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2252发布日期:2023-08-18 07:1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开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诸如接触器等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1、诸如电机等负载所在的主回路通常流过大电流。诸如接触器等开关设备被广泛地用于电力系统中并且用于控制主回路的通断。主回路通常包括多对固定的静触头和多对可动的动触头。接触器通常还设置有辅助触头,以用于指示接触器状态等辅助功能。

2、当辅助触头的开关状态与主回路的开关状态相反时,装配过程中,辅助触头的位置会对主回路触头的位置造成干涉。在将预安装的动触头模块和静触头模块总装配在一起时,操作复杂,装配效率低下。此外,在设备出现故障(例如短路ii类协调配合)时,传统的接触器难以进行拆卸,导致维护成本高昂。需要期望能够进一步改进接触器的结构以提高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设备。开关设备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主回路触头组件;以及辅助触头组件,包括:辅助动触头组件,包括适于被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上的辅助动触头;以及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辅助动触头接合或分离的辅助静触头。

3、由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开关设备,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这允许辅助静触头组件与其他组件彼此独立,并且各自并行地装配,使产品总装配更便捷,节约装配时间。此外,这种静触头模块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接触器的框架中,实现同一模块的共通性,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此外,辅助静触头模块为接触器的故障维护(例如ii类短路协调配合)时,对接触器解除熔焊的维护提供了便利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基座,所述上盖包括第一开口,所述辅助动触头相对于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突出并且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开口中以从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辅助动触头。由此,可通过设置第一开口并且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辅助动触头,而方便地将辅助动触头与动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安装在一起,并且同时实现与辅助静触头的分离和接合。

5、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设备还包括致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随着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的可动部件运动而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移动,以所述辅助动触头选择性地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接合或分离。由此,可以方便地驱动辅助动触头移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包括辅助静触头支架,所述辅助静触头被安装在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上,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在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对两侧被安装至所述壳体。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被彼此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由此,可以允许方便地拆卸辅助静触头,进而方便地拆卸整个开关设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包括彼此配合的卡扣部,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通过所述卡扣部而被装配在一起。由此,可以将一对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可靠地联接在一起。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包括适于引导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移动的滑槽,以使得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沿着所述滑槽移动而装配在一起或从所述壳体拆卸。由此,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卸辅助静触头支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动触头包括至少一对用于形成常开回路的辅助常开动触头和用于形成常闭回路的辅助常闭动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包括与所述辅助常开动触头和辅助常闭动触头对应的辅助常开静触头和辅助常闭静触头。由此,可供多种状态指示功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设备还包括辅助回路面盖,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包围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包括第二开口,以允许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漏出,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悬挂部。由此,可通过悬挂部可以进一步扩展接触器的功能。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包括:主回路触头基座;主回路静触头,被固定地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主回路动触头组件,被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并且包括主回路动触头支架和被固定至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的主回路动触头;其中所述主回路动触头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被驱动以相对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移动,而使得所述主回路动触头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回路静触头包括在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的相反两侧彼此相对地固定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的多对主回路静触头,所述主回路动触头的数目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的对数相同,每对主回路静触头与设置在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上的相应的主回路动触头形成相应主触头回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辅助动触头的辅助动触头支架,所述辅助动触头支架与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一体成型。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零件的数目并且提高装配效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设备包括接触器。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30)和基座(10),所述上盖(30)包括第一开口(34),所述辅助动触头相对于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突出并且被接纳在所述第一开口(34)中以从所述第一开口(34)暴露出所述辅助动触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致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随着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的运动而沿着所述第一开口(34)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辅助动触头选择性地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接合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52)包括辅助静触头支架,所述辅助静触头被安装在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上,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在所述第一开口(34)的相对两侧被安装至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被彼此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包括彼此配合的卡扣部,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通过所述卡扣部而被装配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0)包括适于引导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移动的滑槽(36),以使得所述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的各自辅助静触头支架沿着所述滑槽(36)移动而装配在一起或从所述壳体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辅助动触头包括至少一对用于形成常开回路的辅助常开动触头和用于形成常闭回路的辅助常闭动触头,所述辅助静触头包括与所述辅助常开动触头和辅助常闭动触头对应的辅助常开静触头和辅助常闭静触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回路面盖(40),被配置为在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和所述上盖(30)之间包围所述辅助静触头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路面盖包括第二开口(42),以允许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的至少一部分漏出,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悬挂部(511)。

11.根据权利要求1-8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触头组件(20)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23)包括在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22)的相反两侧彼此相对地固定至所述主回路触头基座(22)的多对主回路静触头(23),所述主回路动触头(25)的数目与所述主回路静触头(23)的对数相同,每对主回路静触头(23)与设置在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上的相应的主回路动触头(25)形成相应主触头回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触头组件(51)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辅助动触头的辅助动触头支架(513),所述辅助动触头支架(513)与所述主回路动触头支架(24)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8、10、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设备是接触器(100)。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开关设备。开关设备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主回路触头组件(20);以及辅助触头组件(50),包括:辅助动触头组件(51),包括适于被安装至主回路触头组件(20)的可动部件上的辅助动触头(53,55);以及一对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52),位于壳体的外侧并且彼此相对地被安装在壳体上,每个辅助静触头组件(52)包括用于与辅助动触头(53,55)接合或分离的辅助静触头(57,59)。由此,固定的辅助静触头组件在壳体的外侧相对布置的方案允许与其他组件并行装配,使产品总装配更便捷,节约装配时间并且允许设备的快速方便的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田海锋,王远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