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11186发布日期:2023-10-29 13:3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逐渐从小型电动工具和电子设备扩展到了大型电子装置。以电动汽车为主的大型电动设备对锂离子电池的高体积能量密度及长寿命的需求在不断加强。作为电池中性能和成本影响最大的部分,锂电正极材料一直是市场和科技研究的热门方向。其中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质量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长续航电动汽车的电源正极中。

2、提升正极材料的质量能量密度和压实密度,能有效提升所制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达到电动汽车(ev)应用的较高体积能量密度需求。为追求材料更高的质量能量密度,研究者不断提升ncm材料中的ni占总过渡金属摩尔比,高镍体系中ni含量已达80%,超高镍中ni含量更是达到90%。当三元材料中高镍的ni比例接近于极限的同时,高压实密度也是三元材料一直追求的目标。通过设计颗粒之间堆积密集程度,材料可以获得高压实密度,从而实现高电极密度。

3、目前市场常见于将高镍材料进行大小颗粒掺混,即大颗粒之间密堆积,小颗粒填补在大颗粒之间的空隙中,整体材料表现为双峰粒径尺寸分布,从而达到质量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也具有高压实密度。cn109888235a公开了一种级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级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将高镍多晶大颗粒和单晶小颗粒混合。其所制得的级配材料比单独的多晶具有更高的压实和循环稳定性,比单独的单晶具有更高的容量,且级配改性后能有效改善电池产气和使用寿命问题。此外也可选用多晶大颗粒掺混多晶小颗粒,如cn108431998b公开了一种将三种不同颗粒尺寸的多晶材料进行掺混的正极活性材料,获得了更高的体积百分数。但多晶大小颗粒掺混,在压制极片时颗粒相互挤压,容易导致多晶材料发生裂球和崩解,尤其是多晶小颗粒。此外,当单晶颗粒为微米级以上时,单个单晶颗粒为大单晶,离子迁移半径大,高低温发挥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三元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压实密度、克容量、倍率以及热稳定性能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呈现三个特征峰,并且最高特征峰(第一特征峰)具有特定的峰位以及体积百分数,表明该正极材料中存在多种粒度分布的颗粒共同发挥作用,形成逐级掺混,使得该正极材料具有超高的压实密度,进而使得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超高的体积能量密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

3、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得的所述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呈现三个特征峰;其中,最高特征峰为第一特征峰,且第一特征峰峰位dc在10μm-18μm,第一特征峰峰位dc处对应体积百分数vc=8%-20%。

4、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

5、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至少两种单晶颗粒和至少一种多晶颗粒c混合;其中,至少一种单晶颗粒为纳米级单晶颗粒a;

7、所述单晶颗粒与所述多晶颗粒的质量比0.1-0.8:1。

8、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得以下有益的效果:

10、本发明中,所述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呈现三个特征峰,并且最高特征峰(第一特征峰)具有特定的峰位以及体积百分数,表明该正极材料中存在多种粒度分布的颗粒共同发挥作用,形成逐级掺混,使得该正极材料具有超高的压实密度,进而使得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超高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得的所述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呈现三个特征峰;其中,最高特征峰为第一特征峰,且第一特征峰峰位dc在10μm-18μm,第一特征峰峰位dc处对应体积百分数vc=8%-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dc在10μm-17μm;和/或,vc=8%-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三元正极材料的分峰指数к范围为10-8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具有式i所示的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三元正极材料包括至少两种单晶颗粒和至少一种多晶颗粒c,其中,至少一种单晶颗粒为纳米级单晶颗粒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单晶颗粒a为中镍三元正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微米级单晶颗粒b为三元正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多晶颗粒c为三元正极材料;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晶颗粒包括至少一种纳米级单晶颗粒a和至少一种微米级单晶颗粒b,其中,所述单晶颗粒a、所述单晶颗粒b和所述多晶颗粒c的质量比为0.05-0.45:0.05-0.75:1;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级单晶颗粒a的制备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米级单晶颗粒b的制备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晶颗粒c的制备方法包括:

14.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得的所述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呈现三个特征峰;其中,最高特征峰为第一特征峰,且第一特征峰峰位D<subgt;C</subgt;在10μm‑18μm,第一特征峰峰位D<subgt;C</subgt;处对应体积百分数V<subgt;C</subgt;=8%‑20%。该多级掺混的三元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呈现三个特征峰,并且最高特征峰(第一特征峰)具有特定的峰位以及体积百分数,表明该正极材料中存在多种粒度分布的颗粒共同发挥作用,形成逐级掺混,使得该正极材料具有超高的压实密度,进而使得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超高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允,王竞鹏,李承轩,金玉强,张学全,刘亚飞,陈彦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