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输电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4588发布日期:2024-02-02 21:1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能输电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风能输电电缆。


背景技术:

1、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因此,人们利用风能进行发电的工程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在风能传送的过程中,需要风能输电电缆来对产生的电能进行传送。而风能电缆一般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对抗拉伸、抗扭转的性能要求较高。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552805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风能发电用输电电缆,包括电缆本体,以及安装于电缆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多根螺杆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了两根电缆连接的稳定性。

3、虽然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加强了电缆连接处的稳定性,但是在拉伸力的作用下,时间久了还是容易发生松动,稳定性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缆连接处的连接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风能输电电缆。

2、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安装于所述电缆本体上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电缆本体的连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一部包括安装于所述电缆本体上的第一座和第一筒,所述第一筒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一座位于所述第一筒中,所述第二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电缆本体上的第二座和第二筒,所述第二筒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二座位于所述第二筒中;当电缆本体相连接时,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相连接,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相连接,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上均安装有定位件,当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连接时,所述第一筒上的所述定位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座背离所述第一筒的一侧,所述第二筒上的所述定位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座背离所述第二筒的一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本体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座和第二座连接在一起,第一筒和第二筒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座和第二座在第一筒和第二筒形成的内腔中;第一筒通过定位件和第二座背离第一座的一侧抵接,第二筒通过定位件和第一座背离第二座的一侧抵接,当电缆本体的连接处受到向两侧的拉力时,两个定位件驱动第一座和第二座相互抵紧在一起,从而提高电缆本体连接处的稳定性。

5、可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于第一筒和第二筒相对的一侧上的延伸杆以及滑动安装于所述延伸杆上的定位柱,所述延伸杆沿平行于所述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柱沿所述电缆本体的径向方向滑动,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延伸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柱的上端有超出延伸杆背离所述电缆本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相连接时,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相对转动,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柱向靠近所述电缆本体的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被夹持于所述定位柱之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和第二筒连接在一起时,两个相对转动并驱动定位柱滑动,从而使得定位柱抵接于第一座和第二座的侧壁上,进而使得第一座和第二座被夹持于定位柱之间。

7、可选的,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内壁均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定位柱的端部运动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倾斜面,当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转动时,所述定位柱的端部能够受压于所述倾斜面而向靠近所述电缆本体的方向滑动,此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和第二筒转动时,定位柱受压于倾斜面,进而驱动定位柱滑动。

9、可选的,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和所述倾斜面相衔接,所述定位柱运动至所述插接槽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柱的端部能够插接于所述插接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端部插接于插接槽中,从而将第一筒和第二筒连接在一起。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座上开设有阶梯槽,所述第二座上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能够插接于所述阶梯槽中,且所述第一座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件,所述螺纹件穿设过所述第一座并螺纹连接于所述插接块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纹件的作用下将第一座和第二座连接在一起。

13、可选的,所述电缆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分别套设于安装于所述套环的外壁上,所述套环相靠近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当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限位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的内端面,且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上均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定位的锁紧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和第二筒套设于于套环外壁,从而方便对第一筒和第二筒进行连接,且连接在一起后,第一筒和第二筒通过锁紧件进行定位,使得第一筒和第二筒不容易再发生偏移。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上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滑槽和所述插杆之间安装有复位件,所述插杆的一端连接有触发件,当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相对转动以使得所述定位柱滑动时,所述定位柱能够通过所述触发件驱动所述插杆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座上的插杆插接于所述第二座上,所述第二座上的插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座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和第二筒连接在一起时,插杆能够插接于第一座和第二座上,从而提高第一座和第二座连接在一起的稳定性,使得电缆本体扭转时,减少第一座和第二座扭转时发生变形。

17、可选的,所述触发件包括触发环,所述插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触发环上,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上均开设有能够用于容纳触发环的容纳槽,所述触发环的侧壁为倾斜设置,当所述定位柱向靠近所述电缆本体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定位柱的端部能抵接于所述触发环上,并驱动所述触发环滑入所述容纳槽中,并同步带动插杆滑动,此时所述回复件处于压缩状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抵接于触发环上,从而推动插杆滑动。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座和所述第二座上均开设有和所述滑槽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且所述滑动块和所述通槽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插杆的侧壁开设有弧槽,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滑动块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弧槽中,所述延伸杆上开设有卡槽,当所述插杆滑动时,所述滑动块的端部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中。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和第二筒连接在一起时,滑动块卡接于卡槽中,从而在受到拉力时,能够分别提高和第一座、第二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抗拔能力。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第一座和第二座连接在一起,第一筒和第二筒连接在一起,并且在定位件的作用下,提高电缆本体的抗拔能力;

