圆形,两个辊筒(17)一侧处分别设有第一u形杆(26)和第二u形杆(27),所述第一u形杆(26)和第二u形杆(27)内弧面相对设置,且第一u形杆(26)和第二u形杆(27)的内弧面直径均与环形凹槽(31)的半圆形截面直径一致,所述第一u形杆(26)与第二u形杆(27)交叉设置,第一u形杆(26)的两的竖杆上开设有供第二u形杆(27)的两个竖杆交叉穿过的插槽(32),所述第一u形杆(26)和第二u形杆(27)相反一端分别固定有方形杆(25),两个方形杆(25)相反一端分别穿透两个u形连接板(24)并分别固定有第一握把(30),所述方形杆(25)上固定套有第一限位圈(28),所述第一限位圈(28)与u形连接板(24)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29),所述第二弹簧(29)套在方形杆(25)上,所述方形杆(25)与u形连接板(24)接触处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杆(26)、第二u形杆(27)的两个竖杆端部均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的轴心线与环形凹槽(31)的半圆形截面圆心线一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用铜鼻子安装器,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侧端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一侧分别对称固定有L形连接杆,两个L形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外壁上螺接有锁紧螺栓,其中一个L形连接杆侧壁上固定有U形把手,两个安装板相反一面上分别对称固定有导向筒,导向筒外壁上螺接有锁紧螺栓,导向筒内滑动套有滑杆,滑杆一端固定有握把。本装置结构紧凑,方便操作,通过第一U形杆、第二U形杆以及两个皮带的设置,能够将散开的电缆铜线束重新聚拢到一起,并且能够将聚拢的铜线束端部插入铜鼻子内,有效的解决了电缆铜线束插入铜鼻子内困难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铜鼻子安装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双龙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