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控制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0104发布日期:2023-07-24 00:3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开关控制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开关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控制盒组件。


背景技术:

1、房间控制盒为内部装有控制类相关元器件的盒子,可以控制房间内一些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房间控制盒已有的安装方式为:先将安装钣金通过螺钉固定在86盒上,再将房间控制盒穿过安装钣金上的通孔,借助房间控制盒下盖上的卡扣与安装钣金上的翻边进行配合实现房间控制盒固定。而现有安装方式中,房间控制盒下盖上的卡扣位于房间控制盒下盖控制板容纳腔的两侧,安装时卡扣和电控板容纳腔均需伸入86盒中,在86盒的内腔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房间控制盒下盖上的卡扣将限制房间控制盒下盖控制板容纳腔的尺寸,进而限制控制盒的承载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开关控制盒组件,所述开关控制盒组件可以增大控制腔的容积,增加控制盒的承载能力,实现更多的控制功能;还可以降低控制盒重量,增加美观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控制盒与固定框的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具有控制腔,所述盒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卡持部;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环形且在内侧限定出通孔,所述盒体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框上设有卡持翻边,所述固定框通过所述卡持翻边与所述卡持部卡接配合固定于所述盒体上。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控制盒组件,通过在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卡持部,可以降低卡持部的占用空间,增大控制腔的容积,进而可以在控制腔内安装更多的元器件,增加控制盒的承载能力,实现更多的控制功能;同时利用卡持部与卡持翻边卡合使控制盒与固定框固定,不需配置其他零部件,进而可以降低控制盒重量,增加美观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控制盒与固定框的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持部包括固定卡扣和活动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和所述活动卡扣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的相对的两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卡扣形成为在所述盒体的表面凸起的第一凸块,所述活动卡扣包括悬臂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通过所述悬臂与所述盒体的侧壁相连。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盒体的侧壁形成有镂空槽,所述活动卡扣设于所述镂空槽内,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镂空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卡扣形成于所述盒体的上侧,所述活动卡扣形成于所述盒体的下侧。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腔的一侧敞开,所述控制盒还包括:控制板和盒盖,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控制腔内,所述盒盖封盖在所述控制腔的敞开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持翻边形成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边沿。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框为矩形框,所述固定框的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卡持翻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持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布置在所述固定框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翻边从所述固定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边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翻边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翻边间隔布置在所述固定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边沿。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的自由端的端沿形成有缺口,所述卡持部具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缺口内。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框上形成有适于紧固件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固定框的周向间隔布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边沿设有朝向所述通孔凸起的支耳,所述支耳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支耳分别布置在所述固定框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支耳上均形成有所述安装孔。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包括固定卡扣和活动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和所述活动卡扣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的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形成为在所述盒体的表面凸起的第一凸块,所述活动卡扣包括悬臂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通过所述悬臂与所述盒体的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侧壁形成有镂空槽,所述活动卡扣设于所述镂空槽内,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镂空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形成于所述盒体的上侧,所述活动卡扣形成于所述盒体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的一侧敞开,所述控制盒还包括:控制板和盒盖,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控制腔内,所述盒盖封盖在所述控制腔的敞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翻边形成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边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为矩形框,所述固定框的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卡持翻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布置在所述固定框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翻边从所述固定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边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翻边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翻边间隔布置在所述固定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边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的自由端的端沿形成有缺口,所述卡持部具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缺口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上形成有适于紧固件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固定框的周向间隔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控制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边沿设有朝向所述通孔凸起的支耳,所述支耳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支耳分别布置在所述固定框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支耳上均形成有所述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控制盒组件,所述开关控制盒组件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具有控制腔,所述盒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卡持部;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环形且在内侧限定出通孔,所述盒体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框上设有卡持翻边,所述固定框通过所述卡持翻边与所述卡持部卡接配合固定于所述盒体上。根据本技术的开关控制盒组件,通过在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卡持部,可以降低卡持部的占用空间,增大控制腔的容积,进而可以在控制腔内安装更多的元器件,增加控制盒的承载能力,实现更多的控制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