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7437发布日期:2023-12-09 18:25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通常用于锂离子电池和其他储能设备的正极材料,这些正极材料在电池中扮演着储存和释放电能的重要角色。在电池技术中,正极材料的性能对电池的容量、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制备高性能的氟化碳正极材料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制备方法面临一些技术问题,一方面,传统氟化碳正极材料的制备通常涉及复杂的改性过程,需要在不同的改性工序点进行多次尝试和优化,这使制备过程耗时、耗力且成本高;另一方面,寻找最佳改性方案通常需要大量试验和反复尝试,且可能无法充分满足高容量、低成本和工业化等要求,这导致传统方法存在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

2、因此,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需要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以实现更高效、成本更低、更工业化,并且在性能上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氟化碳正极材料的制备通常涉及复杂的改性过程,需要在不同的改性工序点进行多次尝试和优化,这使制备过程耗时、耗力且成本高;并且寻找最佳改性方案通常需要大量试验和反复尝试,且可能无法充分满足高容量、低成本和工业化等要求,导致传统方法存在效果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3、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读取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工艺,定位改性工序点,所述改性工序点标识有节点正极改性标准;针对所述改性工序点,结合工业物联网检索调用初始改性方案集;以所述改性工序点为轴向搭建寻优空间,生成自适应寻优模型;以高容量、低成本、工业化为寻优约束,结合所述自适应寻优模型进行基于所述初始改性方案集的单项改性制备方案寻优与试验检测,确定对应于所述改性工序点的多个单项改性方案;针对所述多个单项改性方案执行映射改性工序节点的后步工序关联影响分析,确定协同改性方案;结合性能预测模型,预测基于所述协同改性方案的材料制备能效并进行补偿分析,确定补偿改性方案;基于所述补偿改性方案,进行氟化碳正极材料的工艺制备。

4、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系统,所述系统用于上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工序点定位模块,所述工序点定位模块用于读取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工艺,定位改性工序点,所述改性工序点标识有节点正极改性标准;初始方案调用模块,所述方案调用模块用于针对所述改性工序点,结合工业物联网检索调用初始改性方案集;寻优模型生成模块,所述寻优模型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改性工序点为轴向搭建寻优空间,生成自适应寻优模型;方案寻优模块,所述方案寻优模块用于以高容量、低成本、工业化为寻优约束,结合所述自适应寻优模型进行基于所述初始改性方案集的单项改性制备方案寻优与试验检测,确定对应于所述改性工序点的多个单项改性方案;关联分析模块,所述关联分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多个单项改性方案执行映射改性工序节点的后步工序关联影响分析,确定协同改性方案;补偿分析模块,所述补偿分析模块用于结合性能预测模型,预测基于所述协同改性方案的材料制备能效并进行补偿分析,确定补偿改性方案;工艺制备模块,所述工艺制备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补偿改性方案,进行氟化碳正极材料的工艺制备。

5、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6、通过建立自适应寻优模型,实现在制备过程中自动搜索并确定最佳改性方案,这降低了制备过程的试验次数和成本,提高了效率;通过引入高容量、低成本和工业化等寻优约束,确保生成的改性方案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从而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成本;通过执行后步工序关联影响分析,确定了多个单项改性方案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了材料性能;结合性能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基于协同改性方案的材料制备能效,并进行必要的补偿分析,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制备高性能材料。总的来说,该方法通过自适应寻优、寻优约束、协同改性和性能预测等步骤,解决了传统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中的复杂性和效率问题,使制备过程更高效、成本更低,并能够满足工业化要求,同时提高了材料性能。

7、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工艺,定位改性工序点,该方法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工业物联网检索调用初始改性方案集之外,该方法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改性正极材料的改性原子临界分布比,该方法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对应于所述改性工序点的多个单项改性方案,该方法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测基于所述协同改性方案的材料制备能效,该方法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8.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读取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工艺,定位改性工序点,检索调用初始改性方案集,搭建寻优空间生成自适应寻优模型,以高容量、低成本、工业化为寻优约束,进行单项改性制备方案寻优与试验检测,确定多个单项改性方案,执行映射改性工序节点的后步工序关联影响分析,确定协同改性方案,结合性能预测模型,预测基于所述协同改性方案的材料制备能效并进行补偿分析,确定补偿改性方案,进行氟化碳正极材料的工艺制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寻找最佳改性方案通常需要大量试验和反复尝试,且可能无法充分满足要求,导致传统方法存在效果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恩东,丁佳佳,许检红,邵国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江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