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27140发布日期:2023-10-22 12: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1、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导电性能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在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电子材料。到目前为止,半导体材料经历了以硅和锗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及以氮化镓(gan)、氧化锌(zno)和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当前国内外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

2、ingan/gan基led在大驱动电流下的效率droop问题一直是业界的研究热点。droop效率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led器件在大功率照明场景的应用,成为发展高效、功率照明技术的关键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可有效提升发光效率。

2、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其发光效率高。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和依次沉积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有源层包括多个交替层叠的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每个所述量子垒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ygan层、si掺gan层和bscn层。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gan层中y组分占比为0.15~0.5,厚度为0.5nm~3nm。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si掺gan层中si掺杂浓度为1×1017cm3~5×1018cm3,厚度为0.5nm~10nm。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bscn层中b组分占比为0.1~0.4,厚度为0.1nm~5nm。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gan层的厚度为1nm~3nm,所述si掺gan层的厚度为3nm~9nm,所述bscn层的厚度为0.5nm~2nm。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gan中y组分占比为0.3~0.4,所述bscn层中b组分占比为0.15~0.25。

9、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包括:

10、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有源层包括多个交替层叠的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每个所述量子垒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ygan层、si掺gan层和bscn层。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gan层的生长温度为1000℃~1100℃,生长压力为100torr~500torr;

12、所述si掺gan层的生长温度为800℃~1000℃,生长压力为100torr~500torr;

13、所述bscn层的生长温度为900℃~1000℃,生长压力为100torr~400torr。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量子垒层的生长气氛为n2、h2和nh3的混合气体,且n2、h2和nh3的体积比为1:1:1~1:10:20。

15、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16、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中,每个量子垒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ygan层、si掺gan层和bscn层。其中,位于两侧的ygan层、bscn层与势阱层(ingan层)的晶格匹配程度高,有效屏蔽了由于失配应力导致的压电场,弱化了压电极化效应,提升了辐射复合效率,提升了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发光效率。bscn层的势垒高,减少电子向p型层溢流,提高了电子与空穴在有源层辐射复合效率,提高发光二极管的droop效率。si掺gan层中si的引入不仅减少了线缺陷,弱化了压电极化效应,还与bscn层共同加强了局域化效应,提高了发光效率。此外,si掺gan层还可提升电子的迁移率,降低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工作电压。综上,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提升了发光效率,降低了工作电压。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和依次沉积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有源层包括多个交替层叠的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量子垒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ygan层、si掺gan层和bscn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ygan层中y组分占比为0.15~0.5,厚度为0.5nm~3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si掺gan层中si掺杂浓度为1×1017cm3~5×1018cm3,厚度为0.5nm~1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bscn层中b组分占比为0.1~0.4,厚度为0.1nm~5n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ygan层的厚度为1nm~3nm,所述si掺gan层的厚度为3nm~9nm,所述bscn层的厚度为0.5nm~2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ygan中y组分占比为0.3~0.4,所述bscn层中b组分占比为0.15~0.25。

7.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ygan层的生长温度为1000℃~1100℃,生长压力为100torr~500torr;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垒层的生长气氛为n2、h2和nh3的混合气体,且n2、h2和nh3的体积比为1:1:1~1:10:20。

10.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其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和依次沉积于衬底上的缓冲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所述有源层包括多个交替层叠的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每个所述量子垒层均包括依次层叠的YGaN层、Si掺GaN层和BScN层。实施本发明,可有效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程龙,郑文杰,高虹,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