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3261发布日期:2023-08-14 04:4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抗电磁干扰性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于2019年3月5日公告的中国第cn 208580906u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主壳体和包覆在所述主壳体后端的副壳体,主壳体由一顶壁、一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两侧壁围合形成,在所述顶壁的左右两侧部分各相对其中间部分向下且向外弯形成一防呆结构,以令所述电连接器能够与一对接连接器正确对接,所述防呆结构在所述顶壁有一第一弯折面和一端与所述侧壁连接的一第二弯折面,所述副壳体对所述电连接器后端未被所述主壳体覆盖的位置形成电磁屏蔽。然而所述副壳体没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面和所述第二弯折面适配,所述副壳体与所述主壳体在所述防呆结构处形成过大的间隙,导致无法屏蔽高频的电磁干扰。

2、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磁干扰性能的电连接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3、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胶体、包围所述绝缘胶体的一金属外壳、固持于所述绝缘胶体的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绝缘胶体和所述金属外壳后方的一金属屏蔽盖;每一个所述导电端子都包括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从所述绝缘胶体中伸出,用于与电路板相导接;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一顶壁、一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两个侧壁,所述顶壁包括平板结构和至少一个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连接所述平板结构的一第一弯折部和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侧壁的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使所述防呆结构相对所述平板结构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弯折部使所述防呆结构相对对应的所述侧壁向内弯折延伸;所述金属屏蔽盖包括覆盖所述金属外壳后端的一后盖,所述后盖的上方连接有一上盖,所述上盖覆盖所述顶壁外,所述后盖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侧盖,所述侧盖覆盖对应的所述侧壁外;所述上盖连接有至少一个向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第一适配片,所述第一适配片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表面相适配,至少一个所述侧盖连接有向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第二适配片,所述第二适配片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表面相适配。

4、进一步,所述第一适配片和所述第二适配片与所述后盖断开。

5、进一步,所述防呆结构还包括和所述第一弯折部相连接的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相连接的第二平板部,连接所述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平板部的一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适配片包括与所述上盖相连接的第一弯折适配片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适配片相连接的第一平板适配片,所述第二适配片包括与所述侧盖相连接的第二弯折适配片和与所述第二弯折适配片相连接的第二平板适配片;所述第一弯折适配片的内表面适配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平板适配片覆盖第一平板部,所述第二弯折适配片的内表面适配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平板适配片覆盖所述第二平板部及所述第三弯折部。

6、进一步,所述第一平板适配片与所述第二平板适配片之间具有一间隙。

7、进一步,所述导接部为smt接脚,所述上盖覆盖所述平板结构,所述侧盖覆盖所述侧壁且向下延伸超出所述底壁,延伸至所述导接部的上表面以下,且所述侧盖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导接部相对设置。

8、进一步,所述顶壁或所述侧壁具有自其后端向后延伸的固定臂,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臂相互贴合固定。

9、进一步,所述固定臂包括与所述后盖相互固定的一固定部和自所述顶壁的后端或所述侧壁的后端延伸并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一延伸部,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延伸部弯折,所述上盖或所述侧盖覆盖所述延伸部。

10、进一步,所述导接部为smt接脚,所述后盖的底面在所述导接部的上表面以下,遮蔽所述导接部。

11、进一步,所述后盖的底边具有位于多个所述导接部后方的多个焊点,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相焊接。

12、进一步,所述平板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防呆结构,所述上盖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向对应侧的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第一适配片,每一所述侧盖连接有向对应侧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第二适配片。

13、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胶体、包围所述绝缘胶体的一金属外壳、固持于所述绝缘胶体的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绝缘胶体和所述金属外壳后方的一金属屏蔽盖;每一个所述导电端子都包括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从所述绝缘胶体中伸出,用于与电路板相导接;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一顶壁、一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两个侧壁,所述顶壁包括平板结构和至少一个防呆结构,所述防呆结构包括连接所述平板结构的一第一弯折部和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侧壁的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使所述防呆结构相对所述平板结构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弯折部使所述防呆结构相对对应的所述侧壁向内弯折延伸;所述金属屏蔽盖包括覆盖所述金属外壳后端的一后盖,所述后盖的上方连接有一上盖,所述上盖覆盖所述顶壁外,所述后盖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侧盖,所述侧盖覆盖对应的所述侧壁外;所述上盖和所述侧盖中的至少一者连接有覆盖所述防呆结构的适配片,所述适配片的内表面与所述防呆结构的外表面相适配。

14、进一步,所述平板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防呆结构,所述上盖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向对应侧的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适配片,或者每一所述侧盖连接有向对应侧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适配片。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上盖连接有至少一个向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第一适配片,所述第一适配片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表面相适配,至少一个所述侧盖连接有向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第二适配片,所述第二适配片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表面相适配,减小了所述金属屏蔽盖与所述金属外壳在所述防呆结构处的间隙,有效屏蔽了高频电磁干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胶体、包围所述绝缘胶体的一金属外壳、固持于所述绝缘胶体的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绝缘胶体和所述金属外壳后方的一金属屏蔽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适配片和所述第二适配片与所述后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结构还包括和所述第一弯折部相连接的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相连接的第二平板部,连接所述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平板部的一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适配片包括与所述上盖相连接的第一弯折适配片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适配片相连接的第一平板适配片,所述第二适配片包括与所述侧盖相连接的第二弯折适配片和与所述第二弯折适配片相连接的第二平板适配片;所述第一弯折适配片的内表面适配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平板适配片覆盖第一平板部,所述第二弯折适配片的内表面适配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平板适配片覆盖所述第二平板部及所述第三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适配片与所述第二平板适配片之间具有一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为smt接脚,所述上盖覆盖所述平板结构,所述侧盖覆盖所述侧壁且向下延伸超出所述底壁,延伸至所述导接部的上表面以下,且所述侧盖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导接部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或所述侧壁具有自其后端向后延伸的固定臂,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臂相互贴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包括与所述后盖相互固定的一固定部和自所述顶壁的后端或所述侧壁的后端延伸并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一延伸部,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延伸部弯折,所述上盖或所述侧盖覆盖所述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为smt接脚,所述后盖的底面在所述导接部的上表面以下,遮蔽所述导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底边具有位于多个所述导接部后方的多个焊点,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相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防呆结构,所述上盖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向对应侧的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第一适配片,每一所述侧盖连接有向对应侧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第二适配片。

1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胶体、包围所述绝缘胶体的一金属外壳、固持于所述绝缘胶体的多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绝缘胶体和所述金属外壳后方的一金属屏蔽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结构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所述防呆结构,所述上盖的左右两侧各连接有向对应侧的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适配片,或者每一所述侧盖连接有向对应侧所述防呆结构弯折的所述适配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胶体、包围绝缘胶体的一金属外壳、固持于绝缘胶体的多个导电端子、位于绝缘胶体和金属外壳后方的一金属屏蔽盖,导电端子都包括从绝缘胶体中伸出的一导接部,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包括一顶壁、一底壁和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两个侧壁,顶壁上设有防呆结构,金属屏蔽盖包括覆盖金属外壳后端的后盖、连接后盖上方的上盖、连接后盖两侧的两个侧盖,上盖覆盖顶壁,侧盖覆盖侧壁,上盖和侧盖均连接有适配片,且适配片与防呆结构相适配。如此可减小金属屏蔽盖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缝隙,提高屏蔽高频电磁干扰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万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