23、2.第一筒和第二筒连接在一起时,滑动块能够卡入卡槽中,进而提高延伸杆和第一座、第二座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1)、安装于所述电缆本体(1)上的第一部(2)和第二部(3),所述第一部(2)和所述第二部(3)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连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一部(2)包括安装于所述电缆本体(1)上的第一座(201)和第一筒(202),所述第一筒(202)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一座(201)位于所述第一筒(202)中,所述第二部(3)包括连接于所述电缆本体(1)上的第二座(301)和第二筒(302),所述第二筒(302)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二座(301)位于所述第二筒(302)中;当电缆本体(1)相连接时,所述第一座(201)和所述第二座(301)相连接,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相连接,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上均安装有定位件(4),当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连接时,所述第一筒(202)上的所述定位件(4)抵接于所述第二座(301)背离所述第一筒(202)的一侧,所述第二筒(302)上的所述定位件(4)抵接于所述第一座(201)背离所述第二筒(30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包括安装于第一筒(202)和第二筒(302)相对的一侧上的延伸杆(41)以及滑动安装于所述延伸杆(41)上的定位柱(42),所述延伸杆(41)沿平行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柱(42)沿所述电缆本体(1)的径向方向滑动,所述定位柱(42)和所述延伸杆(4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3),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柱(42)的上端有超出延伸杆(41)背离所述电缆本体(1)的一侧,当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相连接时,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相对转动,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柱(42)向靠近所述电缆本体(1)的方向滑动,且所述第一座(201)和所述第二座(301)被夹持于所述定位柱(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内壁均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定位柱(42)的端部运动的让位槽(6),所述让位槽(6)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倾斜面(8),当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转动时,所述定位柱(42)的端部能够受压于所述倾斜面(8)而向靠近所述电缆本体(1)的方向滑动,此时所述第一弹性件(43)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插接槽(9),所述插接槽(9)和所述倾斜面(8)相衔接,所述定位柱(42)运动至所述插接槽(9)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作用下,所述定位柱(42)的端部能够插接于所述插接槽(9)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201)上开设有阶梯槽(10),所述第二座(301)上设置有插接块(11),所述插接块(11)能够插接于所述阶梯槽(10)中,且所述第一座(201)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件(12),所述螺纹件(12)穿设过所述第一座(201)并螺纹连接于所述插接块(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套环(13),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分别套设于安装于所述套环(13)的外壁上,所述套环(13)相靠近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14),当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连接在一起时,所述限位环(14)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的内端面,且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上均安装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定位的锁紧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201)和所述第二座(301)上均开设有滑槽(16),且所述滑槽(16)中均滑动连接有插杆(17),所述滑槽(16)和所述插杆(17)之间安装有复位件(18),所述插杆(17)的一端连接有触发件(19),当所述第一筒(202)和所述第二筒(302)相对转动以使得所述定位柱(42)滑动时,所述定位柱(42)能够通过所述触发件(19)驱动所述插杆(17)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座(201)上的插杆(17)插接于所述第二座(301)上,所述第二座(301)上的插杆(17)插接于所述第一座(2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19)包括触发环,所述插杆(1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触发环上,所述第一座(201)和所述第二座(301)上均开设有能够用于容纳触发环的容纳槽(20),所述触发环的侧壁为倾斜设置,当所述定位柱(42)向靠近所述电缆本体(1)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定位柱(42)的端部能抵接于所述触发环上,并驱动所述触发环滑入所述容纳槽(20)中,并同步带动插杆(17)滑动,此时所述回复件处于压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201)和所述第二座(301)上均开设有和所述滑槽(16)连通的通槽(21),所述通槽(21)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22),且所述滑动块(22)和所述通槽(21)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24),所述插杆(17)的侧壁开设有弧槽(23),在所述第二弹性件(24)的作用下,所述滑动块(22)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弧槽(23)中,所述延伸杆(41)上开设有卡槽(25),当所述插杆(17)滑动时,所述滑动块(22)的端部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25)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能输电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安装于所述电缆本体上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电缆本体的连接处的两侧;所述第一部包括安装于所述电缆本体上的第一座和第一筒,所述第一筒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一座位于所述第一筒中,所述第二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电缆本体上的第二座和第二筒,所述第二筒内具有空腔且所述第二座位于所述第二筒中。本申请能够提高电缆本体连接在一起时的抗拉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通宇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