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0998发布日期:2023-05-17 19:3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射器,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电源是触点式,使用时间长后容易因振动产生接触不良,其次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座上,由于是分体式机构,振动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通过电源插拔式的设置,以解决现有的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电源是触点式,使用时间长后容易因振动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无刷电机为一体式设置,以解决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座上,由于是分体式机构,振动噪音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前壳、共振晶片固定件、共振晶片、转动托盘、无刷电机、纳米光电源输入板、12v电源输入板以及后壳;

3、纳米光电源输入板安装于后壳内侧,且12v电源输入板安装于纳米光电源输入板下方;12v电源输入板上设置有插针,且插针穿过后壳置于外部;纳米光电源输入板上方安装有纳米光组件,且纳米光电源输入板和纳米光组件中央镂空,且无刷电机安装于纳米光电源输入板的镂空处;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共振晶片组件,前壳扣于后壳上。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共振晶片组件包括共振晶片固定件、共振晶片和转动托盘,且共振晶片放置于转动托盘上方,并通过共振晶片固定件将共振晶片固定于转动托盘上;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托盘连接,前壳上方设置有与共振晶片相对应的镂空槽。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前壳上方安装有前壳装饰件。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和电机底座是一体式结构,振动噪音大幅降低;电源是插拔式的,不存在接触不良的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1)、无刷电机(6)、纳米光电源输入板(7)、12v电源输入板(8)以及后壳(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晶片组件包括共振晶片固定件(2)、共振晶片(3)和转动托盘(4),且共振晶片(3)放置于转动托盘(4)上方,并通过共振晶片固定件(2)将共振晶片(3)固定于转动托盘(4)上;所述无刷电机(6)的输出轴与转动托盘(4)连接,前壳(1)上方设置有与共振晶片(3)相对应的镂空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上方安装有前壳装饰件(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包括前壳、无刷电机、纳米光电源输入板、12V电源输入板以及后壳;所述纳米光电源输入板安装于后壳内侧,且12V电源输入板安装于纳米光电源输入板下方;所述12V电源输入板上设置有插针,且插针穿过后壳置于外部;所述纳米光电源输入板上方安装有纳米光组件,且纳米光电源输入板和纳米光组件中央镂空,且无刷电机安装于纳米光电源输入板的镂空处;所述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共振晶片组件,前壳扣于后壳上。本技术电机和电机底座是一体式结构,振动噪音大幅降低;电源是插拔式的,不存在接触不良的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姜奕臣,张登科,刘吉波,江泓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天力能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