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6633发布日期:2023-12-27 18:0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屏蔽电缆纵包绕包模具。


背景技术:

1、屏蔽电缆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在缆芯外侧包裹金属箔屏蔽层,通常情况下,金属箔屏蔽层是通过模具导向辅助纵包在缆芯的外侧。

2、现有技术中,模具通常具有渐变的喇叭状腔体,通过渐变腔体将平展的金属箔进行导向弯曲从而包覆在缆芯外侧,这样的包覆模具以内腔形状作为约束,在输送导向过程中,使金属箔自身随着模具内腔的导向而弯曲,过程中金属箔会收到模具内腔的摩擦力以及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模具导向的金属箔在纵包成型后,容易存在褶皱以及包覆不严等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屏蔽电缆的屏蔽效果。

3、鉴于此,如何改善屏蔽电缆的屏蔽金属箔的纵包质量,降低包覆不严问题出现的概率,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旨在提高纵包包覆质量。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包括收紧模头、卷曲模头和第一摩擦件,卷曲模头与收紧模头间隔设置,第一摩擦件设置在卷曲模头与收紧模头之间,收紧模头内贯通设有圆台形第一通道,第一通道靠近卷曲模头的一端开口大于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开口,卷曲模头内贯通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靠近收紧模头的一端开口为出料口,第二通道远离收紧模头的一端开口为进料口,平展的屏蔽箔材与缆芯从进料口同时进入,经过第二通道卷曲后,屏蔽箔材纵包在缆芯外侧,屏蔽箔材沿缆芯周向的绕包方向相同,且屏蔽箔材沿缆芯周向的两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覆盖在第二侧边远离缆芯的一侧表面,第一摩擦件的摩擦部与第一侧边远离第二侧边的一侧表面摩擦接触,第一摩擦件的摩擦部相对第一侧边的摩擦方向与第一侧边的卷绕方向相同。

3、上述实施方式中,屏蔽箔材与缆芯一起经过卷曲模头卷曲进行预包覆,包覆后箔材沿缆芯周向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存在局部重叠,其中第一侧边叠设在第二侧边上方,为了使预包覆的屏蔽箔材在进入收紧模头内收紧过程中,第一侧边能够完全包覆在第二侧边上,且提高屏蔽箔材的包覆贴合度,在卷曲模头与收紧模头之间设置第一摩擦件,利用第一摩擦件的摩擦部对第一侧边进行摩擦,从而带动第一侧边收紧卷绕并提高其在第二侧边上的覆盖度。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滑动轴,滑动轴数量至少为两个,收紧模头和卷曲模头均滑动设置在滑动轴上。

5、滑动轴使手机模头和卷曲模头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滑动设置在滑动轴上,所述第一摩擦件紧固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

7、设置第一滑动座,可以对第一摩擦件进行位置调节,第一滑动座可以相对滑动轴转动,从而改变第一摩擦件相对滑动轴的角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摩擦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辊轴、第一电机和第一摩擦带,两个平行的第一辊轴均转动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第一底座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第一电机与两个第一辊轴传动连接,第一摩擦带滚动套设在两个第一辊轴外侧,第一摩擦带外表面与第一侧边摩擦接触。

9、以上实施方式中,第一摩擦带表面的动摩擦系数为0.1-0.4。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滑动座和第二摩擦件,所述第二滑动座滑动设置在滑动轴上,所述第二摩擦件紧固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第二摩擦件间隔设置在第一摩擦件靠近收紧模头的一侧,第二摩擦件的摩擦部与第二侧边远离缆芯的一侧表面摩擦接触,第二摩擦件的摩擦部相对第二侧边的摩擦方向与第二侧边的卷绕方向相反。

11、以上实施方式中,第二摩擦件用于对第二侧边进行摩擦,从而使第二侧边同样具有贴近缆芯的趋势,也能够提高与第一侧边之间重叠度,使屏蔽箔材的贴合度提高,降低包覆不严的概率。同时第二摩擦件与对第二侧边的摩擦力可以用于平衡第一摩擦件对第一侧边产生的摩擦力,避免屏蔽箔材在第一摩擦件的摩擦力作用下沿缆芯的周向偏移,影响纵包质量。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摩擦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辊轴、第二电机和第二摩擦带,两个平行的第二辊轴均转动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第二底座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底座上,第二电机与两个第二辊轴传动连接,第二摩擦带滚动套设在两个第二辊轴外侧,第二摩擦带外表面与第二侧边摩擦接触。

13、以上实施方式中,第二摩擦带的动摩擦系数为0.1-0.4。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滑动座和隔离板,所述第三滑动座滑动设置在滑动轴上,所述隔离板紧固安装在第三滑动座上,隔离板间隔设置在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之间,隔离板远离第三滑动座的一端设置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弯折模头,所述弯折模头滑动设置在滑动轴上,弯折模头间隔设置在卷曲模头远离收紧模头的一侧,弯折模头内沿滑动轴的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缆芯通道和箔材通道,箔材通道远离卷曲模头的一端为直线型开口,箔材通道靠近卷曲模头的一端为s型开口。

