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7799发布日期:2023-09-14 03:5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的电芯,尤其是软包电芯,在全生命周期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热量和气体,当单体电芯内的气体达到一定的量时,如果出现意外情况致使电芯温度过高,就会使该电芯内气体压力超过临界值,从而冲破电芯的最薄弱处排出来。如果模组没有泄压通道,则有可能导致模组内及电池包内的排气泄压不通畅,极易造成爆炸的危险。自由串并联软包大模组在单体电芯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泄压不畅,存在热失控风险。

2、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解决了大模组局部温度过高、泄压不畅的问题,降低看大模组的热失控风险且具有防水的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包括:

4、第一绝缘端盖板,其竖直地设置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极耳端,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设有沿串并联软包模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外侧设有同心的第一沉台,第一防水透气膜覆盖于所述第一沉台,第二通孔外侧设有同心的第二沉台,第二防水透气膜覆盖于所述第二沉台;

5、第二绝缘端盖板,其竖直地设置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极耳端,所述第二绝缘端盖板在串并联软包模组延伸方向上邻接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第二绝缘端盖板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外侧设有同心的第三沉台,第三防水透气膜覆盖于所述第三沉台;

6、第三绝缘端盖板,其竖直地设置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极耳端,所述第三绝缘端盖板在串并联软包模组延伸方向上邻接所述第二绝缘端盖板,第三绝缘端盖板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外侧设有同心的第四沉台,第四防水透气膜覆盖于所述第四沉台;

7、l型板,其具有水平段和自所述水平段垂直向上延伸的垂直段,所述水平段扣合所述串并联软包模组底部,所述垂直段设有分别对齐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的第一至第四排气孔。

8、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为带十字形结构的圆形通孔。

9、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等距排列。

10、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和第三绝缘端盖板的侧面设有卡扣串并联软包模组的侧板。

1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侧板设有可拆卸连接串并联软包模组的卡扣结构。

12、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第二绝缘端盖板具有垂直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延伸方向的凹槽。

13、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垂直段设有滑动配合实施凹槽的凸条。

14、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第一至第四排气孔的孔径分别小于其对齐的所述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

15、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和第三绝缘端盖板的顶端设有连接串并联软包模组顶端的折边。

16、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中,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至第三绝缘端盖板和串并联软包模组构成沿模组长度方向的空腔。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的防水透气膜具有泄压排气的功能,与带有同心沉台的“十”字形圆形通孔可靠粘贴,形成泄压结构的主体;l形铝合金板上相应位置设计有圆形的第一至第四排气孔与第一至第三绝缘端盖板上的泄压结构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泄压结构组件,泄压排气结构与大模组内的排气通道匹配设计,形成一个产气--排气通道--泄压结构的排气路径,确保泄压排气顺畅可靠。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能够使得相对于355、390、590vda模组尺寸较大,长度甚至达1000mm左右的大串并联软包模组降低大模组内电芯燃烧爆炸的风险,能够及时排气泄压,降低大模组安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为带十字形结构的圆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等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和第三绝缘端盖板的侧面设有卡扣串并联软包模组的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有可拆卸连接串并联软包模组的卡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端盖板具有垂直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延伸方向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设有滑动配合实施凹槽的凸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四排气孔的孔径分别小于其对齐的所述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和第三绝缘端盖板的顶端设有连接串并联软包模组顶端的折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端盖板至第三绝缘端盖板和串并联软包模组构成沿模组长度方向的空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泄压结构,泄压结构中,第一绝缘端盖板竖直地设置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极耳端,第一绝缘端盖板设有沿串并联软包模组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外侧设有同心的第一沉台,第一防水透气膜覆盖于第一沉台,第二通孔外侧设有同心的第二沉台,第二防水透气膜覆盖于第二沉台;第二绝缘端盖板竖直地设置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极耳端,第三绝缘端盖板竖直地设置于串并联软包模组的极耳端,L型板具有水平段和自水平段垂直向上延伸的垂直段,水平段扣合串并联软包模组底部,垂直段设有分别对齐第一通孔至第四通孔的第一至第四排气孔。泄压结构确保排气泄压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张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