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的形成方法及MOSFET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60971发布日期:2023-12-05 19:1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MOSFET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尤其是涉及一种mosfet的形成方法及mosfet结构。


背景技术:

1、功率mosfet是将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融合起来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因其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输出电流大和热稳定性好、安全工作区宽等优点,在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2、mosfet结构一般包括,衬底,位于衬底内的沟槽,位于沟槽内的栅氧化层和栅多晶硅。以及位于沟槽两端的源端,源端位于衬底内。还包括依次位于栅多晶硅上上的层间介质层以及金属层,还包括接触孔结构,接触孔结构穿过层间介质层,进入衬底内与源端的侧面接触,接触孔是笔直的。由于低压沟槽mosfet的沟道电阻占导通电阻的比例较大,所以为了降低导通电阻,可以通过缩短沟道电阻来达到目的。缩短沟道电阻的常用方法就是缩短沟道长度,然而在缩短沟道长度的同时,源端的结深也要适当降低,否则可能会导致短沟道效应的发生,从而增加沟道发生漏电的情况。

3、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mosfet的接触孔是笔直的,所以当源端的结深降低时,接触孔与源端侧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面积降低,接触孔就不容易将源端的电流引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osfet的形成方法及mosfet结构,可以增加接触孔与源端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将源端的电流更容易引出。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osfet的形成方法,包括:

3、提供衬底;

4、在所述衬底内形成多个间隔的栅极结构;

5、在所述栅极结构的两侧的衬底内形成源端;

6、在所述栅极结构的表面形成层间介质层;

7、在所述层间介质层和衬底内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内,并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源端的侧面接触;

8、将所述通孔的侧壁分为上下相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壁位于衬底上,第二部分侧壁位于衬底内,刻蚀所述通孔的第一部分侧壁,以露出部分所述衬底的表面;

9、向所述通孔内填充金属,以形成接触孔。

10、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在所述衬底内形成多个栅极结构的方法包括:

11、在所述衬底的表面形成硬质掩膜层;

12、刻蚀所述硬质掩膜层和所述衬底,以形成沟槽;

13、去除所述硬质掩膜层;

14、在所述沟槽内形成栅氧化层和栅多晶硅。

15、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在所述衬底内形成多个栅极结构之后,还包括:在相邻所述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内注入离子,以在所述衬底内形成阱区。

16、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在所述栅极结构的两侧的衬底内注入离子,以在所述栅极结构的两侧的衬底内形成源端。

17、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从所述层间介质层的表面开始,向着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刻蚀所述层间介质层和所述衬底,并且停止刻蚀在所述衬底的内部,以形成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和衬底内的通孔。

18、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湿法刻蚀所述通孔的第一部分侧壁,以露出部分所述衬底的表面。

19、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所述层间介质层为二氧化硅。

20、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向所述通孔内填充钨金属,以形成接触孔。

21、可选的,在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中,向所述通孔内填充金属,以形成接触孔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上形成金属层,所述接触孔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源端连通。

22、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mosfet结构,包括:

23、衬底;

24、位于所述衬底内的多个栅极结构;

25、位于所述栅极结构的两侧的源端;

26、位于所述栅极结构的表面的层间介质层;

27、位于所述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内的接触孔,并且所述接触孔与所述源端的侧面接触;

28、所述接触孔的侧壁分为上下相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壁位于衬底上,第二部分侧壁位于衬底内,所述接触孔的第一部分侧壁露出部分所述衬底的表面。

29、在本发明提供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及mosfet结构中,mosfet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内形成多个间隔的栅极结构;在栅极结构的两侧的衬底内形成源端;在栅极结构的表面形成层间介质层;在层间介质层和衬底内形成通孔,通孔位于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内,并且通孔与源端的侧面接触;将通孔的侧壁分为上下相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壁位于衬底上,第二部分侧壁位于衬底内,刻蚀通孔的第一部分侧壁,以露出部分衬底的表面;向通孔内填充金属,以形成接触孔。mosfet结构包括:衬底;位于衬底内的多个栅极结构;位于栅极结构的两侧的源端;位于栅极结构的表面的层间介质层;位于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内的接触孔,并且接触孔与源端的侧面接触;接触孔的侧壁分为上下相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壁位于衬底上,第二部分侧壁位于衬底内,接触孔的第一部分侧壁露出部分衬底的表面。本发明增加了接触孔和源端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将源端的电流更容易引出。



技术特征:

1.一种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内形成多个栅极结构的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内形成多个栅极结构之后,还包括:在相邻所述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内注入离子,以在所述衬底内形成阱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栅极结构的两侧的衬底内注入离子,以在所述栅极结构的两侧的衬底内形成源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层间介质层的表面开始,向着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刻蚀所述层间介质层和所述衬底,并且停止刻蚀在所述衬底的内部,以形成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和衬底内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湿法刻蚀所述通孔的第一部分侧壁,以露出部分所述衬底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为二氧化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通孔内填充钨金属,以形成接触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通孔内填充金属,以形成接触孔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上形成金属层,所述接触孔将所述金属层和所述源端连通。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mosfet的形成方法形成的mosfet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OSFET的形成方法及MOSFET结构,MOSFET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内形成多个间隔的栅极结构;在栅极结构的两侧的衬底内形成源端;在栅极结构的表面形成层间介质层;在层间介质层和衬底内形成通孔,通孔位于栅极结构之间的衬底内,并且通孔与源端的侧面接触;将通孔的侧壁分为上下相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壁位于衬底上,第二部分侧壁位于衬底内,刻蚀通孔的第一部分侧壁,以露出部分衬底的表面;向通孔内填充金属,以形成接触孔。本发明增加了接触孔和源端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将源端的电流更容易引出。

技术研发人员:华光平,刘景望,李亮,田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