16、本发明的屏蔽电缆用纵包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的纵包模具,设置有卷曲模头和收紧模头,卷曲模头用于将屏蔽箔材定向纵包卷绕在缆芯的外侧,收紧模头用于将经过卷曲模头纵包后的屏蔽箔材进行收紧包覆处理,为了克服卷绕后的屏蔽箔材的边缘之间可能存在无法完全重叠遮挡的问题,本发明在间隔的卷曲模头和收紧模头之间设置第一摩擦件,利用第一摩擦件的摩擦作用,驱使经过卷曲模头卷绕后的屏蔽箔材的边缘向卷绕方向运动,从而使屏蔽箔材在进入收紧模头收紧处理前尽可能保持贴紧缆芯,提高了箔材边缘的重叠遮盖性,降低了无法达到屏蔽效果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紧模头(1)、卷曲模头(2)和第一摩擦件(3),卷曲模头(2)与收紧模头(1)间隔设置,第一摩擦件(3)设置在卷曲模头(2)与收紧模头(1)之间,收紧模头(1)内贯通设有圆台形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靠近卷曲模头(2)的一端开口大于第一通道(11)的另一端开口,卷曲模头(2)内贯通设有第二通道(21),第二通道(21)靠近收紧模头(1)的一端开口为出料口(22),第二通道(21)远离收紧模头(1)的一端开口为进料口(23),平展的屏蔽箔材与缆芯从进料口(23)同时进入,经过第二通道(21)卷曲后,屏蔽箔材纵包在缆芯外侧,屏蔽箔材沿缆芯周向的绕包方向相同,且屏蔽箔材沿缆芯周向的两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覆盖在第二侧边远离缆芯的一侧表面,第一摩擦件(3)的摩擦部与第一侧边远离第二侧边的一侧表面摩擦接触,第一摩擦件(3)的摩擦部相对第一侧边的摩擦方向与第一侧边的卷绕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轴(4),滑动轴(4)数量至少为两个,收紧模头(1)和卷曲模头(2)均滑动设置在滑动轴(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动座(5),所述第一滑动座(5)滑动设置在滑动轴(4)上,所述第一摩擦件(3)紧固安装在第一滑动座(5)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3)包括第一底座(31)、第一辊轴(32)、第一电机(33)和第一摩擦带(34),两个平行的第一辊轴(32)均转动设置在第一底座(31)上,第一底座(31)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滑动座(5)上,第一电机(33)固定在第一底座(31)上,第一电机(33)与两个第一辊轴(32)传动连接,第一摩擦带(34)滚动套设在两个第一辊轴(32)外侧,第一摩擦带(34)外表面与第一侧边摩擦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滑动座(6)和第二摩擦件(7),所述第二滑动座(6)滑动设置在滑动轴(4)上,所述第二摩擦件(7)紧固安装在第二滑动座(6)上,第二摩擦件(7)间隔设置在第一摩擦件(3)靠近收紧模头(1)的一侧,第二摩擦件(7)的摩擦部与第二侧边远离缆芯的一侧表面摩擦接触,第二摩擦件(7)的摩擦部相对第二侧边的摩擦方向与第二侧边的卷绕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摩擦件(7)包括第二底座(71)、第二辊轴(72)、第二电机(73)和第二摩擦带(74),两个平行的第二辊轴(72)均转动设置在第二底座(71)上,第二底座(71)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滑动座(6)上,第二电机(73)固定在第二底座(71)上,第二电机(73)与两个第二辊轴(72)传动连接,第二摩擦带(74)滚动套设在两个第二辊轴(72)外侧,第二摩擦带(74)外表面与第二侧边摩擦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滑动座(8)和隔离板(9),所述第三滑动座(8)滑动设置在滑动轴(4)上,所述隔离板(9)紧固安装在第三滑动座(8)上,隔离板(9)间隔设置在第一摩擦件(3)和第二摩擦件(7)之间,隔离板(9)远离第三滑动座(8)的一端设置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弯折模头(10),所述弯折模头(10)滑动设置在滑动轴(4)上,弯折模头(10)间隔设置在卷曲模头(2)远离收紧模头(1)的一侧,弯折模头(10)内沿滑动轴(4)的轴线方向分别开设有缆芯通道(101)和箔材通道(102),箔材通道(102)远离卷曲模头(2)的一端为直线型开口,箔材通道(102)靠近卷曲模头(2)的一端为s型开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屏蔽电缆用纵包绕包模具,包括收紧模头、卷曲模头和第一摩擦件,卷曲模头与收紧模头间隔设置,第一摩擦件设置在卷曲模头与收紧模头之间,收紧模头内贯通设有圆台形第一通道,第一通道靠近卷曲模头的一端开口大于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开口,卷曲模头内贯通设有第二通道,通过第一摩擦件对经过卷曲模头包覆后的箔材边缘进行摩擦处理,使箔材更加贴紧缆芯表面,提高了包覆屏蔽的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摩擦件提高了箔材与缆芯之间的贴合度以及箔材包覆效果,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轩,张永付,陈国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锦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