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4885发布日期:2023-04-26 17:5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激光器模块领域,具体是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


背景技术:

1、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又称“半导体激光模组”,是成熟较早、进展较快的一类激光器。鉴于其波长范围宽、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并且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品种发展快,应用范围广,已超过300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引燃引爆、检测仪器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广阔的市场。

2、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而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如果散去的不及时,则会导致其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从而会导致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温度的升高。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输出功率受工作温度的影响,且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平均和最大输出功率都会减少。而半导体激光器模块输出功率的减少又会直接导致器件发热量增加,引起更大温升,这将更加不利于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正常工作。

3、现有方案大多是采用在半导体激光器模块上加装散热片的方式,通过自热散热或强制风冷散热,而这种方式,在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发热量较大时散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半导体激光器模块使用寿命的减少,无法满足半导体激光器模块长时间稳定运行要求。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用于提高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散热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包括激光器模块,激光器模块带有激光器输出光纤和激光器电源线;

3、所述半导体激光器模块还包括罩壳、散热铜块和温度传感器;

4、罩壳为底部敞口的长方体结构;

5、罩壳的一个侧壁上设有用于穿设激光器输出光纤的第一过线孔;

6、罩壳的底部敞口的外围周向上设有安装板;

7、散热铜块固定安装在罩壳内;

8、散热铜块上开设有安装槽;

9、安装槽与第一过线孔位置相对;

10、安装槽的槽口朝向罩壳的底部敞口;

11、安装槽朝向第一过线孔的一侧开口设置;

12、温度传感器和激光器模块安装在安装槽内;

13、散热铜块朝向罩壳的底部敞口的一侧为平面结构;

14、罩壳的底部敞口内安有半导体制冷片;

15、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侧与散热铜块相贴合。

16、进一步地,散热铜块固定安装在罩壳的内侧底壁上。

17、进一步地,安装槽的底壁以及罩壳的底壁上均开设有过线孔,安装槽的底壁上的过线孔与罩壳的底壁上的过线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用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以及所述的激光器电源线的穿出。

18、进一步地,罩壳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第四过线孔和第五过线孔,用于所述激光器输出光纤的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以及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线的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的穿出;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四个过线孔,该四个过线孔与第二过线孔、第三过线孔、第四过线孔和第五过线孔位置相对,位置相对的过线孔配合使用,用于对应线缆的穿设。

19、进一步地,半导体制冷片嵌在罩壳的底部敞口内。

20、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板与罩壳采用一体式结构。

21、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激光器模块配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安装板的背离罩壳的一侧;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侧与散热片相贴合。

22、进一步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涂覆有导热硅脂;散热铜块与半导体制冷片贴合的一侧涂覆有导热硅脂。

23、进一步地,罩壳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第六过线孔和第七过线孔;第一过线孔和第六过线孔以及第七过线孔位于罩壳的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第七过线孔和第六过线孔,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片正极电源线和制冷片负极电源线配合使用,用于一对一穿出制冷片正极电源线和制冷片负极电源线。

24、进一步地,制冷片正极电源线和制冷片负极电源线的末端配设有制冷片电源线快插头。

2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包括底部敞口设置的罩壳,在罩壳内安装散热铜块,在散热铜块上开设安装槽,将温度传感器和激光器模块集成在安装槽内,并在罩壳的底部敞口内嵌设安装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侧与散热铜块相贴合,有助于基于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罩壳内部激光器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有助于通过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在罩壳内形成一个冷室快速为激光器模块降温,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散热效果,使得激光器模块工作温度具备监测能力,有助于保持激光器模块工作环境温度的稳定,从而有助于延长激光器使用寿命。

27、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包括激光器模块(5),激光器模块(5)带有激光器输出光纤(5.1)和激光器电源线;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散热铜块(2)固定安装在罩壳(1)的内侧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安装槽(2.1)的底壁以及罩壳(1)的底壁上均开设有过线孔,安装槽(2.1)的底壁上的过线孔与罩壳(1)的底壁上的过线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用于温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线以及所述的激光器电源线的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罩壳(1)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过线孔(1.3)、第三过线孔(1.4)、第四过线孔(1.5)和第五过线孔(1.6),用于所述激光器输出光纤的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以及温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线的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的穿出;安装槽(2.1)的底壁上设有四个过线孔,该四个过线孔与第二过线孔(1.3)、第三过线孔(1.4)、第四过线孔(1.5)和第五过线孔(1.6)位置相对,位置相对的过线孔配合使用,用于对应线缆的穿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制冷片(3)嵌在罩壳(1)的底部敞口内,安装板(1.1)上设有安装孔(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模块配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安装板(1.1)上背离罩壳(1)的一侧;半导体制冷片(3)的放热侧与散热片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安装板(1.1)与罩壳(1)采用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制冷片(3)上与散热铜块(2)贴合的一侧涂覆有导热硅脂;散热铜块(2)上与半导体制冷片(3)贴合的一侧涂覆有导热硅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罩壳(1)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第六过线孔(1.7)和第七过线孔(1.8);第一过线孔(1.2)和第六过线孔(1.7)以及第七过线孔(1.8)位于罩壳(1)的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第七过线孔(1.8)和第六过线孔(1.7),与半导体制冷片(3)的制冷片正极电源线(3.2)和制冷片负极电源线(3.1)配合使用,用于一对一穿出制冷片正极电源线(3.2)和制冷片负极电源线(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制冷片正极电源线(3.2)和制冷片负极电源线(3.1)的末端配设有制冷片电源线快插头(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属于激光器领域,包括激光器模块及其激光器输出光纤和激光器电源线,还包括罩壳、散热铜块和温度传感器,罩壳底部敞口设置,罩壳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穿设激光器输出光纤的第一过线孔,罩壳底部敞口的外围周向上设有安装板,散热铜块固定在罩壳内,散热铜块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第一过线孔位置相对,安装槽的槽口朝向罩壳的底部敞口,安装槽朝向第一过线孔的一侧开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激光器模块安在安装槽内,罩壳底部敞口内安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侧与散热铜块相贴合。本技术用于提高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的散热效果,以延长激光器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杰,张德思,佀庆华,张志浩,赵西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联合电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