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10845发布日期:2024-01-26 16:1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铅蓄电池经历了约160年的发展,在备电领域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随着云计算兴起,数据产品应用进一步的普及,大众消费电子领域的迅速崛起,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由于不漏夜、免维护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ups(不间断电源)市场等市场。

2、阀控电池之所以能免维护,是由于充电时产生的氧气在电池内部可以被“再化合”。这种“化合”的能力一般用密封反应效率检测指标体现。该检测指标是蓄电池在过充电期间的充电电量的理论气体量减去实际析出的气体量的差值,与理论气体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用以判断密封蓄电池消除气体效率的高低。

3、但是目前针对密封反应效率的问题,因不同的设计方案的生产工艺、气体复合效率以及寿命存在差异,现有的控制手段如通过酸量的控制、隔板的性能、添加剂等并不具有通用性且会影响产品的其它性能,因此迫切需要发明具体的对密封反应效率的控制以及修复方式,从而减少设计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提高蓄电池的密封反应性能,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节约生产成本,产品性能高等优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对于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的控制进行改进;具体为控制电解液量、电池隔膜量与正极板铅膏量的配比,隔膜加压吸酸值、极群压缩比以及安全阀的开闭阀压力;铅酸电池的电解液量为9 ml/ah-15ml/ah,电池隔膜量与正极板铅膏量的体积比值为0.4mm3/g -0.8mm3/g,隔膜加压吸酸值≥5.5/g,极群压缩比为7%~15%,安全阀的开闭阀压力为20-30kpa;

4、步骤2:对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进行预检;包括对电池进行充电、静置、放电预检;

5、步骤3:对铅酸电池进行检测,判断其密封反应效率是否合格;

6、步骤4:对存在密封反应效率不合格的铅酸电池进行修复。

7、优选的,步骤2中对密封反应效率电池进行预检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8、2-a.充电:蓄电池在20℃~25℃条件下,恒压2.35v/cell,限流0.15c10a充电16h;

9、2-b.静置:充电结束的蓄电池在20℃~25℃环境下静置6h~24h;

10、2-c.放电:在20℃~25℃环境环境中开始放电,放电开始前后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期间测量放电电流、蓄电池的端电压及室温,测量时间间隔不超过1h,放电终止电压为1.8v/cell。

11、优选的,步骤3对铅酸电池进行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2、3-a.容量检测合格的电池在按照步骤2-a操作完全充电后,在25℃±5℃环境中,以0.01c10的电流连续充电96 h后,改用0.005c10电流充电1h,然后收集气体1h;充电过程中,每隔1h记录一次充电电压;

13、3-b.在收集气体阶段,若检测电池电压≥2.55v/cell或者收集其体量大于17ml/(2v*100ah),则认为铅酸蓄电池存在密封反应效率不合格的现象。

14、优选的,步骤4对存在密封反应效率不合格的铅酸电池进行修复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5、4-a.将存在密封反应效率不合格现象的电池加入纯水,再以0.1c10a进行深度放电至终止电压1.30v/cell;

16、4-b.然后将步骤4-a的电池以恒压2.35v/单体,限流0.15c10a,连续充电 24小时;

17、4-c.最后将步骤4-b中的电池静置5h,再以0.01c10a充电3h后,抽掉电池内的游离酸。

18、优选的,步骤4-a中纯水加入量为0.1ml/ah~0.3ml/ah。

19、优选的,电池隔膜为双层隔膜。

20、优选的,电解液在加注入时分为2次加入,首次加入80%,化成过程中再加入剩余的20%。

21、优选的,首次加入80%的电解液,在加入时需要分阶段抽真空注酸,第一阶段抽真空注酸90%~80%,第二阶段抽真空注酸70%~60%,第三阶段抽真空注酸35%~55%。

22、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1)本发明的密封反应效率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电解液量、隔膜与活性物质的配比,隔膜吸酸量、极群的压缩比以及安全阀的开闭阀压力,使铅酸蓄电池具有较好的密封反应效率,使氧气和氢气能够有效复合;

24、(2)本发明设计的电解液量保持有一定的富余,可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热量的产生,减少蓄电池热失控风险同时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针对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进行实施例验证,测试过程中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合格,且未出现耐过充能力、热失控现象,电池使用寿命延长、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产品性能;

25、(3)本发明可以对存在密封反应效率不合格的蓄电池进行快速修复,针对修复后的蓄电池再次进行测试,密封反应效率与修复之前相比较为明显地提高,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对密封反应不良的铅酸蓄电池具有积极的改进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密封反应效率电池进行预检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对铅酸电池进行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对存在密封反应效率不合格的铅酸电池进行修复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a中纯水加入量为0.1ml/ah ~0.3ml/a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为双层隔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在加注入时分为2次加入,首次加入80%,化成过程中再加入剩余的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次加入80%的电解液,在加入时需要分阶段抽真空注酸,第一阶段抽真空注酸90%~80%,第二阶段抽真空注酸70%~60%,第三阶段抽真空注酸35%~5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控制及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于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的控制进行改进;步骤2:对铅酸电池密封反应效率进行预检;步骤3:对铅酸电池进行检测,判断其密封反应效率是否合格;步骤4:对存在密封反应效率不合格的铅酸电池进行修复。本发明通过控制合适的电解液液量、隔膜量及极群的压缩比优化,从而提高蓄电池在密封反应性能;控制方法能通过设计提升蓄电池的密封反应性能,同时通过对在密封反应效率不良的电池进行修复改进,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改进密封反应性能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莹,树荣亮,时银扣,王洪宇,楼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