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9888发布日期:2023-11-21 10:3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散热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1、在电力变压器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其稳定运行,一般采用散热器对其进行散热。

2、现有技术中,电力变压器所用的散热器普遍采用钢制片式结构,由普通钢板材料焊接而成,其内、外表面必须喷涂油漆进行防锈处理,从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的钢制片式散热器,具有散热效率低,重量大,易生锈等弊端。

3、因此,如何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重量轻,不易生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散热器,包括:

4、至少两个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联通,且两所述换热芯体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增加;

5、上集油部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的顶部,所述上集油部件内设有上集油室;

6、下集油部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所述下集油部件内设有下集油室。

7、优选地,还包括上集油道、下集油道以及支撑部件,所述上集油道与所述上集油部件联通,所述下集油室与所述下集油部件联通;所述支撑部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集油道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部件的下端与所述下集油道的上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件内部设有供所述介质流动的通道。

8、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承部和翅片部,所述翅片部固设在所述支承部的周部,所述支承部为中空结构以形成所述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上集油道联通,另一端与所述下集油道联通。

9、优选地,还包括侧封板,所述侧封板连接于各所述换热芯体的两侧,以使各所述换热芯体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上集油部件的个数与所述换热芯体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各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连接同一个所述下集油部件。

11、优选地,所述上集油部件和所述下集油部件上均设有吊装座,且相邻所述上集油部件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杠,所述支撑杠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上集油部件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12、优选地,所述换热芯体包括若干翅片部件和若干导油部件,所述翅片部件与所述导油部件依次排列,所述导油部件的一端与所述上集油室联通,另一端与所述下集油室联通;所述翅片部件上形成有若干通风道,所述通风道自外侧向内侧朝向所述换热芯体的顶部倾斜设置。

13、优选地,所述翅片部件呈s型,且所述翅片部件为铝箔冲压加工而成的翅片部件。

14、优选地,所述导油部件为挤压拉制而成的铝合金部件,所述导油部件的内部设有若干连接筋,以将所述导油部件内的导油腔分隔为若干个。

15、优选地,所述翅片部件的端部连接有封条,所述封条的外表面与所述导油部件的端部平齐,所述封条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导油部件焊接固定,所述上集油部件与所述封条、所述导油部件的端部均焊接固定。

16、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联通,且两所述换热芯体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增加;上集油部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的顶部,所述上集油部件内设有上集油室;下集油部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所述下集油部件内设有下集油室。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器,通过将所述换热芯体的倾斜设置,当空气通过所述换热芯体的外侧进入,通过与所述换热芯体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场,由于所述换热芯体倾斜布置,而使的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与所述换热芯体进行充分接触,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利用所述上集油部件和所述下集油部件的设置,将所述介质循环输送至所述换热芯体内部,介质经热交换后冷却,密度变大,受重力影响形成自上而下的油介质流场,该换热器效率高,制作方便,成本低。

17、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部件呈s型,且所述翅片部件为铝箔冲压加工而成的翅片部件。上述设置,通过铝箔冲压加工,形成s型的翅片部件,翅片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导油部件固定连接后,在所述翅片部件的每两层之间形成一个通风道,该翅片部件的加工工艺简单,可一次加工形成所有的通风道,同时,采用铝箔加工,重量轻,强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集油道(7)、下集油道(10)以及支撑部件(9),所述上集油道(7)与所述上集油部件(3)联通,所述下集油室与所述下集油部件(11)联通;所述支撑部件(9)的上端与所述上集油道(7)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部件(9)的下端与所述下集油道(10)的上部连接,且所述支撑部件(9)内部设有供所述介质流动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9)包括支承部(91)和翅片部(92),所述翅片部(92)固设在所述支承部(91)的周部,所述支承部(91)为中空结构以形成所述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上集油道(7)联通,另一端与所述下集油道(10)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封板(1),所述侧封板(1)连接于各所述换热芯体(2)的两侧,以使各所述换热芯体(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油部件(3)的个数与所述换热芯体(2)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各所述换热芯体(2)的底部连接同一个所述下集油部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油部件(3)和所述下集油部件(11)上均设有支撑杠(4),且相邻所述上集油部件(3)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杠(4),所述支撑杠(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上集油部件(3)相互靠近的一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2)包括若干翅片部件(21)和若干导油部件(22),所述翅片部件(21)与所述导油部件(22)依次排列,所述导油部件(22)的一端与所述上集油室联通,另一端与所述下集油室联通;所述翅片部件(21)上形成有若干通风道(232),所述通风道(232)自外侧向内侧朝向所述换热芯体(2)的顶部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部件(21)呈s型,且所述翅片部件(21)为铝箔冲压加工而成的翅片部件(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部件(22)为挤压拉制而成的铝合金部件,所述导油部件(22)的内部设有若干连接筋(231),以将所述导油部件(22)内的导油腔(221)分隔为若干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部件(21)的端部连接有封条(23),所述封条(23)的外表面与所述导油部件(22)的端部平齐,所述封条(23)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导油部件(22)焊接固定,所述上集油部件(3)与所述封条(23)、所述导油部件(22)的端部均焊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倾斜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联通,且两所述换热芯体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增加;上集油部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的顶部,所述上集油部件内设有上集油室;下集油部件,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的底部,所述下集油部件内设有下集油室。本发明所提供的散热器,通过将所述换热芯体的倾斜设置,当空气通过所述换热芯体的外侧进入,通过与所述换热芯体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场,由于所述换热芯体倾斜布置,而使的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与所述换热芯体进行充分接触,提高换热效率,且制作方便,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国,黄亮,邓卫兵,张鹏,吴海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