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9127发布日期:2024-04-18 12:1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信号转换,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军用装备链路中时常需要进行信号转换,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信号的传输。信号转换需使用信号转换印制板(以下简称“印制板”),印制板往往需要装配到电缆组件上,目前常见结构如图1所示:

2、1)印制板两侧电缆中的芯线分别焊接在印制板两端对应的孔位上,同一端的焊点处整体涂胶进行绝缘防护,避免与印制板外侧的屏蔽套接触短路;

3、2)印制板两侧电缆端部去除外护套,并且自身的屏蔽层外翻,使得电缆端部的屏蔽层外翻于外护套的外侧,印制板两侧电缆的端部以及印制板的外侧同时套设大规格的屏蔽套,实现对印制板及电缆端部的屏蔽,然后使用捆扎绳捆扎电缆自身屏蔽层外翻部分以及其对应的屏蔽套两端部分,使得屏蔽套与电缆端部固定,同时实现两侧电缆屏蔽360°的导通,大规格的屏蔽套完全包裹住印制板,可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避免外界信号干扰;

4、3)屏蔽套以及与屏蔽套邻接的电缆外侧整体灌高强度胶,形成灌封胶,电缆与灌封胶粘接,实现一定的抗拉效果,印制板位于灌封胶内,实现对印制板的防护。

5、该转接结构的缺点如下:

6、1)该转接结构要求电缆的外护套和灌封胶粘接,为了保证粘接强度,对电缆外护套材质和灌封胶种类选择上有粘接限制要求;

7、2)该转接结构抗拉效果一般,无法适用较大抗拉力的应用场景;电缆的外护套与灌封胶粘接力相对有限,且拉力容易传递到电缆内部的导线,进而传递到印制板与导线的端接处,容易引起端接处故障;

8、3)当更换印制板或调整接线关系时,由于灌胶(包括印制板上的涂胶)不容易维修,扣胶维修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印制板或电缆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包括印制板,印制板与对应电缆中的芯线连接,所述印制板及与印制板连接的芯线外侧设置屏蔽层,所述电缆靠近印制板端部的屏蔽层外翻,电缆外翻的端部外侧压接设置压接管,压接管与印制板及芯线外侧的屏蔽层固定设置。

3、进一步的,所述印制板与芯线焊接,焊接处涂胶绝缘。

4、进一步的,所述印制板及芯线外侧包裹设置屏蔽套,屏蔽套端部套设在电缆外翻的屏蔽层上,屏蔽套端部外侧压接设置压接管。

5、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套、压接管及靠近压接管的电缆外侧灌高强度胶。

6、进一步的,所述压接管端部设置环形凸台,灌高强度胶后,环形凸台嵌套在灌封的高强度胶内。

7、进一步的,所述印制板固定在壳体内,壳体上开口,开口边沿设置导电胶垫,并设置封闭壳体开口的盖板,壳体及盖板采用用于屏蔽的金属材质制成。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侧设置压接管,电缆外翻的端部穿设在压接管上并与压接管压接,压接管外侧及靠近压接管的电缆外侧设置热缩管,电缆中的芯线穿过压接管与印制板焊接。

9、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电缆中的芯线与印制板连接;

11、将电缆靠近印制板端部的屏蔽层外翻;

12、电缆外翻的端部穿设在压接管内;

13、在印制板及芯线的外侧设置屏蔽层;

14、使印制板及芯线外侧的屏蔽层与压接管固定。

15、进一步的,电缆中的芯线焊接在印制板对应的孔位上,并在焊接部涂胶;

16、电缆靠近印制板端部的屏蔽层外翻,印制板、芯线及电缆外翻的屏蔽层外侧套设屏蔽套;

17、屏蔽套在套设于电缆屏蔽层的端部套设压接管,通过专用压接模具对压接管进行六方压接;

18、屏蔽套、压接管以及临近压接管的电缆外侧整体灌高强度胶。

19、进一步的,将电缆端部的屏蔽层外翻;

20、电缆从壳体外侧的压接管穿入壳体内;

21、电缆内的芯线焊接在印制板对应的孔位上;

22、将印制板固定在壳体内部;

23、电缆外翻的端部插装在压接管内,壳体内芯线的长度留有余量;

24、通过专用压接模具对压接管进行六方压接;

25、压接管及临近压接管的电缆上套设热缩管;

26、壳体开口处安装导电胶垫,将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同时对导电胶垫进行固定。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28、转接结构中的压接管同时压紧电缆的屏蔽层和电缆内部的芯线,并与印制板外侧的屏蔽层固定,拉力不容易传递,从而提高抗拉性;该转接结构对灌封胶种类没有要求,适用范围广,同时,该转接结构的抗拉效果大幅提高,适用较大抗拉力的应用场景。

29、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包括印制板(3),印制板(3)与对应电缆中的芯线(10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及与印制板连接的芯线外侧设置屏蔽层,所述电缆靠近印制板端部的屏蔽层(101)外翻,电缆屏蔽层外翻的端部外侧压接设置压接管,压接管与印制板及芯线外侧的屏蔽层固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与芯线焊接,焊接处涂胶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及芯线外侧包裹设置屏蔽套(4),屏蔽套(4)端部套设在电缆外翻的屏蔽层上,屏蔽套端部外侧压接设置压接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套、压接管及靠近压接管的电缆外侧灌高强度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管端部设置环形凸台(901),灌高强度胶后,环形凸台(901)嵌套在灌封的高强度胶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板固定在壳体内,壳体上开口,开口边沿设置导电胶垫,并设置封闭壳体开口的盖板,壳体及盖板采用用于屏蔽的金属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设置压接管,电缆外翻的端部穿设在压接管上并与压接管压接,压接管外侧及靠近压接管的电缆外侧设置热缩管,电缆中的芯线穿过压接管与印制板焊接。

8.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电缆组件转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印制板,印制板与对应电缆中的芯线连接,所述印制板及与印制板连接的芯线外侧设置屏蔽层,所述电缆靠近印制板端部的屏蔽层外翻,电缆屏蔽层外翻的端部外侧压接设置压接管,压接管与印制板及芯线外侧的屏蔽层固定设置。转接结构中的压接管同时压紧电缆的屏蔽层和电缆内部的芯线,并与印制板外侧的屏蔽层、绝缘层相对固定,拉力不容易传递,从而提高抗拉性;该转接结构对灌封胶种类没有要求,适用范围广,同时,该转接结构的抗拉效果大幅提高,适用较大抗拉力的应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何三峰,陈宏光,张永星,孙云飞,赵晓磊,万宁,董亚光,李红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