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60207发布日期:2024-05-07 19:35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电感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部件。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三个电感器布线、六个外部电极。坯体是具有主面的长方体状。坯体包含磁性材料。外部电极从主面露出。相对于一个电感器布线,设置有一对外部电极。即,电感器部件具有3组外部电极。一对外部电极夹着主面相对配置。外部电极的各组在沿着主面的一边的方向上,按照每个等间隔而排列。各电感器布线以螺旋状延伸。各电感器布线与一对外部电极连接。各电感器布线与外部电极同样,在沿着主面的一边的方向上,按照每个等间隔而排列。另外,各电感器布线的布线宽度以及匝数相同。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75537号公报

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中,电感器布线与外部电极连接。由此,各电感器布线的配置空间由外部电极的位置限制。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中,一对外部电极按照每个等间隔来配置。即,各线圈的电感器布线的配置空间大致相同。这样,在电感器布线的配置空间被限制的情况下,即使按照每个电感器布线,使布线长度具有差异,每个电感器布线的布线长度的差异的增大也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坯体,具有主面;多个电感器布线,在上述坯体内与上述主面平行地延伸;多个柱状布线,与上述电感器布线的端部连接,并且在与上述主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多个外部电极,与上述柱状布线连接,并且从上述主面露出,多个上述电感器布线包括:第一电感器布线,与上述主面平行地延伸;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布线相同的平面上延伸,多个上述柱状布线包括:多个第一柱状布线,与上述第一电感器布线的端部连接;以及多个第二柱状布线,与上述第二电感器布线的端部连接,多个上述外部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外部电极,与多个上述第一柱状布线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外部电极,与多个上述第二柱状布线连接,在向着与上述主面正交的方向透视时,上述第一电感器布线具有与从多个上述第二外部电极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上述第二外部电极重叠的部分。

2、根据上述结构,在向着与主面正交的方向透视时,第一电感器布线到达与第二电感器布线连接的第二外部电极上。即,在向着与主面正交的方向透视坯体并将该坯体等分为电感器布线的数量的区域时,第一电感器布线到达配置有第二电感器布线的区域。因此,能够加长第一电感器布线。其结果为,能够增大第一电感器布线与其他电感器布线的布线长度的差异。

3、能够增大每个电感器布线的布线长度的差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增大每个电感器布线的布线长度的差异。电感器部件(10)具备坯体(20)、多个电感器布线(30)、多个柱状布线(40)以及多个外部电极(60)。多个电感器布线(30)包括第一电感器布线(31)以及第二电感器布线(32)。多个柱状布线(40)包括多个第一柱状布线(41)以及多个第二柱状布线(42)。多个外部电极(60)包括与第一柱状布线(41)连接的多个第一外部电极(61)以及与第二柱状布线(42)连接的多个第二外部电极(62)。在向着与第一主面(20A)正交的方向透视时,第一电感器布线(31)具有与第二外部电极(62)重叠的部分。

技术研发人员:丰岛健司,吉冈由雅,山内浩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