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8968发布日期:2024-04-18 12:39阅读: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船舶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具体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co2捕集的政策与法规也逐渐健全,在各行业的碳排放中,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不可小视,目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机动车碳排放已得到明显改善,而航运业中为了减少气体污染物的产生,目前国际社会在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为lng)动力船,sox、nox等有害气体成分显著降低,co2排放量相比较传统柴油机也下降24%,但其发动机碳排放不容忽视,仍需借助后处理方式进行捕集。

2、近年来,船上co2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为ccs)技术迅速发展,可显著降低船舶向大气排放的co2量,但其系统组成复杂,能耗高,特别是基于化学吸收法的ccs技术需要借助有毒有害的胺类物质与co2发生络合反应进而实现捕碳,捕集了co2的富胺溶液再生的时候需要极高的热量输入,这对船舶能耗系统提出了很大的负担,降低了船舶ccs系统的经济性。此外,再生塔中解吸出的co2在液化压缩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影响船舶的货运性能。另外,考虑到船舶的动力性要求,因此要求船舶ccs系统的背压要足够低,以免造成船舶发动机动力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用于解决co2捕集和存储困难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正极,所述正极为多孔结构件,所述正极设置有多孔通道;负极,所述负极为金属;当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正极与船舶发动机连接,所述负极生成金属阳离子,所述正极吸收船舶发动机的含碳烟气中的co2。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多孔通道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连通,船舶发动机产生的含碳烟气自所述进口进入所述多孔通道。

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供电单元提供电能,其中所述供电单元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极的金属元素为钠。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的多孔结构件包括微孔mofs、介孔多孔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铂、mno2、fe3o4、cuo、co3o4、cofe2o4以及金属苯二甲蓝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设置有迁移通道;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负极产生的金属阳离子经所述迁移通道移动至所述正极。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迁移通道包括:离子膜,所述离子膜设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第一电解质层,所述正极与所述离子膜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解质层;第二电解质层,所述负极与所述离子膜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解质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负极产生的金属阳离子经所述离子膜移动至所述正极,氧气在所述正极进行还原反应生成超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与co2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氧气,所述正极用以吸收co2。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充电时,所述正极为阳极,所述负极为阴极,碳酸根离子在所述阳极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和co2,所述正极产生的金属阳离子经所述迁移通道移动至所述负极,金属阳离子在所述阴极进行还原反应生成金属。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为多孔结构件,正极设置有多孔通道,负极为金属,当电池放电时,电池与船舶发动机连接,负极的金属氧化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正极的多孔结构件充分吸收船舶发动机的含碳烟气的co2,实现对船舶发动机的含碳烟气的充分吸收。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100)设置有进口(120)和出口(130),所述多孔通道(110)分别与所述进口(120)和所述出口(130)相连通,船舶发动机(400)产生的含碳烟气自所述进口(120)进入所述多孔通道(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电池用于向供电单元(500)提供电能,所述供电单元(500)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正极(100)和所述负极(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200)的金属元素为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100)的多孔结构件包括微孔mofs、介孔多孔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100)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铂、mno2、fe3o4、cuo、co3o4、cofe2o4以及金属苯二甲蓝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100)和所述负极(200)之间设置有迁移通道(300);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负极(200)产生的金属阳离子经所述迁移通道(300)移动至所述正极(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放电时,所述负极(200)产生的金属阳离子经所述迁移通道(300)移动至所述正极(100),氧气在所述正极(100)进行还原反应生成超氧自由基,超氧自由基与co2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氧气,所述正极(100)用以吸收co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时,所述正极(100)为阳极,所述负极(200)为阴极,碳酸根离子在所述阳极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和co2,所述正极(100)产生的金属阳离子经所述迁移通道(300)移动至所述负极(200),金属阳离子在所述阴极进行还原反应生成金属。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正极,正极为多孔结构件,正极设置有多孔通道;负极,负极为金属;当电池放电时,正极与船舶发动机连接,负极生成金属阳离子,正极吸收船舶发动机的含碳烟气中的CO<subgt;2</subgt;。该电池实现对船舶发动机的含碳烟气中的CO<subgt;2</subgt;充分吸收。本申请的该电池,安全性好且稳定性好,电池放电时,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船舶发动机的含碳烟气中CO<subgt;2</subgt;的捕集和充分吸收,还可放出电能用于船上照明等应用;电池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设计成模块化可应对各种船舶空间的布置需求;拆卸下的电池在岸上充电,正极进行的金属碳酸盐电解生成的CO<subgt;2</subgt;可用于其它工业用途,实现负极实现金属再生以节约成本;该电池放出的电能能够为船舶提供照明等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昊,李晓波,李珂,陈秋燕,苏畅,何志军,朱清江,马慧临,魏冕,周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