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0581发布日期:2024-02-20 21:1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1、电感器是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构造电子电路以去除噪声的一种代表性无源元件。电感器与使用电磁特性的电容器组合,以构造放大特定频带中的信号的谐振电路或滤波器电路等。近来,随着诸如各种通信装置、显示装置等的信息技术(i t)装置的小型化和纤薄化已经加速,对使这些i t装置中使用的诸如电感器、电容器和晶体管等的各种元件小型化和纤薄化的技术的研究已经在不断地进行。

2、目前来说,功率电感及磁珠等线圈结构通常以磁体加线圈的形式出现,但往往由于磁体材料的介电常数较高,器件之间通常会有比较高的寄生电容,因此在制作线圈的时候会将线圈包裹在低介电材料的介质材料中,以减小寄生电容同时提高线圈耐电压能力,而介质材料厚度过厚往往又会造成磁体体积占比减少,从而导致电感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通过减少线圈结构的介质层厚度从而提高线圈组件的电感量。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3、主体;

4、线圈部,设置于主体中,所述线圈部包括多层电极线圈层,多层电极线圈层之间彼此电连接,电极线圈层具有相对的两侧表面;

5、介质层,设置于线圈部上并将线圈部包裹在介质层内,所述介质层包括侧壁介质层以及多层间介质层,多层间介质层与多层电极线圈层依次交替堆叠,侧壁介质层覆盖在电极线圈层的两侧表面上。

6、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侧壁介质层的厚度为a,且5μm≤a≤20μm。

7、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电极线圈层具有两端子,一电极线圈层通过任一端子与相邻电极线圈层的任一端子连接并形成连接点,多个电极线圈层可通过端子形成连接点彼此电连接。

8、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磁性层,所述磁性层设置于主体内并将所述介质层完全包裹。

9、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磁性层优选为金属磁性粉末颗粒。

10、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主体为具有一表面与之相对的另一表面的六面体。

11、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引出端子以及第二引出端子;所述第一引出端子引出主体的一表面与第一外电极连接,第二引出端子引出与主体的一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与第二外电极连接。

12、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主体的长度为2.0mm,主体的宽度为1.6mm,主体的厚度为1.0mm。

13、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间介质层的层数多于电极线圈层的层数。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线圈组件通过减少线圈结构的介质层厚度从而提高了线圈组件的电感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介质层的厚度为a,且5μm≤a≤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线圈层具有两端子,一电极线圈层通过任一端子与相邻电极线圈层的任一端子连接并形成连接点,多个电极线圈层可通过端子形成连接点彼此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磁性层,所述磁性层设置于主体内并将所述介质层完全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层优选为金属磁性粉末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具有一表面与之相对的另一表面的六面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一外电极以及第二外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引出端子以及第二引出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长度为2.0mm,主体的宽度为1.6mm,主体的厚度为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介质层的层数多于电极线圈层的层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线圈部,设置于主体中,所述线圈部包括多层电极线圈层,多层电极线圈层之间彼此电连接,电极线圈层具有相对的两侧表面;介质层,设置于线圈部上并将线圈部包裹在介质层内,所述介质层包括侧壁介质层以及多层间介质层,多层间介质层与多层电极线圈层依次交替堆叠,侧壁介质层覆盖在电极线圈层的两侧表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线圈组件通过减少线圈结构的介质层厚度从而提高了线圈组件的电感量。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杨国超,叶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