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6434发布日期:2023-12-07 01:0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键帽生产,具体为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以申请号为cn201610520687.0的已公开专利为对比文件1,在对比文件1中指出,“目前消费性电子产品外壳的标志(logo,例如:笔记本电脑外壳上的logo),普遍使用透明压克力来达到可透光的目的,其表面皆未经过特殊处理,也不具有颜色光泽。在光源固定的时候(例如:屏幕背光),发光时所呈现的效果仅为较单调的单纯的白光或经过压克力后产生的有色光,所以其变化单调且无法改变透明度。

2、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申请人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tw i505935 b中提出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透光板体及其制造方法,其使用具有金属层以及油墨层的透光板体,使得透光板体的透光区在有光的时候可以产生金属镜面的效果。然而,在上述专利中,透光板体仍然无法达到可变色的效果。

3、综合上述,本申请的透光板体包括适当透光率的金属层以及彩色油墨层340,使得配置光源于上述透光板体所形成的透光板模块可在光源关闭及光源开启时产生变色的功效”。

4、虽然对比文件1中,通过金属层及彩色油墨层,本申请的透光板体及透光板模块可以达到可变色且可以呈现金属光泽的效果,但是申请人通过模拟发现,由于金属层和彩色油墨层340是相互叠加的关系,彩色油墨层的透光率为20%至50%时,在自然光的环境下,镜面般的效果与金属色泽的视觉效果中会混杂部分彩色油墨层的颜色,视觉效果不如单独的金属层或彩色油墨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及生产工艺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包括:

4、键帽基座,包括上端开口的安装槽;

5、上端基板,装设于安装槽的上端开口处,上端基板上装设有上下贯穿于上端基板的第一透光板;

6、中层基板,装设于安装槽内,中层基板包括靠近使用者的第一显示部和远离使用者的第二显示部,第二显示部的横向宽度大于第一显示部,第一显示部上设有第二透光板;

7、彩色油墨层,具有一定透光率,形成于第二透光板上;

8、安装槽的内壁包括靠近使用者的第一内壁、远离使用者的第二内壁、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左右两侧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

9、第二内壁、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拼合形成第三显示部,第三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拼合形成金属光泽面,第一内壁上设有反射镜面;

10、光源件,装设于中层基板下方,光源件射出的光线经第二透光板和彩色油墨层透出。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90%。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光源件包括向反射镜面照射的平行光源,反射镜面包括曲面镜。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第二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90%,彩色油墨层的透光率大于50%小于70%。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上端基板上开设有透光槽,第一透光板嵌设于透光槽内,透光槽的内壁倾斜设置,第一透光板的横截面从上向下均匀扩大。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安装槽的高度与第一显示部的宽度比值大于3.33。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曲面镜反射的光斑宽度等于第一透光板的宽度,曲面镜反射的光斑长度等于第一透光板的长度。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上端基板不透光,第一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上端基板。

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一种键帽变色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9、s1.通过注塑模具将键帽基座注塑成型,

20、s2.将光源件固设于安装槽的内底面;

21、s3.在中层基板的第一显示部上装设第二透光板,并在第二透光板上印制彩色油墨层;

22、s4.将中层基板装设于安装槽内,通过移印使第二内壁、第三内壁、第四内壁以及中层基板的第二显示部上一体印刷有金属光泽面;

23、s5.将反射镜面装设于第一内壁上;

24、s6.在上端基板装设第一透光板,并将上端基板密闭粘接于安装槽的上端。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6、本发明键帽变色的结构,通过空间透视结构的设计,以及多个显示部的相互配合,使第一透光板在不同光线的环境下,可以达到可变色且可以呈现金属光泽的效果,同时通过将金属光泽面和彩色油墨层的结构相互独立设计,使金属光泽面和彩色油墨的单独视觉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光板(210)的透光率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源件(500)包括向反射镜面(600)照射的平行光源,反射镜面(600)包括曲面镜(6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透光板(330)的透光率大于90%,彩色油墨层(340)的透光率大于50%小于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端基板(200)上开设有透光槽(220),第一透光板(210)嵌设于透光槽(220)内,透光槽(220)的内壁倾斜设置,第一透光板(210)的横截面从上向下均匀扩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槽(110)的高度与第一显示部(310)的宽度比值大于3.3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曲面镜(610)反射的光斑宽度等于第一透光板(210)的宽度,曲面镜(610)反射的光斑长度等于第一透光板(210)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端基板(200)不透光,第一透光板(210)的上端面低于上端基板(200)。

9.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及生产工艺,涉及键帽生产技术领域,键帽基座,包括上端开口的安装槽,上端基板,装设于安装槽的上端开口处,上端基板上装设有上下贯穿于上端基板的第一透光板,中层基板,装设于安装槽内,第一显示部上设有第二透光板,彩色油墨层,具有一定透光率,形成于第二透光板上,第三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拼合形成金属光泽面,第一内壁上设有反射镜面,本发明键帽变色的结构,通过空间透视结构的设计,以及多个显示部的相互配合,使第一透光板在不同光线的环境下,可以达到可变色且可以呈现金属光泽的效果,同时通过将金属光泽面和彩色油墨层的结构相互独立设计,使金属光泽面和彩色油墨的单独视觉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马朝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嘉星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