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87636发布日期:2023-04-21 00:1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需要通过冷却结构进行冷却,由于冷却结构的设置位置限制,冷却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以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

3、第一电池,第一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4、第二电池,第二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

5、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且位于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

6、其中,分隔结构包括换热通道。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以及分隔结构,第一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分隔结构包括换热通道,通过将分隔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且位于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从而可以使得分隔结构同时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增加分隔结构的使用范围,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换热结构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以此改善电池组的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1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电池(10)的各个所述第一端面(11)基本位于同一个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池(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电池(20)的各个所述第三端面(21)基本位于同一个第二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10)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池(20)对应同一个所述分隔结构(3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10)呈阵列排列,多个所述第二电池(20)呈阵列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面(11)和所述第二端面(12),所述第二电池(2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端面(21)和所述第四端面(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10)为第一圆柱电池,所述第二电池(20)为第二圆柱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30)形成有第一容纳槽(31),所述第一电池(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10)具有所述第一端面(1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31)内,所述第二电池(20)具有所述第三端面(2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3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10)与所述分隔结构(30)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电池(20)与所述分隔结构(30)绝缘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1)上设置有第一防爆阀(111),所述第三端面(21)上设置有第二防爆阀(21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1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40)内,所述第二电池(2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50)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10)为磷酸铁锂体系电池,所述第二电池(20)为磷酸铁锂体系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第一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电池,第二电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分隔结构,分隔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且位于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其中,分隔结构包括换热通道,从而可以使得分隔结构同时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增加分隔结构的使用范围,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换热结构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以此改善电池组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连,王留杰,马豪,周鹏飞,颜廷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