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87742发布日期:2024-04-01 13:5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铅酸蓄电池制造过程中,极板固化是主要核心之一,极板质量决定电池性能指标、使用寿命,目前极板突出问题是极板强度差、极板指标一致性不稳定、固化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

2、为了提升电池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高温高湿固化,固化室密闭性强,在固化阶段进入固化室内的氧气变少,整体氧气浓度大大降低,不利于极板中游离铅的氧化。

3、授权公告号为cn2102725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化室内设置若干组补氧管进行补氧。

4、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起到补氧作用,但是补氧管在补氧的过程中保持固定不动,使得经补氧管排出的氧气较为集中,在固化室内扩散得不够充分,从而使远离补氧位置的极板接触的氧气较少,使得极板不能均匀吸收氧气,进而影响固化效果。

5、为此,提出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包括固化室,所述固化室上端面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固化室内部右侧位置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导管和一个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相互对应的一侧均水平等距连通有若干个第一支管,且竖直方向上两个相互对应的第一支管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竖管;

4、所述固化室右侧面靠近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内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叶轮,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与第一蜗壳环形外侧面上部连通,所述第一蜗壳环形外侧面下部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与第一导管的前端连通;

5、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左端贯穿至固化室内部,且第一传动轴的左端设有驱动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一竖管转动以扩大氧气的扩散范围。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化室内部右侧面靠近上方位置的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一板架,所述第一板架上滑动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齿板,每个所述第一竖管环形外侧面上部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板啮合的第二齿轮。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架上方位置的固化室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扇形结构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板上端面均匀分布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牙。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传动轴左端与第一槽口的中心位置平齐并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的端部曲轴插入第一槽口内,且第一曲柄的长度小于第一槽口的一半。

9、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室内部左侧位置上下两侧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四导管和一个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相互对应的一侧均水平等距连通有若干个第二支管,且竖直方向上两个相对应的第二支管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竖管。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室左侧面靠近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第二板架,所述第二板架上滑动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齿板,每个所述第二竖管的环形外侧面下部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二齿板啮合的第四齿轮。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板上方的固化室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扇形结构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板上端面均匀分布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三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上开设有第二槽口。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室左侧面靠近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内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叶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右端贯穿至固化室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曲柄,且第二传动轴与第二槽口的中心位置平齐,所述第二曲柄端部的曲轴插入第二槽口内,且第二曲柄的长度小于第二槽口的一半。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蜗壳环形外侧面上端连通有进气管,且进风管靠近进风口的部分缠绕在进气管上,所述第二蜗壳的环形外侧面下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三导管的前端连通。

14、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s1:将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对称安装在固化室内部左右两侧,随后将极板堆放至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之间的位置;

16、s2:将进风管的进风口与氧气发生器连接,通过氧气发生器产生的氧气向固化室内输送氧气,氧气在经过第一叶轮时会推动第一叶轮旋转,从而驱动第一竖管前后来回转动;

17、s3:将进气管的进气口与蒸汽发生器连接,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向固化室内输送水蒸气,水蒸气在经过第二叶轮时会推动第二叶轮旋转,从而驱动第二竖管前后来回转动。

18、进一步的,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1.本方案通过将第一竖管设置在固化室内部右侧面,不仅方便极板的堆放,而且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当氧气经过第一蜗壳时可使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竖管进行前后来回旋转,从而扩大氧气的扩散范围,保证极板能够均匀吸收氧气,进而提高极板的固化质量。

21、2.本方案通过在固化室内部左侧面设置第二竖管,通过蒸汽发生器对固化室内部补充水蒸气,保证固化室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保证铅膏的含水量处于动态平衡。

22、3.本方案通过将进风管缠绕在进气管上,使得进风管内的氧气得到加热,防止低温氧气进入固化室后引起固化室内部温度的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室(1),所述固化室(1)上端面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进风管(24),所述固化室(1)内部右侧位置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导管(44)和一个第一导管(4),所述第一导管(4)和第二导管(44)相互对应的一侧均水平等距连通有若干个第一支管(41),且竖直方向上两个相互对应的第一支管(41)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竖管(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化室(1)内部右侧面靠近上方位置的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一板架(31),所述第一板架(31)上滑动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一齿板(3),每个所述第一竖管(42)环形外侧面上部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板(3)啮合的第二齿轮(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架(31)上方位置的固化室(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34),所述第一固定轴(34)上转动套设有扇形结构的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齿板(3)上端面均匀分布有与第一齿轮(33)啮合的第一齿牙(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3)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35),所述第一支板(35)上开设有第一槽口(36),所述第一传动轴(22)左端与第一槽口(36)的中心位置平齐并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第一曲柄(23),所述第一曲柄(23)的端部曲轴插入第一槽口(36)内,且第一曲柄(23)的长度小于第一槽口(36)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室(1)内部左侧位置上下两侧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一个第四导管(74)和一个第三导管(7),所述第三导管(7)和第四导管(74)相互对应的一侧均水平等距连通有若干个第二支管(71),且竖直方向上两个相对应的第二支管(71)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竖管(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室(1)左侧面靠近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截面呈l型结构的第二板架(61),所述第二板架(61)上滑动套设有与其匹配的第二齿板(6),每个所述第二竖管(72)的环形外侧面下部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二齿板(6)啮合的第四齿轮(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板(6)上方的固化室(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64),所述第二固定轴(64)上转动套设有扇形结构的第三齿轮(63),所述第二齿板(6)上端面均匀分布有与第三齿轮(63)啮合的第二齿牙(62),所述第三齿轮(63)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65),所述第二支板(65)上开设有第二槽口(6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室(1)左侧面靠近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蜗壳(5),所述第二蜗壳(5)内部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轴(52),所述第二传动轴(52)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叶轮(51),所述第二传动轴(52)的右端贯穿至固化室(1)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曲柄(53),且第二传动轴(52)与第二槽口(66)的中心位置平齐,所述第二曲柄(53)端部的曲轴插入第二槽口(66)内,且第二曲柄(53)的长度小于第二槽口(66)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壳(5)环形外侧面上端连通有进气管(54),且进风管(24)靠近进风口的部分缠绕在进气管(54)上,所述第二蜗壳(5)的环形外侧面下端连通有出气管(55),所述出气管(55)的出气口与第三导管(7)的前端连通。

10.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化室补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蓄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包括固化室,所述固化室上端面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固化室内部右侧位置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管架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导管和一个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相互对应的一侧均水平等距连通有若干个第一支管,且竖直方向上两个相互对应的第一支管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竖管,所述固化室右侧面靠近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蜗壳。可以实现当氧气经过第一蜗壳时可使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竖管进行前后来回旋转,从而扩大氧气的扩散范围,保证极板能够均匀吸收氧气,进而提高极板的固化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毛锦敏,江小珍,晋雪花,姚佰春,闫瑞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