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44330发布日期:2024-04-18 18:09阅读:9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内容和硬件等的提升,vr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而vr技术对屏幕分辨率要求非常高,使得每个发光像素对应的面积相对较小。boa(black martix on array,黑色矩阵做在阵列基板上)技术因其优异的性能正在成为vr的主流背板技术。但是现有boa技术中因为遮光的需求,需要在源极上方单独设置遮光结构,使得遮光结构的尺寸必须要大于对应源极的尺寸,从而使得遮光结构的面积占比较大,进而导致整体的开口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可以解决现有阵列基板中因遮光结构的面积占比较大而导致开口率较低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3、衬底层;

4、有源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层的一侧;

5、源漏极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所述源漏极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漏极与所述有源层的另一端电连接;

6、其中,所述源极包括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

7、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极还包括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遮光部面向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部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

8、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部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层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子遮光部、第一绝缘部和第二子遮光部,所述第一子遮光部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子遮光部与所述第一子遮光部电连接。

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部伸出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侧壁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0.2微米。

1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漏极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层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源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漏极;或,

11、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同层设置。

12、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极包括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与所述有源层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

13、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极还包括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二遮光部面向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部通过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有源层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

1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遮光部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层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三子遮光部、第二绝缘部和第四子遮光部,所述第三子遮光部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

15、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源漏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层一侧的色阻层、第二绝缘层、第三导电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对应设置。

16、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7、本申请实施例中阵列基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层、有源层和源漏极层,源漏极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源极与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漏极与有源层的另一端电连接,其中,源极包括第一遮光部,第一遮光部与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遮光部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有源层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本申请通过直接将第一遮光部作为源极的一部分,且第一遮光部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有源层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即无论是直接以第一遮光部作为源极还是利用第一遮光部的遮挡减少源极对光线的反射,相对于传统的在源极上方单独形成遮光结构而言,能够减少第一遮光部的面积占比,从而提升阵列基板整体的开口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还包括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一遮光部面向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部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层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子遮光部、第一绝缘部和第二子遮光部,所述第一子遮光部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子遮光部与所述第一子遮光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伸出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侧壁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0.2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极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层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所述源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所述漏极;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包括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与所述有源层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极还包括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位于所述第二遮光部面向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部通过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有源层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层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三子遮光部、第二绝缘部和第四子遮光部,所述第三子遮光部与所述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源漏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层一侧的色阻层、第二绝缘层、第三导电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对应设置。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衬底层、有源层和源漏极层,源漏极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源极与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漏极与有源层的另一端电连接,其中,源极包括第一遮光部,第一遮光部与有源层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遮光部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有源层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本申请通过直接将第一遮光部作为源极的一部分,且第一遮光部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有源层在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即无论是直接以第一遮光部作为源极还是利用第一遮光部的遮挡减少源极对光线的反射,相对于传统的在源极上方单独形成遮光结构而言,能够减少第一遮光部的面积占比,从而提升阵列基板整体的开口率。

技术研发人员:龙时宇,张春鹏,宋德伟,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