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5498发布日期:2023-06-28 10:5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


背景技术:

1、锂电池在生产中需要将电解液注射到电芯中,现有的锂电池一般采用开口注液与托盘注液方式;而托盘注液方式中,通常又需要在注液前对电池壳体进行锁紧密封,注液杯抽真空与注液工序限制在一个工位进行,且电解液有泄漏的风险;现有的锂电池注液口也是敞口,同样存在着电解液泄露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安全污染等问题。

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616013.5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嘴及注液杯,包括密封嘴本体、内圈密封圈、外圈密封圈、第一凹槽,所述密封嘴本体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嘴本体的下端开设有注液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注液槽互相连通,所述密封嘴本体下端从内至外依次为所述注液槽、所述内圈密封圈、所述外圈密封圈,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内圈密封圈与所述外圈密封圈之间,所述内圈密封圈超出所述外圈密封圈的高度为电池注液口凹槽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上述密封嘴的注液杯。本发明的优点是双重密封,双重保护,保证注液量,提高注液产品合格率,减少注液口凹槽直角处电解液结晶,提高后道封口焊接工序的良品率,减少泄漏导致的电解液浪费。

3、上述公开专利虽然实现了电解液注射时的密封,保证了注液量,但是只能适用于一种规格的电池,另外,在进行注液时还存在压弯极耳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具有避免注液时电解液外溢以及压弯极耳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的内部设有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下液口,密封圈本体的下端为密封部,密封部为倒置圆台形结构。

2、为了使密封圈本体具有耐腐蚀和耐压性,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密封圈本体为三元乙丙橡胶构件。

3、为了在注液时可以避让极耳,从而避免压弯极耳,进一步地,下液口为喇叭形结构。

4、为了在对密封圈本体进行压紧密封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地,密封圈本体的圆周上且位于密封部的上端设有外部卡槽。

5、为了在注液时使密封圈本体与套管紧密配合,进一步地,注液口与下液口之间设有内部卡槽。内部卡槽的内径大于注液口的内径。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1、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本体的下端设有倒置圆台形结构的密封部,通过密封部与锂离子电池的钢壳紧密接触实现密封,避免注液时电解液外溢残留在钢壳表面导致生锈,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8、2、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本体为三元乙丙橡胶构件,使密封圈本体具有耐腐蚀和耐压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9、3、本实用新型下液口为喇叭形结构,通过将下液口设置成喇叭形结构,在注液时可以避让极耳,从而避免压弯极耳;

10、4、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本体的圆周上且位于密封部的上端设有外部卡槽,在对密封圈本体进行压紧密封时,外部卡槽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11、5、本实用新型注液口与下液口之间设有内部卡槽,通过内部卡槽的设置可以在注液时使密封圈本体与套管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其特征在于:密封圈本体的内部设有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下液口,密封圈本体的下端为密封部,密封部为倒置圆台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本体为三元乙丙橡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口为喇叭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圆周上且位于密封部的上端设有外部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与下液口之间设有内部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卡槽的内径大于注液口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上注液托盘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的内部设有注液口,注液口的下方设有下液口,密封圈本体的下端为密封部,密封部为倒置圆台形结构。本技术密封圈本体的下端设有倒置圆台形结构的密封部,通过密封部与锂离子电池的钢壳紧密接触实现密封,避免注液时电解液外溢残留在钢壳表面导致生锈,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本技术下液口为喇叭形结构,通过将下液口设置成喇叭形结构,在注液时可以避让极耳,从而避免压弯极耳。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杰,周倩欣,马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