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7534发布日期:2023-11-21 01:3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相控阵天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


背景技术:

1、为了确保平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其对应的隐身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雷达截面(rcs)能够表征目标在雷达探测波照射下产生回波能力的强弱,是衡量隐身特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雷达截面的量值越低,隐身效果越为显著,相应平台的安全性能也就越高。

2、在现有技术中,实现整个平台隐身的方式是以外形设计为主,但是在威胁角域内通过外形设计难以实现低rcs的部分涂覆电磁吸波材料的效果。天线因其本身会辐射电磁波而成为平台的强散射源之一,为了实现平台隐身,必须控制天线的rcs。

3、天线的隐身技术已成为飞行器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雷达波正入射时,平台的rcs值最大,由此可见,研究和设计雷达波垂直(正入射)照射下低rcs天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兼顾天线作为空间能量转换器的辐射功能和低rcs的散射特性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及其设计方法,采用天线单元与极化转换表面联合设计来实现低rcs天线功能。

2、本申请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包括金属载板、位于金属载板中部的中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中间天线阵列两端的吸收结构周期阵列;

4、所述金属载板用于承载所述中间天线阵列和所述吸收结构周期阵列;

5、所述中间天线阵列,用于在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接收到线极化入射波时产生180°反射相位差,将所述线极化入射波的能量向外辐射的同时对所述线极化入射波进行极化转换;

6、所述吸收结构周期阵列,用于在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接收到线极化入射波时对所述线极化入射波进行吸收。

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天线阵列包括微带天线单元和极化转换表面单元;

8、所述微带天线单元和所述极化转换表面单元,用于将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的阵面分为四个象限阵列单元,每个象限阵列单元产生180°的反射相位差将线极化入射波偏转至线极化入射波的交叉极化方向。

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微带天线单元与所述极化转换表面单元的数量比为4:1。

1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微带天线单元按照三角布阵进行排列。

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极化转换表面单元按照45°对角进行放置。

1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收结构周期阵列包括多个按照周期阵列排列的吸波结构,用于吸收线极化入射波。

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波结构包括方环结构、集总电阻以及弯曲折叠结构。

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天线阵列还包括依次从上至下的上介质板、第一半固化片层、中间介质板、第二半固化片层以及下介质板。

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还包括毛纽扣连接器,所述毛纽扣连接器位于金属载板中心位置的通孔中。

16、上述本申请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申请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申请,(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申请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申请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17、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该平台包括金属载板、位于金属载板中部的中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中间天线阵列两端的吸收结构周期阵列,金属载板承载中间天线阵列和吸收结构周期阵列,中间天线阵列能够在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接收到线极化入射波时产生180°反射相位差,在将线极化入射波的能量向外辐射的同时对线极化入射波进行极化转换,吸收结构周期阵列在相控阵天线平台接收到线极化入射波时对线极化入射波进行吸收。在雷达波垂直照射至本申请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后,绝大部分的电磁波被吸收,能够保证天线平台具备极低的单站rcs,保证良好的隐身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包括金属载板、位于金属载板中部的中间天线阵列、位于所述中间天线阵列两端的吸收结构周期阵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天线阵列包括微带天线单元和极化转换表面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天线单元与所述极化转换表面单元的数量比为4: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天线单元按照三角布阵进行排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转换表面单元按照45°对角进行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结构周期阵列包括多个按照周期阵列排列的吸波结构,用于吸收线极化入射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结构包括方环结构、集总电阻以及弯曲折叠结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微带天线单元采用磁电偶极子的天线形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天线阵列还包括依次从上至下的上介质板、第一半固化片层、中间介质板、第二半固化片层以及下介质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控阵天线平台还包括毛纽扣连接器,所述毛纽扣连接器位于金属载板中心位置的通孔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辐散一体化的相控阵天线平台,该平台包括金属载板、位于金属载板中部的中间天线阵列、位于中间天线阵列两端的吸收结构周期阵列,金属载板承载中间天线阵列和吸收结构周期阵列,中间天线阵列能够在相控阵天线平台接收到线极化入射波时产生180°反射相位差,在将线极化入射波的能量向外辐射的同时对线极化入射波进行极化转换,吸收结构周期阵列在相控阵天线平台接收到线极化入射波时对线极化入射波进行吸收。在雷达波垂直照射至本申请的相控阵天线平台后,绝大部分的电磁波被吸收,能够保证天线平台具备极低的单站RCS,保证良好的隐身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婧,陈冲,邓金峰,孙成杰,张雨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