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0502发布日期:2023-09-01 11:4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1、氢燃料电池汽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动力模式汽车,纵观氢燃料电池整个运行过程中,除了消耗氧气和空气之外,没有其他的能源消耗,没有加油也没有充电,节能性能毋庸置疑。同时,氢燃料电池堆栈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只产生水,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

2、随着氢能行业的不断发展,配套的相应车型及氢燃料系统的布置形式也逐渐增多,如何合理化设置氢燃料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所述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供氢模块;

3、所述加氢模块分别与所述供氢模块和所述储氢模块连接,所述加氢模块被设置为向所述储氢模块输送氢气;

4、当所述供氢模块处于预设状态时,所述储氢模块被设置为向所述供氢模块输入氢气。

5、可选地,所述储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阀门组件、至少一个储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保护件;

6、所述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一保护件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储氢装置上,所述至少一个储氢装置通过对应的所述阀门组件分别与所述加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7、其中,所述阀门组件位于所述储氢装置的靠近所述加氢模块和/或所述供氢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件位于所述储氢装置的远离所述阀门组件的一侧。

8、可选地,所述阀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件、电磁阀件、第二保护件;

9、其中,所述第一阀件、所述电磁阀件、所述第二保护件集成于一体。

10、可选地,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之间。

11、可选地,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流阀件,所述过流阀件安装在所述阀门组件上;

12、其中,所述储氢装置通过所述过流阀件分别与所述供氢模块和所述加氢模块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阀门组件上。

14、可选地,所述储氢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空件,所述放空件与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或所述第二保护件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放空件包括放空主管路、第一放空支路以及第二放空支路;

16、所述第一放空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空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保护件连接,所述第二放空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空主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保护件连接;

17、其中,所述放空主管路设置有放空口,所述放空口用于排空所述储氢装置中的氢气。

18、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氢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浓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氢模块。

19、可选地,所述供氢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管路以及减压阀件,所述第一输送管路通过所述减压阀门与所述加氢模块和/或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20、可选地,所述供氢模块还包括安全阀件、第二阀件以及放空连接管路;其中,所述放空连接管路包括放空连接主管路、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以及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

21、所述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安全阀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连接;

22、所述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阀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连接;

23、其中,所述放空连接主管路与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24、可选地,所述加氢模块包括加氢口以及进氢管路,所述加氢口设置于所述进氢管路;

25、所述进氢管路分别与所述储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26、可选地,所述加氢模块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器件以及第三阀件,所述过滤器件和所述第三阀件分别与所述进氢管路连接;

27、其中,所述过滤器件靠近所述加氢口一侧设置。

28、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加氢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储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29、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多通连接件、第一输送支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输送支路;

30、所述加氢模块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多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3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动力源、本体以及如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

32、其中,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动力源与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连接。

33、可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支架,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通过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本体。

3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中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具有装配集成度高、系统结构设计轻量化的特点,并优化了系统性能,实现了安全设计,其供氢模块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储氢模块为供氢模块提供氢气,优化了整个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满足汽车的续航里程及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需求。

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供氢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阀门组件、至少一个储氢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保护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阀件、电磁阀件、第二保护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件和所述第二保护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流阀件,所述过流阀件安装在所述阀门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阀门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空件,所述放空件与所述第一保护件和/或所述第二保护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件包括放空主管路、第一放空支路以及第二放空支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氢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浓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氢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模块包括第一输送管路以及减压阀件,所述第一输送管路通过所述减压阀门与所述加氢模块和/或所述储氢模块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氢模块还包括安全阀件、第二阀件以及放空连接管路;其中,所述放空连接管路包括放空连接主管路、第一放空连接支管路以及第二放空连接支管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模块包括加氢口以及进氢管路,所述加氢口设置于所述进氢管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模块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器件以及第三阀件,所述过滤器件和所述第三阀件分别与所述进氢管路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加氢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储氢模块和所述供氢模块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多通连接件、第一输送支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输送支路;

1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动力源、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支架,所述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通过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本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及其汽车,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包括加氢模块、储氢模块以及供氢模块;加氢模块分别与供氢模块和储氢模块连接,加氢模块被设置为向储氢模块输送氢气;当供氢模块处于预设状态时,储氢模块被设置为向供氢模块输入氢气。本公开中的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具有装配集成度高、系统结构设计轻量化的特点,并优化了系统性能,实现了安全设计,其供氢模块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储氢模块为供氢模块提供氢气,优化了整个燃料电池车载氢系统,满足汽车的续航里程及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公歆汝,张斌,孙涛,尚鸿铄,王新浩,郭京辉,吕振才,袁国红,刘万金,侯立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