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60648发布日期:2023-10-06 15:4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是输配电的基础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社区等领域。变压器损耗约占输配电电力损耗的40%,具有较大节能潜力。其中,干式变压器中的箔绕组电压低、电流大、发热量高、损耗大,为降低温升和减少损耗,通常在相邻两匝线圈之间设置散热气道。

2、目前,箔绕组线圈在绕制时,通常将绝缘的气道棒或气道板放入相邻两匝线圈的线圈间隔中,再浇注环氧树脂,浇注后将气道棒或气道板拔出,以此来形成散热气道,但是,在浇注时环氧树脂很容易流入相邻两个气道棒或气道板之间的间隙中,部分遮盖了该部位对应的线圈表面的散热区域,减小了有效的散热面积,散热性能大打折扣,使变压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热不易于通过空气的对流散发出去,通常只能通过增大线圈的体积来增加散热面积,但这同时增加了变压器的整体制造成本,并且气道棒或气道板浇注成型后需拔出,也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增加了线圈的有效散热面积,提高了线圈的散热性能,在同规格下能够减小线圈体积,降低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包括多匝依次环绕的箔片线圈,相邻的两匝箔片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每匝箔片线圈由至少两层相并联的分线圈组成,且至少两层相邻的分线圈之间设置有导热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两面或两面上的端点与相邻的分线圈表面相接触,所述散热片与相邻的两层分线圈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气道。

4、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单波浪形、双波浪形、方波状、蜂窝状和网格状等的至少一种。

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材料为铜、铝或铜铝合金。

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为一个环形整体且覆盖所述分线圈。

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由多段间隔排列的散热片段组成。

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绝缘纸。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每匝箔片线圈内的至少两层分线圈之间放置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单波浪形、双波浪形、方波状、蜂窝状或网格状的散热片,大大增加了线圈的有效散热面积,提高了线圈的散热性能,在同规格下能够减小箔绕组线圈的整体体积,降低变压器的生产成本,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性能,并且散热片在线圈浇注后无需拔出,提高了变压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包括多匝依次环绕的箔片线圈,相邻的两匝箔片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每匝箔片线圈由至少两层相并联的分线圈组成,且至少两层相邻的分线圈之间设置有导热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两面或两面上的端点与相邻的分线圈表面相接触,所述散热片与相邻的两层分线圈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状、单波浪形、双波浪形、方波状、蜂窝状和网格状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材料为铜、铝或铜铝合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一个环形整体且覆盖所述分线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由多段间隔排列的散热片段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绝缘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中箔绕组线圈的散热结构,包括多匝依次环绕的箔片线圈,相邻的两匝箔片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每匝箔片线圈由至少两层相并联的分线圈组成,且至少两层相邻的分线圈之间设置有导热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两面或两面上的端点与相邻的分线圈表面相接触,所述散热片与相邻的两层分线圈之间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气道;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增加了线圈的有效散热面积,提高了线圈的散热性能,在同规格下能够减小箔绕组线圈的整体体积,降低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汪志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宁变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