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1816发布日期:2023-12-14 09:0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池模组中,端板和输出极底座通常为独立设计的装配结构,这就导致至少需要两套独立的模具对二者进行生产加工,生产成本大,包装运输成本高;同时,二者装配后不可避免地具有间隙或者缝隙,考虑到输出极底座上的高压环境,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其加工成本低,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装配效率高,工作稳定性好。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方便装配。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包括:端板本体;和输出极底座,该输出极底座与所述端板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端板本体上配置热铆柱,用于热铆固定ccs低压插件。

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端板本体的外侧面配置有加强区和装配区,所述加强区处于两个所述装配区之间;所述加强区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输出极底座以及所述热铆柱处于至少一个所述装配区内。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端板本体上设置有主加强筋。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加强筋呈蜂窝状。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出极底座包括与所述端板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导电的内嵌件,所述内嵌件与所述主体一体注塑成型。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嵌件呈柱状,其周侧壁上配置有装配齿。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模组端板还包括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装配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包括:顶盖,处于所述内嵌件的上侧;固定耳,设置于所述顶盖,用于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耳呈u型,其一端连接至顶盖;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插接槽;呈u型的所述固定耳的弯折部插设在插接槽内。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连通至与其邻近的一个减重孔;所述固定耳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延伸至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所述减重孔内。

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卡凸和限位凸,所述卡凸和所述限位凸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耳的同一侧;当所述固定耳插接至所述插接槽内时,所述限位凸处于所述主体顶端上侧,所述卡凸处于与所述插接槽连通的所述减重孔内,且处于所述减重孔的上侧内壁之下。

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凸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斜面,所述插接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装配斜面适配的第二装配斜面。

15、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端板。

16、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端板本体与输出极底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可减少电池模组端板生产用的模具数量,提高了电池模组端板的集成度,降低了电池模组端板的包装运输成本,可提高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同时,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使得端板本体和输出极底座之间原有的装配间隙被消除,消除了输出极底座周围导电件通过端板本体和输出极底座之间间隙出现电气安全的风险,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本体(100)的外侧面配置有加强区(ⅰ)和装配区(ⅱ),所述加强区(ⅰ)处于两个所述装配区(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主加强筋(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强筋(101)呈蜂窝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极底座(200)包括与所述端板本体(100)一体注塑成型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导电的内嵌件(201),所述内嵌件(201)与所述主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件(201)呈柱状,其周侧壁上配置有装配齿(20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端板还包括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装配的保护盖(3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304)呈u型,其一端连接至顶盖(301);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插接槽(20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若干减重孔(204),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插接槽(207),所述插接槽(207)连通至与其邻近的一个减重孔(2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304)上设置有卡凸(3041)和限位凸(3042),所述卡凸(3041)和所述限位凸(3042)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耳(304)的同一侧;当所述固定耳(304)插接至所述插接槽(207)内时,所述限位凸(3042)处于所述主体顶端上侧,所述卡凸(3041)处于与所述插接槽(207)连通的所述减重孔(204)内,且处于所述减重孔(204)的上侧内壁之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304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斜面(3044),所述插接槽(207)的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装配斜面(3044)适配的第二装配斜面(2071)。

12.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端板。

13.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池模组端板包括端板本体和输出极底座,该输出极底座与所述端板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均包括前述的电池模组端板。本技术提供的端板本体与输出极底座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可减少电池模组端板生产用的模具数量,提高了电池模组端板的集成度,降低了电池模组端板的包装运输成本,可提高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同时,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使得端板本体和输出极底座之间原有的装配间隙被消除,消除了输出极底座周围导电件通过端板本体和输出极底座之间间隙出现电气安全的风险,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凯航,陈朝海,陈智伟,李凡,王鸿鹄,吴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