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导体结构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66672发布日期:2023-11-09 06:4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导体结构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外导体结构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上的各种功能件及各种零部件都在不断地向智能化、精细化及可靠性方向发展,对汽车连接器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接器内各个零部件的稳定连接,对汽车连接器的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现有外导体结构形状复杂,钣金加工难度较大,导致组成外导体结构的外导体、内绝缘体以及内导体三者间的同轴度较低,且组装后整体外导体结构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导体结构及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连接器组件的外导体结构由于形状复杂、钣金加工难度较大导致的同轴度较低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导体结构,包括呈筒状的外导体本体及部分套接在外导体本体前端的接触件,接触件的内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内绝缘体和内导体,接触件的前端向内侧翻折形成贴合在接触件内壁上的翻边,内绝缘体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外导体本体套接在部分内绝缘体的外侧,外导体本体的前端压迫定位环使内绝缘体的前端抵接至翻边。

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为过盈配合。

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为间隙配合,且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并用于对接触件的套接位置进行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

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其中一者上的定位凸起,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并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槽。

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

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导体本体的外表面与定位环的外表面平齐或突出于定位环的外表面设置。

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绝缘体的前端沿周向设置有用于抵接至翻边的抵接环。

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包括呈环状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相连并安装在外导体本体前端的基部,基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至少一对连接臂相连;所述连接部上朝基部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至少一对悬臂;所述抵接环位于所述悬臂与连接部连接处的内侧。

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和/或悬臂上向外侧弯折形成用于电气连接的凸点。

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外导体本体、内绝缘体以及内导体同轴线设置。

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件和外导体本体均由金属板材冲压卷制而成。

13、本发明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及所述的外导体结构,所述线缆的其中一端电连接至内导体,另一端先后从内绝缘体和外导体本体中穿出后设置在外导体结构的外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外导体结构在接触件的前端内侧设置翻边结构,并在内绝缘体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置定位环,外导体本体套接在部分内绝缘体的外侧,且外导体本体的前端压迫定位环使内绝缘体的前端抵接至翻边,从而可实现对内绝缘体和内导体进行精准定位的目的,以保证外导体结构的同轴度;同时,分别对内绝缘体的前、后两端进行止位的翻边和外导体本体结构简单,可通过冲压进行生产,可明显降低外导体结构及采用该外导体结构的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成本,且相对于其他冲压形成的定位结构来说,具有稳定性强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导体结构,包括呈筒状的外导体本体及部分套接在外导体本体前端的接触件,接触件的内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内绝缘体和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接触件的前端向内侧翻折形成贴合在接触件内壁上的翻边,内绝缘体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外导体本体套接在部分内绝缘体的外侧,且外导体本体的前端压迫定位环使内绝缘体的前端抵接至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为间隙配合,且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并用于对接触件的套接位置进行定位的轴向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其中一者上的定位凸起,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并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与外导体本体之间为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本体的外表面与定位环的外表面平齐或突出于定位环的外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体的前端沿周向设置有用于抵接至翻边的抵接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包括呈环状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相连并安装在外导体本体前端的基部,基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至少一对连接臂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和/或悬臂上向外侧弯折形成用于电气连接的凸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外导体本体、内绝缘体以及内导体同轴线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和外导体本体均由金属板材冲压卷制而成。

12.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及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外导体结构,所述线缆的其中一端电连接至内导体,另一端先后从内绝缘体和外导体本体中穿出后设置在外导体结构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导体结构及连接器组件,本发明的外导体结构在接触件的前端内侧设置翻边结构,并在内绝缘体的外周壁上沿周向设置定位环,外导体本体套接在部分内绝缘体的外侧,且外导体本体的前端压迫定位环使内绝缘体的前端抵接至翻边,从而可实现对内绝缘体和内导体进行精准定位的目的,以保证外导体结构的同轴度;同时,分别对内绝缘体前、后两端进行止位的翻边和外导体本体结构简单,可通过冲压进行生产,可明显降低外导体结构及采用该外导体结构的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成本,且相对于其他冲压形成的定位结构来说,具有稳定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