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63588发布日期:2023-11-09 02: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mini 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其具备亮度高、色域覆盖广、对比度高、颜色更饱和等优点,受到了各家厂商的追捧。目前,为了提高led芯片的出光量,通常会在led芯片的电极内设置al反射层,但因为led芯片的电极往往裸露在外,极易受到水汽、腐蚀性气体侵入的影响,水汽、腐蚀性气体与电极中的al发生反应,影响了led芯片与器件的电连接稳定性,甚至会出现电极脱落,芯片失效的现象。

2、因此,如何避免led芯片的电极被水汽入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旨在解决发光芯片的电极被水汽入侵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芯片,包括:外延层以及将所述外延层覆盖的绝缘层,所述外延层上设置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n电极、p电极,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p电极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绝缘层上设置第一al2o3层,所述第一al2o3层至少将所述n电极、所述p电极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侧壁完全覆盖。

3、可选地,所述外延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还设置第二al2o3层、反射层,所述第二al2o3层设于所述外延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至少将所述外延层的侧壁覆盖。

4、可选地,所述外延层包括第一外延单元、第二外延单元,所述第一外延单元、所述第二外延单元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p电极与所述第一外延单元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n电极与所述第二外延单元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外延单元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外延单元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通过连接桥电连接。

5、可选地,所述外延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第二al2o3层、反射层,所述第二al2o3层设于所述外延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所述第二al2o3层将所述连接桥完全覆盖。

6、可选地,所述第一al2o3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所述第一al2o3层的厚度为50nm~1um。

7、可选地,所述第一al2o3层将位于所述外延层侧壁的所述绝缘层覆盖。

8、可选地,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还设有电极扩展层,所述电极扩展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接合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电极扩展层与所述n电极之间的接合面的面积,并且小于所述n电极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部分的面积。

9、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

10、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制作外延层;

11、在所述外延层上设置绝缘层;

12、设置n电极、p电极,使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p电极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13、在绝缘层上设置第一al2o3层,所述第一al2o3层至少将所述n电极、所述p电极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侧壁完全覆盖。

14、可选地,在所述外延层上设置绝缘层之前还包括:

15、设置第二al2o3层,所述第二al2o3层至少将所述外延层的侧壁覆盖;

16、设置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将所述第二al2o3层覆盖。

17、可选地,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之后还包括:

18、刻蚀所述n型半导体层、所述有源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形成包括第一外延单元、第二外延单元的所述外延层;

19、设置连接桥,使所述第一外延单元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外延单元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桥电连接;

20、在所述外延层上设置绝缘层之后包括:

21、设置所述n电极、所述p电极,使所述n电极与所述第二外延单元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p电极与所述第一外延单元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22、本发明提供的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绝缘层上设置第一al2o3层,al2o3层相比于其他材料例如sio2具有良好的抗湿抗腐蚀能力,其将发光芯片电极外露于绝缘层的侧壁完全覆盖,可对易被水汽入侵的电极侧壁形成保护,避免了水汽、腐蚀性气体与电极中的al发生反应的情况,提高了发光芯片与器件电连接的稳定性。而且,第一al2o3层具有好的附着力,可保证后续焊接的可靠性,提高了制作良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延层以及将所述外延层覆盖的绝缘层,所述外延层上设置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n电极、p电极,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p电极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绝缘层上设置第一al2o3层,所述第一al2o3层至少将所述n电极、所述p电极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侧壁完全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还设置第二al2o3层、反射层,所述第二al2o3层设于所述外延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至少将所述外延层的侧壁覆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包括第一外延单元、第二外延单元,所述第一外延单元、所述第二外延单元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p电极与所述第一外延单元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n电极与所述第二外延单元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第一外延单元的所述n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外延单元的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通过连接桥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第二al2o3层、反射层,所述第二al2o3层设于所述外延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所述第二al2o3层将所述连接桥完全覆盖。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l2o3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所述第一al2o3层的厚度为50nm~1um。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l2o3层将位于所述外延层侧壁的所述绝缘层覆盖。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还设有电极扩展层,所述电极扩展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接合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电极扩展层与所述n电极之间的接合面的面积,并且小于所述n电极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部分的面积。

8.一种发光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延层上设置绝缘层之前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光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之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发光芯片包括:外延层以及将所述外延层覆盖的绝缘层,所述外延层上设置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N电极、P电极,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所述N电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P电极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绝缘层上设置第一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层,所述第一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层至少将所述N电极、所述P电极外露于所述绝缘层的侧壁完全覆盖。第一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层具有良好的抗湿抗腐蚀能力,其将发光芯片电极外露于绝缘层的侧壁完全覆盖,可对易被水汽入侵的电极侧壁形成保护,避免了水汽、腐蚀性气体与电极中的Al发生反应的情况,提高了发光芯片与器件电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贝,邢美正,黄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聚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