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解质膜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05731发布日期:2023-10-12 06:1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固态电解质膜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二十世纪以来,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规模化储能以及动力电池等领域。但是,目前传统的锂电池均采用液态有机电解质,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电解质的泄露、燃烧等问题。与此同时,采用最先进三元811体系(镍钴铝或镍钴锰按8:1:1比例制备)正极、石墨负极的传统锂电池,其能量密度也已达到上限,无法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固态电池因采用了固体电解质材料,避免了易燃的有机液态电解质,极大的提升了电池安全性。同时,采用固态电解质可以有效匹配锂金属负极,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所以在能量密度上也显著优于传统的液态锂电池。

2、按照电解质材料的选择,固态电池中的电解质可以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体系。其中,聚合物电解质属于有机电解质,氧化物与硫化物属于无机陶瓷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的优势在于室温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但其脆性较大,加工性能不好,组装的电池固/固接触阻抗大。不同于无机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通常以聚合物作为基体,掺入易解离的盐制得。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成膜性,容易与锂金属形成稳定的界面;另外,杨氏模量足够高的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有效防止锂枝晶的形成,稳定锂负极。

3、但是,目前固态电池还需解决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如离子电导率低,界面匹配性差等。(1)离子电导率低。固态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偏低,进而限制了倍率性能和功率密度发挥。液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为10-2s/cm左右,而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为10-8~10-4s/cm。(2)界面匹配性差。固态电解质和正负极之间的界面阻抗大,界面相容性低。因此,如何解决好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以及与提升界面相容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2、制备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

3、制备聚合物膜;

4、将所述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与聚合物膜浸润并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固态电解质膜。

5、进一步地,所述制备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之前还包括碳纤维膜的制备,所述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6、以细菌纤维素膜为模板制备细菌纤维素气凝胶;

7、将所述细菌纤维素气凝胶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述碳纤维膜。

8、进一步地,所述制备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包括:将碳纤维膜与包含li、la、zr及ti元素的碱性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所述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

9、进一步地,所述li、la、zr及ti元素的摩尔比为7:(2.5~3.5):(1.2~1.8):(0.35~0.65)。

10、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膜为聚偏二氟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氧化乙烯膜或聚丙烯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膜为聚偏二氟乙烯膜;

12、进一步地,制备所述聚偏二氟乙烯膜包括:将聚偏二氟乙烯与双氟磺酰亚胺锂混合搅拌至凝胶态,采用流延法得到聚偏二氟乙烯膜。

13、进一步地,制备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之前包括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碱洗和溶剂置换处理。

14、进一步地,所述碳化温度650~750℃,碳化时间90分钟以上,碳化时气氛为惰性或真空气氛。

15、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与所述包含li、la、zr及ti元素的碱性溶液的质量比1:100~1000;

16、和/或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200℃,时间为20~28h;

17、和/或所述双氟磺酰亚胺锂与聚偏二氟乙烯混合为将质量比为1:(1.2~1.8)的聚偏二氟乙烯与双氟磺酰亚胺锂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其中,所述聚偏二氟乙烯与双氟磺酰亚胺锂混合物的浓度为0.3~0.6g/ml。

18、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膜与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的厚度比为1:(1~3)。

19、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温度为75~85℃,时间为0.5-2h。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包括上层的聚合物膜及下层的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

21、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膜与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的厚度比为1:(1~3)。

22、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3、(1)本申请的聚合物膜-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双层结构可缓解界面阻抗,极大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

24、(2)本申请以纤维素模板可使得氧化物为纳米纤维结构,进一步促进锂的快速传导;

25、(3)本申请的聚合物膜层在正极侧,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在负极侧。聚合物膜层(优选pvdf)的高电压窗口可使得该电池可匹配ncm811正极,提升能量密度,并显著改善界面问题,提升锂离子迁移速率,提升电池电化学性能;负极侧在纤维素模板支撑下,提升了机械性能并提升电子传导速率,可进一步提升其倍率性能。

2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之前还包括碳纤维膜的制备,所述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包括:将碳纤维膜与包含li、la、zr及ti元素的碱性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所述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膜为聚偏二氟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氧化乙烯膜或聚丙烯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细菌纤维素气凝胶之前包括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碱洗和溶剂置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温度650~750℃,碳化时间90分钟以上,碳化时气氛为惰性或真空气氛。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与所述包含li、la、zr及ti元素的碱性溶液的质量比1:100~1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膜与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的厚度比为1:(1~3);

9.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的聚合物膜及下层的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膜与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的厚度比为1:(1~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制备方法,该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制备聚合物膜;将所述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与聚合物膜浸润并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固态电解质膜。本申请的聚合物膜‑碳纤维@钛掺杂锂镧锆氧薄膜双层结构可缓解界面阻抗,极大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康,谭元忠,吕嘉兴,李培国,张兵,陆盈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