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0911发布日期:2023-09-20 19:5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增强侧掀保持力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中国发明专利第cn111066211b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一体相连的围设于所述底板上方周侧的周壁,所述底板与所述周壁之间构成收容所述绝缘本体的对接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上突伸形成的设置于所述对接腔的对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所述对接部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对接部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延伸出所述基座的连接部,所述周壁包括位于横向两侧的一对端壁及连接一对所述端壁的后侧壁,因为所述电连接器的周壁缺少一前侧壁而不具有封闭的环形结构,所以所述电连接器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易发生侧掀。

2、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侧掀保持力的电连接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一体相连的围设于所述底板上方周侧的周壁,所述底板与所述周壁之间构成收容所述绝缘本体的对接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上突伸形成的设置于所述对接腔的对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所述对接部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对接部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延伸出所述基座的连接部,所述周壁包括设于前端的第一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后端且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横向两侧的一对端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一对所述端壁中之一者自所述底板一体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一对所述端壁中之另一者拼接相连以使所述周壁在周向上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形成供所述连接部延伸出以使所述连接部与一电缆电性连接的让位凹槽。

3、进一步,所述第二侧壁自所述底板向上弯折形成,一对所述端壁及第一侧壁与所述底板不相连。

4、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于一接缝处铆接拼接,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相互铆接的一对第一半侧壁。

5、进一步,所述周壁与所述对接部之间形成环形插槽,一对所述端壁一体弯折形成位于所述环形插槽内的锁扣臂,所述基座的横向两侧对应所述锁扣臂的位置开设有让位于所述锁扣臂的开口。

6、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延伸出所述安装部,所述周壁的第一侧壁的下端向前撕裂形成一对延伸片以使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形成让位凹槽。

7、进一步,一对所述延伸片弹性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的横向两侧用以限制所述安装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位移。

8、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信号端子及设置于一对信号端子之间的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对应的绝缘基板,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绝缘基板共同夹持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基板抵靠于所述底板。

9、进一步,所述接地端子在横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端子在横向上的尺寸,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电性连接的弹片。

10、进一步,所述底板向前延伸有用于抵托所述电缆的下壁,所述下壁的横向两侧向上延伸形成有一对侧壁,一对所述侧壁沿横向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与所述下壁相对应的一对上壁,所述上壁、所述下壁及所述侧壁围设形成有收容所述电缆的收容腔,一对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分别向收容腔内撕裂形成有用于夹持所述电缆的夹持片。

11、进一步,所述电缆的屏蔽层与所述夹持片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周壁的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的第二侧壁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一对端壁中之一者于一接缝处相连以使所述周壁在周向上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遮蔽壳体基于所述封闭的环形结构,具有较强的侧掀保持力且改善了信号屏蔽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一体相连的围设于所述底板上方周侧的周壁,所述底板与所述周壁之间构成收容所述绝缘本体的对接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上突伸形成的设置于所述对接腔的对接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所述对接部延伸形成的暴露于所述对接部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延伸出所述基座的连接部,所述周壁包括设于前端的第一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后端且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横向两侧的一对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一对所述端壁中之一者自所述底板一体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一对所述端壁中之另一者拼接相连以使所述周壁在周向上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形成供所述连接部延伸出以使所述连接部与一电缆电性连接的让位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自所述底板向上弯折形成,一对所述端壁及第一侧壁与所述底板不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于一接缝处铆接拼接,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相互铆接的一对第一半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与所述对接部之间形成环形插槽,一对所述端壁一体弯折形成位于所述环形插槽内的锁扣臂,所述基座的横向两侧对应所述锁扣臂的位置开设有让位于所述锁扣臂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自所述基座向前延伸形成的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延伸出所述安装部,所述周壁的第一侧壁的下端向前撕裂形成一对延伸片以使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形成所述让位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延伸片弹性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安装部的横向两侧用以限制所述安装部在横向方向上的位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信号端子及设置于一对信号端子之间的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对应的绝缘基板,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绝缘基板共同夹持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基板抵靠于所述底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在横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端子在横向上的尺寸,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电性连接的弹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向前延伸有用于抵托所述电缆的下壁,所述下壁的横向两侧向上延伸形成有一对侧壁,一对所述侧壁沿横向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与所述下壁相对应的一对上壁,所述上壁、所述下壁及所述侧壁围设形成有收容所述电缆的收容腔,一对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分别向收容腔内撕裂形成有用于夹持所述电缆的夹持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的屏蔽层与所述夹持片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遮蔽壳体包括底板及与底板一体相连围设于底板上方周侧的周壁,绝缘本体包括位于底板上方的基座及自基座向上突伸形成的对接部,周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一对端壁,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一对端壁中之一者自底板一体向上弯折形成,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一对端壁之另一者拼接相连以使周壁在周向上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第一侧壁下端形成供连接部延伸出以使连接部与一电缆电连接的让位凹槽,遮蔽壳体基于封闭的环形结构,具有较强的侧掀保持力且改善了信号屏蔽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沈柔慈,陈明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